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孟特穆

明永樂十年(1412年),奉詔組建建州左衛,並任建州左衛首任指揮使。 明宣德元年(1426年)肇祖配合明官招撫叛軍;明政府冊封肇祖為建州左衛都督僉事。 明宣德八年(1433年),奉聖旨,協助明軍追回被忽剌溫女真楊木答兀掠走的人口130餘人。

孟特穆(1370--1433),又稱猛哥帖木兒,明朝建洲女真部落首領,是清太祖的六世祖,清朝追尊其"肇興王跡",顧尊稱為"肇祖原皇帝"。出生於圖門江下游訓春河口(琿春河)元代奚關總管府奚關城(玄城)。其先人,即傳說中的天女佛庫倫沐浴於長白山東北布庫里山下布兒湖裡泊,吞朱果感孕而生的布庫里雍順。祖父樊察,努爾哈赤的八世祖,元代奚關總管府統轄的建州女真斡朵里部的首領豆漫(萬戶)。父親揮厚襲職首領豆漫(萬戶)。母親也吾巨,貴族甫哥之女。明洪武五年(1372年),速平江(綏芬河)流域諸姓兀狄哈襲擊訊春河(琿春河) 口奚關城官民,遂隨父揮厚率眾前往朝鮮,定居在阿木河,也叫斡音會(今朝鮮會寧鎮北1。5公里)附近北蜆定居,時明洪武七年(1374年)。肇祖生有智略,識達天道,自幼隨父顛沛流離,經歷風吹雨打,故性格剛毅,有膽識。熟悉女真文,喜藏典籍。中原文化、 金文化、蒙古文化對其影響頗深,有教養,立大志。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揮厚去世,肇祖襲父職,成為斡朵里部的大首領,領導部眾興農耕、漁獵、畜牧及貿易,建州女真從此興旺起來。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接受朝鮮授予他的"上萬戶"。 洪武末年明朝經略鐵嶺北部以及圖門江,設立三萬戶,招撫斡朵里女真,肇祖遂與明朝建立了早期往來關係。明永樂元年(1403年)遵照明朝命令率眾遷移至唐代渤海國率賓府下轄的建洲(今俄羅斯遠東雙城子對過的克拉斯基諾雅爾山城),建立衛所。明永樂三年,赴南京,明成祖授建州衛都指揮使,賜印信。明永樂八年(1410年)因多數女真歸附明朝,引起朝鮮地方官員不滿,襲擊土門毛憐衛,製造了土門慘案。肇祖是大首領,兼管毛憐衛,於是參與征戰,血戰數月,雙方死傷慘重,事後,朝鮮派使臣見肇祖"賜予宣壇"加以撫慰。並將地方官撤職。永樂九年(1411年)肇祖率眾西遷至開元路屬地鳳州(今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鎮北山西側)。明永樂十年(1412年),奉詔組建建州左衛,並任建州左衛首任指揮使。內遷的結果,使他有機會接觸中原文化,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提高了生產力,建洲左衛社會呈現一片繁榮景象。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肇祖隨明成祖征討韃靼部阿魯台,班師後於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遷回故地阿木河,此後三年,肇祖連續三年到北京向明政府朝貢。 明宣德元年(1426年)肇祖配合明官招撫叛軍;明政府冊封肇祖為建州左衛都督僉事。明宣德八年(1433年),奉聖旨,協助明軍追回被忽剌溫女真楊木答兀掠走的人口130餘人。因此,明政府晉升肇祖為建州左衛右都督;是年八月,明遼東都指揮裴俊奉命率160餘人前往阿木河接回被楊木答兀所掠人口,楊木答兀懼不交出。並於十日,將明軍包圍。肇祖聞訊立率500餘人前往解圍,大敗楊木答兀部,然而四天后(明宣德八年十月十九日),楊木答兀勾結七姓女真800餘人,偷襲肇祖居地。終因寡不抵眾,遇難。葬於朝鮮豐山南,會寧南20公里處,後人稱其為猛哥洞古墳。百餘年後即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築興京陵,另葬肇祖(衣冠冢)。太祖高皇帝初追封為澤王,世祖章皇帝於順治五年,追封為肇祖原皇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