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令

慕容令

慕容令(?~370年),《晉書》寫做“慕容全”。十六國時期,前燕人。慕容垂嫡長子,母為大段後。被立為吳王世子。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慕容令(?~370年),少沈敏,多謀略。驍勇剛毅。被譽為鮮卑慕容氏這一代最傑出的人才,可比慕容恪。

慕容令死後,其侄昭武帝慕容盛追尊其為“大燕獻莊皇帝”

人物經歷

慕容令之死與金刀計

前燕太宰慕容恪去世前,極力推薦慕容垂。慕容垂如此英雄了得,不免為太傅慕容評和太后可足渾氏所忌。二人聯合起來整慕容垂,手法狠毒,如用巫蠱案處死了他深愛的王妃段氏等等,慕容垂忍無可忍,終於率領全家投奔關中苻堅。其實以慕容垂的英名加才智,發動叛亂作掉這兩個政敵易如反掌,只是他不忍心同族相殘寧可自己出走。其實他這一走,幾乎和滅了燕國沒什麼分別。

前秦的皇帝苻堅在中國歷史上的若多皇帝中,以心胸寬廣而論,算的上是第一。對於這位大名鼎鼎的慕容垂舉家來投,高興得幾乎是倒履相迎。苻堅的這般盛情,慕容垂雖然是感動得一塌糊塗,王猛看在眼裡心中難免不是滋味,萬般忌妒之下,遂生了除掉慕容垂的念頭。但是苻堅用人不疑,慕容垂精明幹練,離間他們談何容易?

平心而論,王猛一生為政為人,除了這件事以外,都抗得起光明磊落四個大字,只是這種人物一旦施起計來,也是惡毒無比,比起燕國慕容垂的政敵們則是高明得太多。

王猛唯一可利用的資源就是慕容垂新附,他的家族人心尚不穩。於是在他率軍征伐燕國的時候,向苻堅請求以慕容垂最喜歡的長子慕容令出任參軍。出發的前一夜,慕容垂設宴餞行,當然有心讓王猛在軍中多照顧他的兒子。王猛和他一起喝酒談心,席間喝到高處便激動起來,拉著慕容垂地手要和他結拜兄弟。慕容垂到底是鮮卑胡人,論心機深沉哪裡及得上漢人王猛,眼花耳熱後也是指天劃地,約為兄弟。王猛順勢說,“我此次遠走,兄弟卻無什麼東西可以睹物思人,未免遺憾”,並送給慕容垂自己生平最愛的一方鎮紙以茲紀念,慕容垂大是感動,想也不想就解下自己的家傳寶刀送給王猛。

得了這柄金刀,王猛開始了第二步行動。在大軍開拔到洛陽的時候,王猛招來了帳下一個叫金熙的小卒,重金收買,讓他跑到慕容令的帳中出示金刀,並假傳他父親的話說,“你我父子之所以投奔秦國,無非是避禍而已。如今王猛心胸狹隘,數次想排擠我們,而苻堅表面上對我們禮讓有加,但其心實在難測。估計我們父子仍然難免一死,古人尚雲,狐死首丘,況且最近聽說燕國皇帝於我們走後頗有悔意。我現在已經在逃亡路上了,你不走更待何時?事起倉促,來不及寫信,特派人傳口信,以金刀為證。”

慕容令聽後,又驚又疑,慕容垂贈王猛金刀的事情他並沒有聽說,而父親企圖二次叛逃卻絲毫沒有徵兆,但這位來傳話的金熙曾經在慕容垂府中打過下手,又有金刀為證,言之鑿鑿,不由得不信。當時慕容令急得六神無主,又根本無法與千里之外的老爹取得聯繫,(呵呵,建議摩托羅拉手機不妨以此題材作廣告。)思前想後,還是連夜投奔燕國。

王猛等他一逃,馬上急表上告朝廷,慕容垂聞訊,當真是禍從天降,連辯解也不敢辯解,倉促出逃,結果在藍田被追兵趕上,押回長安。慕容垂自忖必死,誰知苻堅寬容千古第一的帽子真的不是白帶的,他立刻赦免了慕容垂,安慰道,你兒子心存故國,本身就無可厚非,我只是為他遺憾而已,更不會牽連到你們這些人阿。老天照應,慕容垂躲過了這一劫,而他的兒子慕容令就慘了,跑到燕國境內,卻發現老爸根本沒來,頓時天鏇地轉,昏倒在地,燕國對他這個莫名其妙的二次叛徒當然心存芥蒂,乾脆流放到遙遠的沙城。慕容令仍不甘心,在沙城組織舊部企圖第三次反叛,卻被當地官員抓住就地正法。

王猛此計雖然最終沒有要得了慕容垂的命,但還是葬送了慕容垂的身後希望所在,他最優秀的兒子慕容令。慕容令在沙城組織一幫烏合之眾和燕國官軍作最後徒勞抵抗的時候,一定還沒想明白到底是誰把他害得這么慘,慕容垂後來終於再造燕國(史稱後燕)坐上龍椅的時候,一定一邊因後繼無人而痛惜“太子”慕容令的無謂身亡,一邊只怕仍為王猛的毒計而感到不寒而慄。

慕容令之死,對慕容氏的影響

慕容令死後,慕容垂將第四子慕容寶立為世子。十五年後因慕容寶的昏庸無能而導致參合陂慘敗,真讓人感慨萬千。參合陂慘敗後不久,慕容寶接任後燕皇帝。卻十分的混蛋。後燕國每況欲下。且因慕容寶不能服眾,慕容氏內部也是分崩離析。沒過多少年,後燕就滅亡了。

如果慕容令仍在,參合陂領軍的就會是他,焉能失敗?那失敗的就應該是北魏。甚至可以說,北魏會因此亡國。憑藉慕容令的才華,統一中國北方,並不算有難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