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酤

中國漢語辭彙,哲人之愚,酤酒之醉,引申為雖愚則明,雖醉則醒,解釋為大智慧、大覺悟、大規律

概述

<形>
(會意。從心,從禺。從心,與性情有關。禺,猴屬,獸之愚者。本義:愚蠢,愚昧)
哲人之愚。
非是是非謂之愚。――《荀子·脩身
深知禍福謂之知,反知為愚。――《賈子道術
以惑愚瞽。――明·劉基《賣柑者言
使君一何愚。――《樂府詩集·陌上桑
愚人所為愚。――唐·韓愈《師說
愚者亦明。――清·黃宗羲《原君》

(1)從酉(yǒu),古聲。從“酉”,表示與酒有關。本義:一夜釀成的酒 (2) 同本義 酤,一宿酒也。——《說文》 (3) 又如:清酤(一夜釀成的美酒);酤釀(釀酒出售) (4) 泛指酒 既載清酤。——《詩·商頌·烈祖》
愚酤
哲人之愚,酤酒之醉
引申為雖愚則明,雖醉則醒,解釋為大智慧、大覺悟、大規律

相關條目

師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