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湖

愛蓮湖

愛蓮湖因周敦頤的《愛蓮說》而得名。周敦頤曾三度在郴州為官,宋仁宗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周敦頤任郴縣縣令,後調桂陽(今郴州汝城縣)縣令。在桂陽任職四年,調任京城大理寺丞。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升任郴州知軍。周敦頤是在郴正常任職次數最多、時間最長、政績較好的朝庭官員。他在郴州興學校,辦農桑,關心民間疾苦;他親辟蓮池,自種蓮花,也自喻蓮花,寫出了千古名篇《愛蓮說》。愛蓮湖位於郴江河畔、郴州大道與湘雪大道交匯處,愛蓮湖風景區的建設,無疑是為如詩如畫的郴州增添了新的篇章。愛蓮湖風景區作為支撐南延東進城市發展戰略的子項目之一,她是順應城市化潮流,結合郴州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和現狀,運用現代城市理念經營城市的產物。

基本信息

簡介

濂溪書院濂溪書院

愛蓮湖因周敦頤的《愛蓮說》而得名。周敦頤曾三度在郴州為官,宋仁宗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周敦頤任郴縣縣令,後調桂陽(今郴州汝城縣)縣令。在桂陽任職四年,調任京城大理寺丞。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升任郴州知軍。周敦頤是在郴正常任職次數最多、時間最長、政績較好的朝廷官員。他在郴州興學校,辦農桑,關心民間疾苦;他親辟蓮池,自種蓮花,也自喻蓮花,寫出了

千古名篇《愛蓮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全文短短119字,卻寫盡蓮之高潔和君子之品質。

愛蓮湖愛蓮湖

愛蓮湖位於郴江河畔、郴江路與愛蓮路交匯處,愛蓮湖公園的建設,無疑是為如詩如畫的郴州增添了新的篇章。愛蓮湖公園作為支撐南延東進城市發展戰略的子項目之一,她是順應城市化潮流,結合郴州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和現狀,運用現代城市理念經營城市的產物。

主要景觀

愛蓮湖風景區是湘南風情園子項目之一,地處郴江河以南,郴州大道與香雪大道交匯處,占地148畝,其中湖面60畝。項目總投資14620萬元,已竣工落成。風景區以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為主題,以“濂溪書院”為中心,著力挖掘郴州歷史文化和湘南古民居建築特色,構成湘南民俗文化長廊,打造郴州新的旅遊景區。景區核心為愛蓮湖和濂溪書院,主要景點為:民俗一條街、愛蓮廣場、清風橋、愛蓮坊、濯清橋、愛蓮島(荷花女雕塑)、元公坊(周敦頤紀念牌坊)、清蓮橋、頭門、院落(周敦頤雕塑)、濂溪書院(大門-照壁-廂房-大殿及愛蓮堂)、戲台、愛蓮湖(湖堤岸間有益清閣、香遠樓、君子亭)、九曲橋。

愛蓮湖愛蓮湖

民俗一條街及愛蓮廣場:占地2400㎡,其兩側為3萬㎡的湘南民俗風情一條街,其結構為“兩縱五橫”即兩條主街五條巷子,全部為青石板路面。力圖建成包括仿古城隍廟、衙門、鐘鼓樓、水井戲台、酒肆、茶樓、商鋪為一體的“小古城”,集休閒、飲食、古玩、紀念品交易市場為一體的明清湘南民居建築仿古民俗風情街。廣場還另規劃了主題為“歡天喜地”雕塑及各類裝飾雕塑。

清風橋:橋名由周敦頤《愛蓮說》“濯清蓮而不妖”一句而得。建築風格融合了郴州市宜章縣寡婆橋等湘南石橋風格。橋身垂直高18m,大於半圓的跨拱長達48m,是全省體量最大的石拱橋。橋欄桿和梯子由精雕細刻的青石板構成,欄桿全長208m,為雙面雕,主題為荷花雕刻。整座橋設計大膽,造型誇張,氣勢如虹,為東邊城區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愛蓮坊:牌坊建築規模為“六柱五門三層式”,寬44m,高18m,中間門洞跨度8m,寬7.4m,橫樑長達8m,最重的一根單體柱達38噸,系目前全國最大的純表石牌坊。該牌坊借鑑了郴州嘉禾鳳憲牌坊,郴州汝城司馬牌坊、繡衣坊,宜章黃沙堡貞節牌坊等多座牌坊風格融合而成。雕刻上採用高浮雕、淺浮雕、鏤空雕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內容為傳統的吉祥圖案如雙龍戲珠、降龍伏虎、獅子滾繡球、鯉魚跳龍門等。牌坊橫樑石刻“湘南風情園愛蓮湖風景區”名,主梁則刻寫在大石柱上。牌坊頂天立地,雄健沉穩,雕工精細,舒捲自如,頗有“但看山河變遷我自巋然不動”的從容。

愛蓮湖愛蓮湖

濯清橋、清漣橋、九曲橋:濯清橋、清漣橋與清風橋一樣,都由周敦頤《愛蓮說》文中“濯清漣而不妖”的句子而取名,九曲橋則取名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句子,橋身由純表石建造,橋面經石匠精雕細琢、石紋錯落,雖屬新建卻好像飽經風霜。三座橋的造型儘管各不相同,但整體風格都為樸素自然、靜雅別致,與愛蓮湖構成清新自然的小橋流水畫面。遊人至此,便有皈衣自然,融合於湘南山水之鄉的輕鬆愜意。

愛蓮島:愛蓮島為人工島,島上綠樹映影,鳥語花香。島上建有《荷花女》雕塑。荷花女為純漢白玉雕塑,高6m,人物形象生動,造型優美,氣質清新,超凡脫俗,以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純逼真詮釋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荷花品質。為愛蓮島畫龍點睛之作。

元公坊:相對於其他標誌性、導入性建築來說,元公坊為專門的紀念性建築。它由理學鼻祖周敦頤的諡號“元公”而取名,參照永州市寧遠縣孔廟“欞星門”建築而成。橫樑正反面分別刻寫了“光風霽月”、“職思其憂”的文字,分別為宋代大文豪黃庭堅和宋代理學大儒朱熹對周敦頤人品和官品的最高評價,僅僅8個字,確如知音之語,恰如其分。元公坊風格小巧玲瓏,雕刻內容為傳統吉祥圖案,手法清新樸素,充滿了書卷氣。完美地表現了人們對周敦頤這位理學鼻祖的紀念和崇仰。

愛蓮湖愛蓮湖

頭門:最具湘南特色的精美的朝門,建築風格借鑑了桂陽三陽村的村口朝門。其特色還表現在構建了前兩級,後四級不對襯的馬頭牆,為磚木結構混合而成。由石門檻、石鼓、石柱礎、大匾、屋檐拱卷有機結合而成。

院落:頭門與大門之間為庭院,院子中間立有“紫銅周敦頤雕塑”並刻寫《愛蓮說》全文。塑像根據古代有關文字記載經過藝術加工而成,整體把握適度、製作清深,理學開山鼻祖的精、氣、神、韻呼之欲出、恍若重生。院落栽種桂花樹,丹桂之飄香與蓮花之清新“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濂溪書院:濂溪書院為愛蓮湖風景區核心建築,建築面積占地3600㎡,其功能為紀念性建築,建築規模為目前全國紀念周敦頤的最大的書院,居廣東、江西修建的濂溪書院之上。其建築結構採用中軸線兩邊展開的仿古代書院布局,建築內容包括大門、庭院、照壁、廂房、大殿、愛蓮池等。所有建築均採用迴廊式邊接,渾然一體,一氣呵成,整個書院充滿了端莊古樸、典雅大氣的書院氛圍和書卷氣息。建築裝飾集中了馬頭牆、飛檐翹角,磚雕、木雕、石雕、彩繪、彩雕等湘南民居元素。

愛蓮湖愛蓮湖

沿中軸線進入,書院景點依次為在門、庭院、照壁、廂房大殿、愛蓮池等。

大門採用了明清時期湘南民居建築藝術和建築元素,兩邊有荷花石雕和一副石刻對聯。對聯內容為“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由市委書記李大倫親自書寫。聯語表明了周敦頤學說對後世的影響和崇高的地位。大匾上木刻“濂溪書院”4字,遊人到此,對周敦頤的紀念之情和對其人品、學術的尊崇之感油然而生。

沿大門入院為湘南最大體量的照壁,該照壁參照了汝城朱氏祠堂的建造樣式,正面由磚雕裝飾,照壁背面刻有“濂溪書院簡介”。

兩邊廂房對稱而建,左右分別取名為霽月軒、荷風樓。荷風樓一樓為周敦頤生平陳列室,二樓為郴州歷代文人展室;霽月軒一樓為蓮文化展,二樓為學術報告廳。大門兩側廂房一樓為湘南民俗展示,二樓為臨時展廳。廂房雕刻藝術融合了湘南石雕、木雕和磚雕的精華,其中木雕材質為印度尼西亞進口的波羅格木材,圖案為湘南雕蓮花圖案,內容包括戲劇人物、農耕文化、漁樵耕讀、梅蘭竹菊、琴棋書畫、暗八仙等。整個廂房以其豐富的雕刻內容,精湛的雕刻工藝,古樸的雕刻風格,厚重的文化底蘊給整個書院帶來了一種嘆為觀止、心神嚮往的藝術魅力。

愛蓮湖愛蓮湖

大殿:採用湘南古民居建築元素和廟宇建築藝術建成,高14.7m,中有大柱高11.5m,愛蓮堂坐落其中,有周敦頤浮雕影像,是濂溪書院最核心的建築。木雕格扇門窗提升了整個大殿的文化品位和建築水平。也給遊人帶來了一種端莊肅穆、沉穩典雅的古樸風格。

戲台:戲台為全木結構,借鑑了郴州、永州等多個縣(市區)古戲台的建築風格和藝術形式,是愛蓮湖風景區不可多得的藝術點綴,把人們的思絮帶到了一種藝術的天地和遐想的空間。其建築結構嚴謹,布局精巧,雕工上乘。

愛蓮湖:愛蓮湖水面面積為60畝,可蓄水40000立方米。湖水源自郴江河水,可供大小遊船自由劃翔,湖邊建有香遠樓、益清閣、君子亭等建築,適宜休閒垂釣。亭台樓閣、花草樹木與湖中倒影相映萬趣,相得益彰。秀美的自然風光與獨特的人工景致渾然而成人間樂園,遊人至此,心曠神怡,留邊忘返。

旅遊信息

地址:郴州市蘇仙區郴江路與愛蓮路交匯

門票:免費

附近標誌:石榴灣野郊公園、郴州奧米茄大酒店、郴州海關

公交到達:‘愛蓮湖’站:13路、22路、27路、33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