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鎮街道辦事處

1994年6月青島市區劃調整,惜福鎮整建制劃歸城陽區。 於2003年完成《街道分區規劃》、《街道駐地控制性詳細規劃》。 2004年將陸續建成居民樓10座,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

政區人口

惜福鎮街道位於青島市城陽區東側,東以三標山為界與嶗山接壤;西與城陽街道毗鄰;南與西分別與夏莊街道、城陽街道相鄰;北與即墨為鄰。全街道總面積53.9平方公里。境內名勝較多,擁有百伏庵、童貞宮、唐王泉、歇佛寺等眾多名勝景觀。
1994年6月青島市區劃調整,惜福鎮整建制劃歸城陽區。轄31個行政村。2001年6月改建為惜福鎮街道。2004年,轄29個居委會,2個行政村,全街道總戶數12787戶,38929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719人。

經濟狀況

自城陽區1994年建區以來,街道國民經濟各項指標逐年增長。2004年末,全街道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0.2億元;完成稅收11136萬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968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總投入16.1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417元。2004年,惜福鎮街道累計引進外資項目37個,契約利用外資960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930萬美元;引進內資項目16個,實際利用內資78420萬元;出口創匯連續兩年突破1億美元。已有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發展。
工業發展迅速,青特集團、交河技工、喜盈門雙駝輪胎等大型企業相繼落戶惜福鎮;街道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百福、中聯盈地、銀盛泰等大型房地產商相繼在此安營紮寨;農村經濟發展迅速,嶗山茶遍及各個村落,“天雲嶺雪毫”、“天嶺山雪毫”雙雙榮獲2002年青島市第二屆優質綠茶一等獎,其中“天嶺山雪毫”獲金獎。2003年“天嶺山雪毫”榮獲青島市十大名茶之一。

特色經濟

街道充分利用現有自然、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認真分析、研究當前農民增收問題,在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按照整體規劃、分段實施,由點到面、循序漸進的思路,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因地制宜,啟動實施了“惜福生態游”特色山區旅遊,積極向外推廣惜福鎮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無公害果品,櫻桃、佐實杏、巨峰葡萄等,進一步提升了街道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了三產服務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農民增收。

城市建設

於2003年完成《街道分區規劃》、《街道駐地控制性詳細規劃》。至年底,有10個社區實施了舊村改造工程,共建居民樓22座,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2004年將陸續建成居民樓10座,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完成植樹造林9000餘畝,完成“三綠”(綠林、綠地、綠帶)面積2600畝。

社會事業

現有國中2處,國小8處,在校中、國小學生4210人;幼稚園9處,在園幼兒723人。教職工475人。有各類衛生機構30餘處。全街道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人口14466人,參保率達到92%,投保總額達1062餘萬元;有34000人參加了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7%,投保額139餘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