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

思明

思明,位於廈門市南部,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全區面積76平方公里,人口73.64萬人。作為廈門市的中心城區,在地理位置、人口比重、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思明區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11萬。撤銷鼓浪嶼區後,以其行政區域設立鼓浪嶼街道辦事處。

簡介

思明區位於廈門市南部,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北面與湖裡區毗鄰,東、西、南面與小金門諸島及

思明思明
漳州市隔海相望,是廈門市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全區面積76平方公里,人口73.6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6.74萬人。2004年出生人口4643人,人口出生率9.34‰,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為98.28%,自然增長率5.09‰)。下轄篔簹、梧村、開元、鷺江、濱海、中華、廈港、蓮前、嘉蓮、鼓浪嶼等10個街道辦事處,設97個社區居委會。

區位獨特

作為廈門市的中心城區,在地理位置、人口比重、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布局、城市城區管理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而獨特的區位優勢。尤其是東面與金門一水之隔,轄內和平碼頭為廈金海上直航線的起(終)點,在開展對台交流和承接台灣產業轉移方面,具有特殊前沿優勢。

歷史較長

明末清初(1650年),鄭成功為了抗清復明,駐軍廈門時,把廈門改為思明州(蘊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國初

思明思明
年,建制設“思明縣”;新中國成立後,廈門市劃分行政區域時,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設立思明區。現思明區系2003年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於廈門市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由原開元、思明、鼓浪嶼三區整合而成。
明末清初(1650年),鄭成功為了抗清復明,駐軍廈門時,把廈門改為思明州。新中國成立後,廈門市劃分行政區域時,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把本區命名為思明區。
2003年4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廈門市思明區管轄。思明區人民政府駐民族路。行政區劃調整前:開元區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361003;鼓浪嶼區面積2平方千米,人口2萬,郵政編碼361002;思明區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11萬。撤銷鼓浪嶼區後,以其行政區域設立鼓浪嶼街道辦事處。

人文薈萃

廈門市兩大歷史名人鄭成功、陳嘉庚,都在思明區留下深深的足跡。轄區內擁有魯迅紀念館、英雄小八路紀念館、“八.二三”炮戰遺址、華僑博物院、鄭成功演武場遺址、鄭成功紀念館、陳化成故居墓園、人類博物館等自然人文景觀,還有全國重點大學廈門大學、國家第三海洋研究所、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等知名教育科研機構,市重點中、國小等主要教育資源也集中分布在我區。

風光秀麗

轄區旅遊景點密布,名勝古蹟眾多,依山臨海,廈門“二十景”中的“十五景”都在轄區範圍內;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區均在轄內,擁有10多公里長的海濱沙灘和天然海濱浴場。去年以來,主要商業街和繁華地段LED夜景工程相繼建成亮燈,絢麗多彩的夜景倍增獨特魅力。

經濟發達

近年來,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經濟綜合實力已躍居全省各縣(區)最前列和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心城區上游位次。2006年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5.1億元,比增20.3%;財政總收入58.8億元,比增30.5%(其中地方級收入37.3億元,比增34.0%,區級收入14.1億元,比增34.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46.0億元,比增16.2%;共引進外資投資總額6.9億美元(其中契約外資4.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引進內資總額105.6億元;街道經濟發展迅猛(去年5個街道收入超過5個億,6個街道財政收入淨增1個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