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核恐怖主義:非國家行為體的核擴散與核安全

應對核恐怖主義:非國家行為體的核擴散與核安全

本書探討了非國家行為體在核擴散方面的活動範圍,行為模式及其可能對國際核不擴散機制及國際社會造成的威脅,並就如何進一步加強防控非國家行為體核擴散特別是核恐怖主義提出了一些建議。

基本信息

應對核恐怖主義:非國家行為體的核擴散與核安全

作者: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

出版時間:2012-12

叢書名: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叢書

頁數:276

開本:16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雖然恐怖主義活動由來已久,但是2001年美國“9·11”事件的發生敲響了新世紀恐怖主義進攻的“號角”,非國家行為體可能發動的恐怖攻擊成為了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和重點防範對象。而在一個擁有大量核武器及核材料的世界,恐怖主義與核在非國家行為體身上的結合無疑會給社會、國家的穩定以及人類文明本身造成巨大的威脅,儘管目前還沒有發生此類核恐怖主義事件,但是對此世界各國都應該高度警惕並採取積極措施予以防範乃至打擊。本書在此問題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能夠增進大家對核恐怖主義的認識和提高對其的防範意識。

目錄信息

導 言1

第一節 課題研究的由來1

第二節 課題研究的過程與進展4

第三節 本書各章的主要內容5

第四節 需繼續探討的若干問題7

第一章 非國家行為體的核擴散和核恐怖威脅14

第一節 非國家行為體核擴散的威脅15

第二節 非國家行為體的構成16

第三節 非國家行為體的核擴散對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的挑戰19

第四節 恐怖主義組織獲取核武器的方式21

第五節 恐怖主義組織實施核恐怖活動的方式30

第二章 防控非國家行為體核擴散:國家層次的對策35

第一節 加強對核材料、核武器的實物保護35

第二節 民用反應堆燃料的回收及堆型轉換46

第三節 裂變材料的管理51

第四節 增進國家間合作59

第五節 為可能的災難做好準備64

第六節 小結67

第三章 防控非國家行為體核擴散:社會層次的對策69

第一節 防擴散的重要倡導者與監督者之一:非政府組織70

第二節 防止非國家行為體擴散的前沿陣地:企業85

第一節 國際合作現狀及面臨的挑戰93

第二節 深化國際合作的建議109

第五章 中國學術界的認識及中國的政策128

第一節 對非國家行為體核擴散的理論認識128

第二節 中國面臨的非國家行為體核擴散威脅134

第三節 中國防止非國家行為體核擴散的實踐136

第四節 結語151

附 錄 非國家行為體核擴散問題相關檔案154

附錄1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540(2004)號決議154

附錄2 2004年第1540(2004)號決議所設委員會的首次報告(節選)159

附錄3 2005年第1540(2004)號決議所設委員會的報告(節選)163

附錄4 2006年第1540(2004)號決議所設委員會的報告(節選)169

附錄5 2008年第1540(2004)號決議所設委員會的報告(節選)175

附錄6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673(2006)號決議181

附錄7 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183

附錄8 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195

附錄9 中國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1540號決議報告208

附錄10 中國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1540號決議報告的補充說明225

附錄11 聯合國的作用:執行安理會第1540號決議——軍控司副司長王群在亞太裁軍中心研討會上的發言233

附錄12 王光亞大使在安理會1267委員會、反恐委員會和1540委員會聯合公開會上的發言稿237

附錄13 崔天凱部長助理在聯合國安理會第1540號決議亞太地區執行情況北京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239

附錄14 軍控司副司長吳海濤在聯合國安理會第1540號決議亞太地區執行情況北京研討會閉幕式上的講話242

附錄15 劉振民大使在安理會1267委員會、反恐委員會和1540委員會聯合公開會上的發言244

附錄16 胡錦濤主席在首爾核安全峰會上的講話:深化合作提高核安全水平246

附錄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三)249

參考文獻251

索 引258

後 記26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