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山街道辦事處

應山街道辦事處位於廣水市腹地,是廣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前身是城關鎮,素有“楚北重鎮”之美譽

本鎮概況

應山街道辦事處位於廣水市腹地,是廣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前身是城關鎮,素有“楚北重鎮”之美譽,國土面積24.3平方公里,人口9.4萬,轄12個社區,4個行政村。應山街道辦事處歷史悠久,交通便利,商貿活躍,經濟發達,有宋長、平伏兩條省級公路穿境而過,距107、316國道、京珠高速公路、京廣、漢丹鐵路均不到30公里。歷史上一直是鄂豫皖邊區的物資集散貿易中心,交通便利,商貿活躍。 應山街道辦事處形成了以鄂北製藥、三江固德、奎佳食品為主的醫藥食品;以永陽卷材、美廈塗料、秀珀地坪漆為主的新型建材;以中興噴焊、恆達噴焊、興達鑄造為主的機械製造三大板塊經濟體系。現有規模企業21家,先後有20多種產品獲省優部優稱號,其中”飛龍“乳酸、”奎佳“ 麵條、”美廈“塗料、”永陽“卷材享譽省內外,並遠銷香港、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湖北永陽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三江固德廣水生物科技公司是”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 ”永陽“牌卷材被國家授予”免檢產品“。

重要景點渡蟻橋

1渡蟻橋
渡蟻橋在廣水市南郊,為紀念北宋宋庠、宋祁以竹渡蟻而建,故名。宋庠(996—1066)與其弟宋(998—1061),安陸(今屬湖北)人,後遷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皆北宋大臣,有文名,時稱“二宋”。天聖二年(1024年)二宋同舉進士,庠名列第一。《應山縣誌》載:二宋少年時隨父頤寓應山法興寺讀書,見蟻為雨所溺,即以竹代橋渡之。紹聖間 (1094—1098),太常少張來於此立橋以表其事。鄉人相繼建鄉聖祠、聯芳坊、雙壁坊、狀元坊等以資紀念。因歲久傾圮,僅存殘碑三通。現橋為石砌,長12米,寬4米,高2.3米,券孔跨度4米,仍甚堅固,唯石欄已毀。站立橋頭,腦海中幻化出當年二宋同舉進士,鄉人同慶的歡慶場面。
2魁星樓
廣水魁星樓,又名魁星閣,是鄂北名市湖北省廣水市唯一的一座磚木結構古建築。它位於應山城區理學街,198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後被定為隨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縣誌》載,魁星樓是1377年(明洪武十年)在元代舊址上重修而成,居城中心。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楊漣率先捐資倡修……最後為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重修。
1995年遷建楚北名樓,按魁星樓原貌移建於印台山北端,成為遊覽景點之一。 魁星其釋義為:“魁星,也稱奎星,又稱文曲星,北斗七星之一,司文事。傳魁星前世為宋人,因相貌醜陋,屢試不中,後投江自盡,幸被神鰲救起,化為魁星。魁星神像,為一鬼站立在鰲頭之上,舉足起斗,手中握筆,呈一“魁”字,稱“魁星點斗,獨占鰲頭”。 傳說中“魁星”一直被人們視為是主宰文章興衰的星宿神,正因為如此,古代文人拜魁星已經形成一種風氣。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
魁星樓是以前趕考的秀才為進京赴試而還願的場所。供的是文曲星,也是上天的十二星宿之一,《封神榜》記載比干被追封為“文曲星君”。傳說包拯就是文曲星下凡。
舊時魁星樓也可能是一座茶樓,供應進京秀才歇息聚會的休閒所在,具體建於什麼年代要在當地縣誌上考證。但是,它確實是我們當地一處很值得保護的歷史文化遺產。 古人說“唯楚有才”,廣水自古多俊傑,或許真是得了魁星的庇佑呢。
廣水歷史上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在壽山隱居,北宋文學家宋祁曾題詠三潭。還有明代著名大忠臣楊漣,連戰的祖上連舜賓也是廣水的。歐陽修,這位大文學家,北宋宰相,當時流寓應山(今廣水)時,與二宋(宋庠、宋祁)二連(連庶、連庠)交好,同為連舜賓的弟子。估計他們都在魁星樓念過書吧
魁星樓有這么悠久的歷史和傳說,是廣水人的一種寄託,正因為如此,我市大凡有子女考學的家庭,其父母總喜歡在魁星樓燒香祈禱。雖然,這種唯心思想不可取,但它至少說明了在百姓心裡始終有著很古老的心理安慰,那就是神靈的佑護可以為自己和子女帶來希望。
有時我想,廣水這么多年人才輩出,升學率居高不下,是不是因為文曲星的保佑呢? 現在廣水是“全國民間書法藝術之鄉”、“中國楹聯之鄉”,又在創建“中華詩詞之鄉”。
以是觀之,魁星樓應該增添更多文化氣息。可以精選一批廣水籍全國書畫名人的書畫作品,設定一個書畫精品廳,長掛長展。還應該經常舉辦書法展、美術展、詩詞楹聯展等活動,擴大其影響力,使魁星樓成為我市打造國家文化名市的一個著名景點,也發揮古樓應有的效應。
魁星樓是廣水為數不多的極富人文特色的經典建築,是廣水人的驕傲。
今天,為了傳承歷史,崇文尚藝,印台山周圍將再現千年古韻,打造一個“七星映月”的新景點,和天上北斗七星遙相呼應。
魁星樓一座承載著廣水人希望的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