懸挑梁

懸挑梁

不是兩端都有支撐的,一端埋在或者澆築在支撐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撐物的梁,可為固定、簡支或自由段。長跨麵筋在下,短跨麵筋在上。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懸挑梁的抗傾復彎矩設計值可按下式計算。Mov——挑梁荷載設計值對計算傾復點產生的傾復力矩。Mr ——挑梁的抗傾復力矩設計值。l2—— 作用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l1 ——挑梁埋入砌體中的長度(mm)。x0——計算傾復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mm)。hb——挑梁的截面高度(mm)。

基本信息

簡介

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

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6~1/8,當懸挑長度大於1500時(建築單位除特別說明外為mm),需加彎起鋼筋。

但是實際情況往往會不滿足要求,所以在後面還得根據實際情況慢慢調整。

長跨麵筋在下,短跨麵筋在上。

構造處理

現澆屋面板挑檐轉角處的構造鋼筋

屋面板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承受負彎矩的放射狀構造鋼筋,如圖1.45所示.其間距沿l/2(l為挑檐長度)處應不大於200 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取lal,鋼筋的直徑與懸臂板支座處受力鋼筋相同且不小於 6 mm。

當挑檐寬度l≤5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3根,錨固長度la500 mm;當500 mml≤8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5根,錨固長度la≥800 mm。

懸挑梁的設計

砌體牆中鋼筋混凝土挑梁的抗傾復應按下式驗算: Mov≤Mr

式中:

Mov——挑梁荷載設計值對計算傾復點產生的傾復力矩。

Mr ——挑梁的抗傾復力矩設計值。

懸挑梁的抗傾復彎矩設計值可按下式計算。

Mr =0.8 Gr(l2-x0)

式中:

Gr ——挑梁的抗傾復荷載;

l2—— 作用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

挑梁計算傾復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可按下式確定:

當 l1≥hb 時,且不大於0.13l1 。

(2) 當 l1

式中:

l1 ——挑梁埋入砌體中的長度(mm)。

x0——計算傾復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mm)。

hb——挑梁的截面高度(mm)。

注意:當挑梁下有構造柱時,計算傾復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 。

挑梁構造

(1) 梁頂面的縱向受力筋應按計算確定,而且不少於兩根。鋼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長度應滿足錨固要求,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且滿足以下要求: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為45°;梁截面高h≥800 mm時,可彎起60°;梁截面高較小時,可彎起30°;為了避免彎起鋼筋在彎轉處因其合力將混凝土壓碎,鋼筋在彎轉處應有一定的圓弧形,圓弧半徑一般不小於彎起鋼筋直徑的10倍。

(2) 彎起鋼筋應根據施工對鋼筋骨架的穩定和結構計算確定,當懸臂長度大於1.5 m時,無論計算是否需要,均要設定一排(從根部算起)彎起鋼筋。若懸臂端有集中力作用時,宜設定多排彎起鋼筋。

(3) 梁底部架立筋應不少於兩根,其直徑不小於12 m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