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死

心之死

《心之死》於1998年被選為美國蘭登書屋的“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一,又於近日被美國《時代》周刊列入1923年至今的“百部最佳英文小說”名單中。

基本信息

簡介

《心之死》,作者伊莉莎白·鮑恩。

故事概述:

小說主人公波希婭·奎因是一個天真而又躁動不安的女孩。16歲時,奎因被交給同父異母的哥哥照顧。她從哥哥和嫂子以及他們魯莽衝動的朋友那裡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成人世界,但那絕不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作者介紹

伊莉莎白·鮑恩是一位多才多藝、著作頗豐的英國愛爾蘭女作家。她深受西方評論家和讀者的青睞,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好的小說家之一,很多評論家把她與維吉尼亞·沃爾夫和亨利·詹姆斯相提並論。鮑恩以刻畫女性人物見長並致力於表現和探求女性尋求自我的過程,其代表作《心之死》突出表現了年輕女性鮑西亞與嫂子安娜在男權社會自我主體意識覺醒及主體性構建的歷程。

故事內容簡述

本文從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角度出發,嘗試運用拉康的主體理論來闡釋小說中主要女性人物鮑西亞和安娜主體性的建構歷程並反思女性主體性的建構。 本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小說中主人公鮑西亞和嫂子安娜主體性的缺失。第二、三章各自分別從三個方面來探析鮑西亞及安娜主體性的建構。作為年輕的女性,鮑西亞主體性的建構主要體現在構建自己的話語權、獲得父權制下的母親的認可和尋求建立與男性和諧的關係;嫂子安娜主體性的建構突出表現在其主體意識的覺醒,追求家庭主宰權和挑戰男性在社會上的主導地位。第四章通過對女性在主體性建構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與艱辛的論述和對女性主體性建構過程的動態化特徵的論證來反思女性主體性的建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