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作者:朱天心(作者) 無事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基本信息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作者朱天心(作者)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月1日)
叢書名:朱天心作品系列
平裝:272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532754861

內容簡介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內容簡介:台灣實力派作家朱天心的小說集,精選其自一九七三到一九九一年間所寫的十一個中短篇小說。作者懷著極大的現實關注和眷村情懷,二十餘年的創作幾乎沒有間斷過這個主題,從早期新鮮利落、清新浪漫的描摹(《方舟上的日子》、《綠竹引》等),到八九十年代滄桑複雜、濃烈得幾近吶喊的名篇《時移事往》、《想我眷村的兄弟們》等,刻畫出一眾不勝鄉愁和困頓的老兵、在眷村成長、選擇、流離的女孩和少年,作品語言活潑開闊,情感濃密,思韻犀利,令人深味青春的美好純樸和成長的尷尬與代價。其間夾雜對家園身世的追懷,對人心人情的描摹,對世事和自身的反思,也都生動而深刻,這使得她的這一主題的系列作品突破時間的重圍,成為台灣反映“眷村文化”的代表佳作。
朱天心生於台灣著名的文學家庭,少年即以才思敏捷和《擊壤歌》等小說成名,屢獲文學獎項。本書圍繞眷村的主題,收錄朱天心自1973到1992年間所寫的十一個中短篇小說佳作。小說洋溢青春氣息和豐沛的生命力,對家園身世的追憶反思,為內地讀者了解台灣文學提供了重要文本和背景。其中《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更是她享有盛譽的的代表作,曾獲第十五屆“時報文學獎推薦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早在眾聲開始喧譁之前,朱天心即以文學的姿態,為在城市裡散落、在記憶中淡去的族群,留下一個無須質疑立場的口述歷史記錄。在這裡,我們看見了朱天心最真切的不忍之心,也以此記得,她曾以這樣的筆和勇氣,書寫過台灣。

編輯推薦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阿城王德威唐小兵駱以軍力薦!兩岸三地享有盛譽的台灣作家朱天心小說集!“眷村文化”中無可替代的重鎮!為失語者代言,真實還原一代人的流離與鄉愁。

媒體推薦

朱天心有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氣質,這造成她一種強悍的敏感。敏感並非是陰柔的,所以朱天心的強悍類似玉石。我前兩年得到天心的一本《想我眷村的兄弟們》,這是一本反寫的青春小說,讀後有一種憂鬱。我年輕時打過一陣鐵,鐵在燒著的炭中,先是深紅,之後是橘黃,黃,淡黃,白,此時逼視之,白中開始發青,這青即是極端時反而憂鬱。
——阿城《說朱天心》
朱天心的小說,永遠有一枚滴答作響的現實時鐘催趕,她少了點朱天文“告子先我不動心”的胸中定見,多了不少敏感,遂讓自己捲入於、泅溺於險惡的真實時間航道之中,聲音相對的蒼老掙扎,布滿了德·昆西所說的各處稜角和裂紋……而在蒼老聲音中其實不難聽出來一直有一個極不協調的“童音”存在,並不化合,而是一根鋼弦般(駱以軍比較慷慨,稱之為黃金之弦)孤獨的存在。
——唐諾《關於〈巫言〉》

作者簡介

朱天心(1958-),作家朱西寧與翻譯家劉慕沙之女,當代台灣作家。祖籍山東臨朐,一九五八年生於台灣高雄鳳山,先後就讀於北一女,台灣大學歷史系。在北一女就讀時就因《擊壤歌》成名,大學畢業後專職寫作。曾任三三集刊主編,其作品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及聯合報小說獎等多項文學獎,現專事寫作,為台灣文壇上重要的作家。著有《方舟上的日子》、《擊壤歌》、《昨日當我年輕時》、《未了》、《時移事往》、《我記得》、《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小說家的政治周記》、《學飛的盟盟》、《古都》、《漫遊者》、《二十二歲之前》等。

目錄

方舟上的日子
余香
綠竹引
採薇歌
愛情
天之夕顏
無事
時移事往
無情刀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春風蝴蝶之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