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銳利:名家雜文

思想的銳利:名家雜文

《思想的銳利:名家雜文》選取了百餘篇作品代表著雜文創作的最高成就的文章,描寫了文壇大家的文思碰撞。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所選的百餘篇作品代表著雜文創作的最高成就,或鞭撻醜惡、針砭時弊,或求索真理、剖析人生、或托物言志、論述文藝,或感悟生活、歌頌生命,篇篇構思精巧、見解獨到、文筆精美、思想深刻、內涵豐富。這些經歷了時間考驗的作品,不僅豐富了世界文學寶庫,而且還感染和影響了成千上萬的人,叩擊這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作者簡介

段勇,資深圖書策劃人,做過記者、圖書行銷、圖書編輯,現為圖書編輯團隊負責人,曾以聽夜人、林葳為筆名出版圖書《張嘯林全傳》《左宗棠全傳》,並在經濟日報、北京日報、經濟雜誌、中國圖書商報等十餘家媒體發表各類作品近200篇。

正文目錄

第一章論時事
怎么辦呢?
多數與少數
奉旨不哭不笑
臥著拿薪水
讀報心得
關於“救國”
政權和民權
談風月
夾縫評論
論婦女救國
論說謊政治
自由放談(九則)
客觀賣國論
國旗為誰而降
走出“唯國情論”的迷霧
回到“常識”
七十年前的“夢想”
第二章論領袖
希特勒與雍正帝
套子和圈圈
過堂
切不可巴望“好皇帝”
半遮的魅力
只剩下標點符號
中國土著的廉政觀
隋煬帝之功業
孩子,你怎么會這么想
“大盜盜國家,小盜盜御馬”
“民不舉,官不究”的異議
領袖們的千古難題
論浮躁與腐敗
笑話天道
第三章論人民
危險思想與言論自由
中國的人命
水和氣
人語和鬼話
一個雞蛋的家當
論古人未必迷信而今人未必不迷信
“敢怒又敢言”的自由
做不成“現代人”
對人類社會公理的敬畏
被遺忘的人權
不感恩的政治
良民的標準
人民是個什麼東西
說“士節”
“人民作主”與“為民作主”
這顆心燃燒了一百年
信仰坐在我們中間多少時候了

正文試讀

第一章論時事
怎么辦呢?
吳稚暉
我這回進京,躬逢其盛,遇到《現代評論》開始發刊。社內的朋友講笑話,他們說,你有什麼話,願意說著,你送稿來,我們亦能把它采登。我聽見了,高興極咯。但要下筆的時候,自己招呼自己,說道,喂,朋友,你能說什麼話呢?仔細一想,真糟極了。他們都是學理湛深的學者,你插進去說浮話,不是笑話么?那怎么辦呢?
幸虧想起來,他們曾經說過,亦說不出別的,你就把時事批評批評,也可以充數。我想這當然容易交卷。可不是,在長安市上鬼混,除了餃子鋪里,多半還貼上“莫談國事”,實在誰還不是談幾句時事作為應酬話呢?一見面,終是現在的局面很混沌呀,或說,這一回各方面應有些兒覺悟,批評如何是長,如何是短,終得拉出一點理由,才有勁兒。但是轉念那種信口胡言,可以形諸筆墨么?又僵了!那怎么辦呢?然而說定了送稿去湊數,人家倒把別的稿子擱著,排字人等著上板,現在臨時不交卷,又怎么辦呢?
所以急極了,便把嶄新的時事,當著上板的晚上,在中央公園來今雨軒聽到的批評,抄襲了來塞責。有人請司法總長章行嚴先生吃飯,一進門,便有幾位議員先生們竊竊私議,說道,來了來了。章先生便是主張勸段執政用革命手段,推翻偽憲法,取消議會,廢除約法的一位健將。人家聽了,都說,三件事該這么辦,是不用說的。但是同日下這三道命令,在面子上,有點兒難堪。馮總司令也沒有把李彥青同張敬堯潘鴻鈞同日槍斃,怎么把先烈定下的約法同議會,只是老朽點罷了,如何可同瘟臭的偽憲法,同日判了死刑,一同上綁呢?這不是好像同朋友們,給囚犯一般的過不去么?便有人問,那怎么辦呢?
有人說,洪憲的欽頒憲典,曹三爺的賄造憲法,這是兩個政治罪犯,自當執政的一朝權在手,可以立時發落的,執政革命,他自己說“不過第一次革命的延長”,不就是革中華民國的命,那就約法未嘗不可廢,該有一個稍為相當的手續,才算說得過去罷?然而如此烏煙瘴氣,章先生必定躺在大椅里,伸了腳的冷笑,十分不痛快,那就怎么辦呢?
但是章先生是愛朋友的,約法是章先生的老朋友,偽憲法是同李彥青一樣,章先生沒有同他握過手的。若把段執政的老朋友張敬堯潘鴻鈞,同著曹三爺的小朋友李彥青一同上綁,太叫人難堪罷?反正終要死的,何不給他一個臨終的典禮,免了很多少的麻煩呢?然而痛快是真不痛快,到底怎么辦呢?
況且約法是廢了,執政只是一個臨時執政,又不叫做臨時製法,簡直大法中斷,執政固得放手做事,或者非執政也放手鬧花樣,又怎么辦呢?
原載《現代評論》2期
多數與少數
陳西瀅
我向來就不信多數人的意思總是對的。我可以說多數人的意思是常常錯的。可是,少數人的意思並不因此就沒有錯的了。我們主張什麼人都應當有言論的自由,不論多數少數都應當有發表意見的機會。可是,我們固然反對多數因為是多數就壓制少數,我們也不承認少數因為少數就有鄙夷多數的權利。
中國人向來是不容異己的論調的,所以在全國鼎沸的時候,有人居然肯冒眾怒出來說幾句冷話,只要他是有誠意的,我個人十分佩服他的勇氣,不管他說的對不對。可是他的勇氣不一定就使他對了。把這次的國民運動與拳匪來打比,實在未免過於不偏不類,在中國的外國人,因為他們始終“什麼都學不到,什麼都忘不了”,自然這樣的想。中國人自己如若不看見這二十餘年的進步和分別來,只可以證明他們自己的不進步。至於人家已經打了頭陣,自己跟在後面說便宜話,還要以“袁許”自負,——希望我做文章,所以用激將法——我們聽了著實有些替他肉麻。
我是不贊成高唱宣戰的。中國的大兵,叫他們殘殺同胞雖然力量有餘,叫他們打外國人就非但沒有充分的訓練,並且沒有至少限度的設備。如果許多熱心的軍民人等自己投效去作戰,那么,以血肉之軀去和機關槍、毒氣炮相搏,就完全犧牲完了也得不到什麼。
可是,我們不能因為力量不及他人的什麼都逆來順受。我們雖然打不過人家,我們不妨據理力爭,不妨用他種方法與他們奮鬥。我們固然不宜宣戰,但是要求英國撤回公使,派兵到租界去保護人民並不就是宣戰。英國的政府也一定不會因此就與中國宣戰,因為他們是以民意為向背的,中國政府這樣的態度正可以告訴英國民眾這次的運動不是暴動,而是全國的義憤。英國握政權的固然是帝國主義者,普通民眾,尤其是勞工階級可不全是帝國主義者。
總之,中國許多人自從庚子以來,一聽見外國人就頭痛,一看見外國人就膽戰。這與拳匪的一味強蠻通是一樣的不得當。如果一個孔武有力的大漢打你一個耳光,你雖然不能與他決鬥,你盡可理直氣壯的與他評一評理,不能因為恐怕他再打你一頓便縮縮頸跑了,你如縮縮頸的跑了,或是對他作一個揖,說他打得不大得當,他非但不見得看得起你,還許要尊你一聲“死豬”呢。
有人說,中國人永遠看不見自己的尊容。自己的軍閥每年殺人遍野,大家一聲也不響,一旦外國人殺了幾十個中國人,便全國一致的憤慨起來。這話是很對的。可是,我們不能因為一向沒有糾正軍閥,現在就不抵抗外人。我們希望大家竭力的抵抗外人,因為如果殺了你幾十個人不抵抗,將來也許殺你幾百幾千幾萬人。我們同時希望以後國民對於內亂也要有同樣覺悟,也要有同種的憤慨,也要有同樣的抵抗才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