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變異性

心率變異性

心率變異性(HRV)是反映自主神經系統活性和定量評估心臟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張力及其平衡性,從而判斷其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及預防,可能是預測心臟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個有價值的指標。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與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加、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減少有關,自主神經系統活動的量化可以通過心率變化的程度表現出來。心率變異(HRV)代表了這樣一種量化標測,即通過測量連續正常R-R間期變化的變異性來反映心率變化程度、規律,從而用以判斷其對心血管活動的影響。HRV降低為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可降低室顫閾,屬不利因素;HRV升高為副交感神經張力增高,提高室顫閾,屬保護因素。大多數人認為SDNN、SDANN、SDNNIndex等時域指標小於50ms,為HRV顯著減低,病死率大大增高。

心率變異性的產生

心率變異性是指逐次心搏間期的微小差異,它產生於自主神經系統對心臟竇房結的調製,使得心搏間期一般存在幾十毫秒的差異和波動。
什麼是心率變異性
英文名:heartratevariability
縮寫:HRV
心率變異性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異的變化情況,它含有神經體液因素對心血管系統調節的信息。
心率變異性的大小實質上是反映神經體液因素對竇房結的調節作用,也就是反映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活性與迷走神經活性及其平衡協調的關係。
在迷走神經活性增高或交感神經活性減低時,心率變異性增高,反之相反。

心率變異性與孕育健康

心率變異性的作用

心率變異性是檢測功能紊亂的重要參數,用來指示身體自主調控的能力。心率變異性是準確評估身體功能活力最重要的參數。身體健康,對生活的熱情,幸福感及機體活力與自主調節系統中的調節過程緊密相連。因此所有在生物和信息層面進行的能量交換過程都服從於自主神經系統的調控,調控的範圍及適應行為。免疫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及心靈的自我修復能力只能在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下被激活。心率變異性是評估自主神經系統調控最有效的方式。在信息採集方面,這種方式最簡單,因為只需要ECG。從ECG里可以分析出相鄰心跳時間間隔。除了獲取心臟相關信息簡單外,心率變異性還可以提供自主神經系統調控的狀態。心率變異性主要有以下作用:
1、心率變異性可作為定量反映自主神經功能及其對心血管的調節作用和反應心臟活動正常與否的重要指標
2、可以了解幫助預測心臟病的病情和判斷預後
3、可用於追蹤與自主神經活動有關的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壓,心臟移植等等
4、可以用來作為預測急性心肌梗死的風險和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的早期預警信號
5、可作為心源性猝死危險性的一個獨立預測指標,在評價心血管疾病的預後和預測急性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心率變異性分析方法

分析主要分為:時域、頻率和非線性分析。
常用指標及正常參考範圍
SDNN:全部竇性心搏RR間期(簡稱NN間期)的標準差。單位為ms。
正常參考值:141±39,另一種標準值是141.7±29.2.
SDANN:RR間期平均值標準差。單位為ms。
正常參考值130.9±28.3。
RMSSD:相鄰RR間期差值的均方根。
正常參考值39.0±15.0
PNN50:相鄰NN之差>50ms的個數占總竇性心搏個數的百分比。
正常參考值:16.7±12.3

臨床套用的範圍

(1)、心臟性猝死(SCD)預測:由於HRV是反映自主神經張力的最敏感的指標,因此HRV降低是預測心臟性猝死最有價值的獨立指標。
(2)、急性心肌梗塞後患者危險性評估:HRV的降低是預測急性心肌梗塞後患者發生心臟性猝死和惡性心律失常危險的重要獨立指標。一般建議在梗塞後一周開始進行HRV的檢測。HRV在梗塞後立即降低,並在幾周內開始恢復(2周后逐漸回升),大約6-12個月恢復正常。因此,多次測定HRV可能比單次測定價值更大。梗塞後HRV恢復的快慢對以後死亡的危險性也有預測價值。
(3)、對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經系統損傷的評估:糖尿病患者不論病情輕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HRV是判斷糖尿病患者是否伴有自主神經系統損害最準確,最敏感的指標。
(4)、心力衰竭(CHF)患者危險性評估。
(5)、其它臨床套用範圍:心絞痛、高血壓、心肌病、非缺心臟病所致的慢性嚴重二尖瓣返流、二尖瓣脫垂、心律失常、血管迷走性暈厥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