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周期

情緒周期

所謂“情緒周期”,是指一個人的情緒高潮和低潮的交替過程所經歷的時間。它反映人體內部的周期性張弛規律,亦稱“情緒生物節律”。人如處於情緒周期的高潮,就表現出強烈的生命活力,對人和藹可親,感情豐富,做事認真,容易接受別人的規勸,具有心曠神怡之感;若處於情緒周期低潮,則容易急躁和發脾氣,易產生反抗情緒喜怒無常,常感到孤獨與寂寞。

表現

女人

情緒周期情緒周期

女人行經前的一個星期左右以及行經期間,身體通常會感到不舒適,或出現種種毛病。例如腹脹、便秘、肌肉關節痛、食慾增加、容易疲倦、長粉刺暗瘡、胸部脹痛、頭痛、體重增加等;有些人還會顯得沮喪、神經質及容易發脾氣等。

以上種種與經期有關的症狀,醫學上稱之為“經前症候群”。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跟體內的荷爾蒙變化有關。一旦體內的激乳素、雌激素、腎上腺素等等的荷爾蒙出現了變化的話,馬上會影響到心理情緒及生理上的改變。建議你在日曆上記下你的情緒周期,一俟出現憂鬱、焦躁不安、想發脾氣的時候,立即看看是否情緒周期出現了。

男人

情緒周期情緒周期

男人的表現這個過程是:親密——疏遠——親密。

對於理解男人的“情緒周期”,有個完美的比喻:男人就像“橡皮筋”。將橡皮筋延長,只要沒超過彈性限度,一鬆手,立刻就會反彈回來。

典型而常見的情形是:起初他對你愛意綿綿,你對她信任有加。忽然間,男人顯得煩躁不安,六神無主。他開始疏遠你(此時,橡皮筋正在拉長),他不願與你聊天,甚至不理不睬。一段時間以後,他才恢復常態,再次對你親熱起來。此時,橡皮筋自動反彈回來了! 之所以逃避,是潛意識要滿足“獨處”和“反省”的需要。一段時間的逃避之後,男人就會強烈地渴望愛,留戀親密的感覺。

如何判斷

那么,每個人怎樣才能知曉自己的“情緒周期”呢?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周期與生俱來。從出生的那一天開始,一般28天為一個周期,周而復始。每個周期的前一半時間為“高潮期”,後一半時間為“低潮期”。在高潮與低潮之間,即由高潮向低潮或由低潮向高潮過渡的時間,稱為“臨界期”,一般是2至3天。臨界期的特點是情緒不穩定,機體各方面的協調性能差,易發生事故。

情緒周期是人生情感的晴雨表,我們可據此安排好自己人生耕耘的茬口。情緒高漲時安排一些難度大、較繁瑣的任務,而在情緒低落時多出去走走,多參加體育鍛鍊,放鬆思想、放寬心情,有了煩心的事多向親人、同學、朋友傾訴,尋求心理上的支持,安全地渡過情緒危險期。

注意點

遇上低潮和臨界期,我們要提高警惕,運用意志加強自我控制,也可以把自己的情緒周期告訴自己最親密的人,一方面也讓他們能提醒你,幫助你克服不良情緒,另一方面避免不良情緒給你們之間帶來的誤會。

產生原因

可以說,一切心理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扭曲。什麼事實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們痛苦的負性事件。

因為痛苦的體驗,我們不願意去面對這個負性事件。但是,一旦發生過,這樣的負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隨我們一生,我們能做的,最多不過是將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去,這就是所謂的忘記。

但是,它們在潛意識中仍然會一如既往地發揮作用。並且,哪怕我們對事實遺忘得再厲害,這些事實所伴隨的痛苦仍然會襲擊我們,讓我們莫名其妙地傷心難過,而且無法抑制。這種疼痛讓我們進一步努力去逃避。

發展到最後,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這兩個:要么,我們像小貓湯姆一樣,徹底扭曲自己的體驗,對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負性事實都視而不見;要么,我們像小貓托比一樣,乾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個讓自己最傷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專家說,99%的吸毒者有過痛苦的遭遇。他們之所以吸毒,是為了讓自己逃避這些痛苦。這就像是躲進陰影里,痛苦的事實是一個魔鬼,為了躲避這個魔鬼,乾脆把自己賣給更大的魔鬼。

還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們有過一個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過老爸的不少折磨。為了忘記這個痛苦,他們學會了同樣的方法。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錯誤方法外,我們人類還發明了無數種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將這些方式稱為心理防禦機制。太痛苦的時候,這些防禦機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禦機制對事實扭曲得太厲害,它會帶出更多的心理問題,譬如強迫症、社交焦慮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達健康的方法只有一個---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會從痛苦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它們最終會變成當事人的生命財富。規劃利用好現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

切記:陰影和光明一樣,都是人生的財富。

一個最重要的心理規律是,無論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對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後和它達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暫時缺乏力量,你可以尋找幫助,尋找親友的幫助,或尋找專業的幫助,讓你信任的人陪著你一起去面對這些痛苦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是最孤獨的人,但當他面對這個事實並化解後,他成了真正的人際關係大師;美國心理學家弗蘭克有一個暴虐而酗酒的繼父和一個糟糕的母親,但當他挑戰這個事實並最終從心中原諒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療這方面問題的專家;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曾是嚴重的神經症患者,但他通過挑戰這個事實並最終發明出了森田療法……他們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實最後都變成了他們最重要的財富。

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能力是指你對情緒的一些自我管理的能力。“情緒管理”即是以最恰當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如同亞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會生氣,這沒什麼難的,但要能適時適所,以適當方式對適當的對象恰如其分地生氣,可就難上加難。”據此,情緒管理指的是要適時適所,對適當對象恰如其分表達情緒。

在這裡,整理了一下情緒管理能力的幾個方面:

一、情緒的自我覺察能力

情緒的自我覺察能力是指了解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和心理傾向,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直覺能力。 自我覺察,即當自己某種情緒剛一出現時便能夠察覺,它是情緒智力的核心能力。一個人所具備的、能夠監控自己的情緒以及對經常變化的情緒狀態的直覺,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領悟力的基礎。如果一個人不具有這種對情緒的自我覺察能力,或者說不認識自己的真實的情緒感受的話,就容易聽憑自己的情緒任意擺布,以至於做出許多甚遺憾的事情來。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一句“認識你自己”,其實道出了情緒智力的核心與實質。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發現,人們在處理自己的情緒與行為表現時風格各異,你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哪種風格的人。

二、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

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是指控制自己的情緒活動以及抑制情緒衝動的能力。情緒的調控能力是建立在對情緒狀態的自我覺知的基礎上的,是指一個人如何有效地擺脫焦慮、沮喪、激動、憤怒或煩惱等因為失敗或不順利而產生的消極情緒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高低,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學習與生活。當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低下時,就會使自己總是處於痛苦的情緒鏇渦中;反之,則可以從情感的挫折或失敗中迅速調整、控制並且擺脫而重整旗鼓。

三、情緒的自我激勵能力

情緒的自我激勵能力是指引導或推動自己去達到預定目的的情緒傾向的能力,也就是一種自我指導能力。它是要求一個人為服從自己的某種目標而產生、調動與指揮自己情緒的能力。一個人做任何事情要成功的話,就要集中注意力,就要學會自我激勵、自我把握,盡力發揮出自己的創造潛力,這就需要具備對情緒的自我調節與控制,能夠對自己的需要延遲滿足,能夠壓抑自己的某種情緒衝動。

四、對他人情緒的識別能力

這種覺察他人情緒的能力就是所謂同理心,亦即能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為別人構想。愈具同理心的人,愈容易進入他人的內心世界,也愈能覺察他人的情感狀態。

五、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處理人際關係的協調能力是指善於調節與控制他人情緒反應,並能夠使他人產生自己所期待的反應的能力。 一般來說,能否處理好人際關係是一個人是否被社會接納與受歡迎的基礎。在處理人際關係過程中,重要的是能否正確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情緒情感,因為,一個人的情緒表現會對接受者即刻產生影響。如果你發出的情緒信息能夠感染和影響對方的話,那么,人際交往就會順利進行並且深入發展。當然,在交往過程中,自己要能夠很好地調節與控制住情緒,所有這些都需要人際交往的技能。

操作指南

遊戲中使用滑鼠操作,點擊按鈕給人物換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