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塔

應天塔

應天塔,在紹興市解放南路塔山(飛來峰)之顛。應天塔原系寶林禪寺之七級浮屠,始建於東晉,唐時改名應天塔,宋代重建,明喜靖續修,十拱飛檐,建築雄偉,佛像碑雕備極精緻。

基本信息

簡介

應天塔應天塔
應天塔,在紹興市解放南路塔山(飛來峰)之顛。磚木結構樓閣式塔,平面為六邊形,7層,高37.91米。塔身用磚石砌成,內置緣梯,外檐、斗拱用木製,各層轉角處砌圓柱倚撐,每層均有門通向走廊,走廊外設木製欄桿。塔身由底層向上逐層縮小,造型莊重,色彩協調。據記載,塔在寶林寺內,始建於東晉末,久毀,宋乾德初復建,後又圯,明嘉靖間(1522-1566)再次重建,現塔上有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塔題記。塔於1985年重修。北宋名臣趙汴《觀寶林院塔隅成》詩:“寶山新塔冠山形,心匠經營不日成。突兀插天三百尺,莊嚴容佛一千名。下臨泉竇靈鰻喜,上拂雲端過雁驚。入境行人十餘里,指浮圖認越王城。”

塔山,在紹興城南端,與龍山蕺山鼎足而立,同為城中名山。歷史上又名飛來山、寶林山、龜山。舊有巨人跡、錫杖痕、寶林寺聖母閣、靈鰻井等古蹟,山巔之應天塔奇秀兼有,攬登臨之勝。越王句踐曾在此修建“游台”,是我國最早見諸文字的天文台。 

應天塔原系寶林禪寺之七級浮屠,始建於東晉,唐時改名應天塔,宋代重建,明喜靖續修,十拱飛檐,建築雄偉,佛像碑雕備極精緻。1910年被香火燒成空心塔。今塔系1984年重修,高30米,呈六邊形,共七層,塔頂蓋以鑄鐵覆盆,巍巍壯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塔山,在紹興城南端,與龍山、蕺山鼎足而立,同為城中名山。歷史上又名飛來山、寶林山、龜山。舊有巨人跡、錫杖痕、寶林寺、聖母閣、靈鰻井等古蹟。

塔山位於紹興古城南部,穿過魯迅街區古玩步行街,在解放路延安路口附近即是塔山公園。塔山又名飛來山、寶林山、怪山、龜山等。據《吳越春秋》載,范蠡所築之城既成,“琅琊東武海中山一夕自來,故名怪山。”因此而得名怪山和飛來山,因形狀如龜又得名龜山。南朝時,惠基法師在山上建寶林寺,故又名寶林山。山上有應天塔,因唐代將寶林寺改名為應天寺而得名。現名塔山,因有應天塔。塔山是紹興古城內三座小山之一,因有較多的古蹟而頗有身價。最近,紹興市政府在保護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進行了整修,拆除有礙觀瞻的違章建築,恢復了東武亭,重修了清涼寺。為方便遊人參觀,有關部門還在整理環境的同時,修建了樓閣與長廊,形成了瀑布飛泄,林木蒼翠,緊鄰鬧市而又不失幽靜的休閒區。應天塔可登高望遠,瞭望紹興市內主要街道,尤其是觀望城市南部及古城南郊的較佳選擇。

建築歷史

據舊志記載,應天塔為晉末沙門曇彥與許洵兩人同建。曇彥其聲名不得而知,許洵則是響噹噹的人物。作為東晉名士,當年他隨任會稽內史的父親許定居紹興時,與王羲之、謝安、名僧支道林等素為友善並頗多交往,且參加過那次頗負盛名的蘭亭聚會。令人遺憾的是當年塔尚未建成,許洵卻因病亡故,工程因此耽擱了下來,後在岳陽王蕭蔡師的參與下終於建成。塔成後百餘年(公元473年),惠基法師在飛來山上建寶林寺,塔遂成寺內建築。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寶林寺改名應天寺,塔亦隨寺,改名應天塔。

與大多數名寺名塔所遭遇的命運一樣,見證了近700餘年歷史滄桑的應天塔,亦經歷了多次毀而重建的坎坷。應天塔大的毀而重建有兩次,一次在北宋乾德初年(公元963年-公元968年),一次在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現存的應天塔便是嘉靖三年那次重建的遺物。作為越中著名勝跡,應天塔曾引來歷代眾多文人名士的登臨詠賦。乾德初年重建後,著名政治家、北宋宰相王安石慕名登臨並留下了《登飛來峰》的詩:“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作為紹興古城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應天塔其實就是一把標桿和尺子,標誌和丈量著紹興這塊土地歷史文化的標高和厚度。

保護措施

應天塔位於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城區南部飛來山之巔。1957年8月16日,紹興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8月29日,紹興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全縣第一批29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4年,紹興市人民政府為保護這一文物古建築,撥專款予以整修,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路秉傑教授為塔的修復作復原設計,著名士建園林專家陳從周教授受聘為顧問。整修期間,專家對塔的歷史、沿革、建築風格,及構造等作了考證和調查,並對全塔進行了測繪,詳細記錄了各層形制、結構及形式。在考察中還發現了許多題記和磚銘,以及塔頂唯一保存於今、上鑄明嘉靖十三年之年號的塔剎構件之———鐵鑄覆盆,為塔剎復原設計提供了較充分的第一手資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