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宗烈皇帝

《思宗烈皇帝》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思宗烈皇帝

思宗,光宗之子,熹宗之弟也。丁卯八月即位,戊辰,改元崇禎。自太祖戊申建元洪武,迄今戊辰,共二百六十載。帝在位十七年,甲申之變,以身殉國,宏光朝禮部尚書顧錫疇議謚廟號思宗烈皇帝,周皇后為孝節皇后。忻城伯趙之龍言思非美字。乙酉二月,禮臣管紹寧請改謚毅宗烈皇帝。大清朝攝政王入燕,命明之詞臣中允李明睿議諡號。明睿謚帝為懷宗端皇帝,周皇后為烈皇后。故大清紀則稱懷宗,從時憲也。而草野無知,或稱思宗,又簡稱毅宗者,傳舊聞也。顧錫疇,蘇之崑山人;管紹寧,常之武進人;李明睿,江右南昌人。

按諡法:慈仁短折曰懷,昔劉聰寇陷洛陽,執晉懷帝殺之,年甫三十。宋端宗為元兵所迫,崩於碙州,年僅十一。是懷與端,俱非美字。先帝以身殉社稷,大義也。攝政王入京,首命議謚,尊帝之意可知,而明睿以明之舊臣,素膺寵渥,不以美謚加帝,而稱以懷端,是視帝與青衣天子及夭折童子等耳。而遺聞猶謂其公忠煉達,過矣。

予思太祖戊申建元,思廟戊辰改元,止於甲申。是戊起而申止也。明之大統,始於戊申,亦終於戊申,豈非數歟!

作者簡介

計六奇(1622~約1687年),字用賓,號天節子,別號九峰居士。江蘇無錫縣興道鄉(今前洲、玉祁一帶)人,明末清初史學家。從小家境貧困,早年寄讀塾館。十九歲隨岳父杭濟之就讀於洛社,二十一歲在母舅胡時忠家讀書,為邑諸生。入清後,曾於順治六年(1649)、順治十一年(1654)兩次鄉試,不舉。從此無意科舉仕進,在無錫、蘇州、江陰等地,以坐館教書終其一生。著有《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二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