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格

語出:語本《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邢昺 疏:“民有愧恥而不犯禮且能自脩而歸正也。” 唐 張九齡 《故襄州刺史靳公遺愛銘序》:“夫然後人斯恥格,庭少諍訟。”《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且進人以行,則枝葉安有難別乎?防下以禮,則恥格安有不形乎?”《續資治通鑑·宋真宗鹹平二年》:“當今四海之廣,而刑奏止息,逮乎逾月,足彰恥格之化。”

基本信息

恥格
拼音:
解釋:1.知羞恥而歸於正。語本《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邢�m疏:"民有愧恥而不犯禮且能自修而歸正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