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台良臣:姚瑩

愛台良臣:姚瑩是2010年11月1日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愛台良臣:姚瑩》

《愛台良臣:姚瑩》內容簡介:這部長篇歷史小說,演繹了中國近代史上一部悲壯感人的民族英雄史詩,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愛國民族英雄——姚瑩的形象。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的“征剿之師”和“恢復之師”慘敗。桐城派姚門四大弟子之一的姚瑩臨危受命,被林則徐等舉薦為台灣兵備道,與台灣知府熊一本一起,在台灣島上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姚瑩一方面呼籲島上的官員、鄉紳、民眾為加強海防貢獻力量,一方面又與朝中的奸臣惡黨機智地進行鬥爭,最終取得了台灣保衛戰五戰五捷的英雄業績。可嘆的是,一個蓋世英雄卻終為奸臣所害,被貶往茫茫西陲。小說還以浪漫的筆調展現出姚瑩與茗花間的兒女柔情,讓讀者領略到一段亂世中的深情愛意。

編輯推薦

《愛台良臣:姚瑩》:台灣島上英勇抗英史詩

桐城派弟子殷殷愛國情懷

作者簡介

陳說,安徽懷寧人,1951年生,漢族,安徽大學哲學系畢業。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表中篇小說,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英雄神話》系列;中篇小說《大道如青天》(刊於《清明》)等。

文摘

清王朝經過康熙、乾隆盛世,到了道光帝時,就開始走下坡路,而鴉片戰爭,則是清王朝從鼎盛走向衰落的歷史轉折點。

其實,鴉片在中國流傳歷史悠久。據史料載,早在唐代,鴉片就由希臘人帶人中國,開始只是作為藥用。許多人對鴉片不甚了解。準確地說,清朝查禁的應該是叫鴉片煙,初吸鴉片煙,不暖不飽,然積久成癖,一度不吸,便如大病暴發。吸食鴉片煙,傷精敗神,涸血爍體,所生子女,變成弱種,其害甚於鴆毒。大清自從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就開始公布鴉片煙禁令,但是屢禁不止。自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英吉利東印度公司從英國獲得中國貿易壟斷特權,在印度和孟加拉生產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先是上層人物吸鴉片煙,漸漸民間也有人吸鴉片煙。到了道光年間,泛濫成災,成了國之大患。雖然歷朝歷代都嚴令禁止鴉片煙,但是非但禁之不絕,而且越禁越多。

道光繼承帝位之初,也曾對禁止鴉片煙頒布過法令,然而阻力甚大,不了了之,隨後越演越烈,成為禍國殃民的大患。英夷在零丁洋上設定“鴉片躉”,公開走私鴉片煙,每年從中國颳走一千多萬兩白銀,致使清王朝白銀匱乏,經濟陷入危機。朝中雖有阮元、陶澍、林則徐、松筠等名臣,銳意圖治,整飭歷朝稗政,但無奈道光帝才智平庸,又易為人所蒙蔽,還是不能盡除鴉片煙之害。

時間到了道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837年。中英在鴉片煙問題上的摩擦越來越多,矛盾越來越深,朝野內外,人心惶惶。道光帝曼寧處於矛盾的中心,對問題十分頭痛。他看出了滿族大臣在治理國家上顯得江郎才盡,想要重用才華出眾的漢臣林則徐,於是在太和殿召見他。

道光帝為何看好林則徐?原來道光帝生性看重金錢,愛財惜財,對於廉潔奉公、勤儉節約的人才,更是喜歡。當年林則徐作為江蘇按察使,奉皇命整治浙江水患,當時,林則徐要六十萬兩銀子,道光算了算,就這六十萬兩也是精打細算的,如果換另外一個人,至少要一百萬兩。但是道光帝想考察一下林則徐的為政能力,只給了他三十萬兩。林則徐真的只用三十萬兩,就把浙江的水患給治好了。這兩年來,浙江再也沒有鬧水患了,證明林則徐治得徹底,治得很好。這件事道光帝一直記在心裡。

道光帝見到林則徐,讚賞地說:“林愛卿,你在治理浙江水患上表現出色,甚合朕意。我們的文臣武將們,如果都能像你這樣克勤克儉克己奉公,朕也不會天天為銀子的事操心了。”林則徐誠摯地說:“皇上過獎了。微臣只不過因為出身寒微,從小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無外乎是精打細算,把一文錢掰成兩文錢花。”道光帝口吻親切地說:“林愛卿,說得好啊。眾位愛卿,聽到了沒有?你們都要學習林愛卿,要過緊日子,不要做什麼事情大手大腳,花錢如流水,把朕的銀子大把大把地往外撒。”眾臣稱頌:“皇上英明,臣等謹記在心。”林則徐又道:“皇上,說到銀子,臣有一本要奏。”道光帝平和地說:“林愛卿,你有什麼好主意?說來聽聽。”林則徐奏道:“啟奏皇上,目前東南沿海地區,鴉片煙走私猖獗,泛濫成災,不但一般百姓、文武官員、王公大臣吸毒,甚至一些將士也成了癮君子,如此下去,我大清將沒有禦敵之兵。不僅如此,由於鴉片煙走私,我國每歲流失的白銀,已經逾千萬兩。鴉片煙如果再不禁絕,我大清將無銀可籌。皇上,如今鴉片煙如此猖獗,不論是為國計,還是為民生,都應該禁菸了,望皇上明鑑。”道光帝有點不悅了,說:“林愛卿,禁菸的事關係重大,日後再議。”林則徐再奏:“皇上,鴉片煙流毒漸深。其他的不說,光是每歲漏銀上千萬兩,也要把它禁了,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洋人將上千萬兩白銀掠奪走啊。”道光帝用教訓的口氣說:“林愛卿,禁菸關係到我大清與英夷和其他外夷的關係,此事不可操之過急,要從長計議。”林則徐還是不輕易放棄,奏道:“皇上,正因為禁菸關係重大,所以要馬上進行。古人云,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琦善這時插嘴道:“皇上,林大人是在危言聳聽。我大清自從與英國發展海上貿易以來,對英國出口茶葉、蠶絲、瓷器等貨物,逐年增長,兩廣和福建等地,生意興隆,物阜民康。另外,南邊海關稅收,也在逐年增長。而不是像林大人所說的那樣民不聊生,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吧!”穆彰阿又混淆是非說:“皇上,琦中堂所言極是。據微臣所知,我大清與英國發展海上貿易以來,僅是海關關稅每年就達幾百萬兩銀子。發展海上貿易,於國於民都十分有利,怎么說是受害不淺呢?至於英國商人從鴉片煙生意中獲利,那也是理所當然的,做生意總是要賺錢的嘛。”林則徐一針見血指出:“皇上,英商不是做生意,他們躲過海關,走私鴉片煙……”道光帝不耐煩了,道:“林愛卿,事情還沒有你說的那么嚴重。好了,好了,眾位愛卿,還有沒有別的事情要上奏?”林則徐只好改變話題:“皇上,微臣還有本要奏。”道光帝允奏。林則徐奏道:“皇上,福州府台灣兵備道楊廷理,明年上半年要告老還鄉,缺一人選,微臣以為,台灣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關係到我大清國南邊沿海的安全。因此,微臣以為,新任台灣兵備道這個人選,須要選一位文武雙全,能獨當一面的人來擔此大任,方可保我大清國南大門萬無一失c,”道光帝臉上有了笑意:“愛卿此議甚合朕意。”穆彰阿又搗蛋道:“聽林大人的口氣,好像是要與什麼人開戰似的?”林則徐認真地說:“穆中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依下官看來,這國與國相交,與人與人相交,是一樣的。古人日,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下官思慮,如果我大清嚴厲禁菸的話,英夷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英夷這些年從鴉片煙走私中得了上億萬兩銀子,造了許多堅船利炮,於我大清十分不利。英夷已經通過與印度的貿易戰爭,把印度變成了他的殖民地,皇上,對英夷我們不得不防啊!”穆彰阿指責:“林大人,你這不是有意挑起戰端嗎?”林則徐反問:“穆中堂,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道光帝說:“穆愛卿,林愛卿也是為國家大計著想,不要阻塞言路。”穆彰阿只好退卻:“是,皇上。”道光帝感興趣地問:“林愛卿,你說要挑一位能人出任台灣兵備道一職,莫非愛卿心中已有了合適的人選?朕也在謀劃此事,只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林則徐啟奏:“皇上,微臣是有一人選,現任淮南鹽制同知姚瑩。”道光帝問:“姚瑩,他不是桐城派的弟子嗎?”林則徐回道:“皇上明鑑。”道光帝接著問:“此人有何來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