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方言探秘

徽州方言探秘

徽州方言探秘是江聲皖所作的地理類書籍,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於2006年5月1日出版,是一本從方言切入,以介紹方言為主線,熔徽州民俗、徽州風情以及對徽州人心理分析於一爐的漫談性文集。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從介紹方言詞及對方言詞的疏證,攬入近2400個條目,近似於徽州方言詞典,亦可作工具書來使用,且由於站在方言研究這獨特的視角,故對徽文化的研究探討也有一定的益處。本書旨在證明徽州方言並非是一種只能言傳,無法書寫的口語土話,而是一種完全可以書寫,可以依國語注音,且又具備自身的語彙特色,是一種品位高雅,很有特色的南方方言。通過本書的介紹,讓使用方言的徽州人知道自己所言的該“怎么寫”,也使得外地人知道徽州人到底在“說什麼”。

作者簡介

江聲皖,婺源人,1947年生,畢業於原徽州師範中文專業,20世紀80年代初參加《黃山雜誌》創刊,後任黃山市電視大學處主任,現任該校評估辦公室主任。多年來從事現代遠程教育研究,已在全國及省以上學術雜誌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在國家級核心刊物發表和全國性學術研討會宣講的論文近20篇。

目錄

零零一、五花八門的第一人稱

零零二、哺乳恩。以“乳娘”尊稱祖母

零零三、官本位,統稱祖父為“朝奉”

零零四、由“鞋米(妻舅)”而生髮的聯想

零零五、“細”與“小”何處分流

零零六、對“新婦”的誤聽和正名

零零七、“囝”與“囡”的套用空間

零零八、誤傳傳出“馬老子”

零零九、“外孫”日“甥”古已有之

零一○、稱謂研究的拾遺

零一一、“頭下頸”透出的語言風格

零一二、方言“不生”的語言殺傷力

零一三、“害兒”、“大肚”與“擐囝”

零一四、“心哉”實教後人費思量

零一五、“龍頭拐”偏愛“燈火寐”

零一六、“豬痧”、“豬顛”、“豬頭瘟”

零一七、“發”所標示的心理指向

零一八、由“手捏(手帕)”聯想到“腳夾挪”

零一九、“卵”作後綴表示感情色彩

零二○、“羨口水”確也來歷不凡

零二一、由“花面狐狸”說開去

零二二、對“筋”字的獨特詮釋

零二三、從方言詞看徽州人的衛生習慣

零二四、“補人”和“挖人”,不能望文生義

零二五、指稱身、心,方言較為特殊

零二六、聲母“b”改為“p”似無規律

零二七、動詞系列標示了與北方方言的分野

零二八、活用在方言中表動作的古字

零二九、古代文學作品中能尋覓到的方言詞

零三○、與吳楚方言共享的方言詞

零三一、並非“吃得辣”,不是吃“天光”

零三二、從“插嘴”看方言的造詞習慣

零三三、外來詞小考還須追根求源

零三四、“促掐鬼”的本字官司如何了結

零三五、“掰嘴”.“掰手腕”和“別手勁”

零三六、休寧話中別具一格的方言詞

零三七、“打抱兒”如何作“接吻”解?

零三八、“搞”的濫用和“佗”的妙用,

零三九、淘氣鬼為何叫“慪生”

零四○、“斫柴”、“討柴”折射原始環保意識

零四一、“丟籃”丟何物,“跌股”跌什麼?

零四二、此“上手”非彼“上手”

零四三、乍晴乍雨為“濟凇”

零四四、方言展現的勞動場面

零四五、特色,是方言交流的雙刃劍

零四六、“想”義擴張,“嬉”音不改

零四七、由方言看徽州人對色彩的感受

零四八、從魯迅筆下的“弗人調”說起

零四九、“不”字當頭並非全是否定

零五○、同是“嘴”字綴尾,替代各不一樣

零五一、“吃”字領銜展示人生百態

零五二、“蠢”不是“笨”而是“犟”

零五三、以“壯”代“胖”透露的審美傾向

零五四、“鶿”“糍”之辯,“攢”“鑽”之考

零五五、“傷陰騭”為正宗詮釋

零五六、迷失在俗語中的書面用語

零五七、從古到今的“莫知我”

零五八、蘊含“象聲”元素的方言詞

零五九、“打補丁”,“踏痛腳”另有所指

零六○、“打拮据”分作三個流派

零六一、“大老官”並非是官

零六二、“大”字領銜的民間俗語

零六三、“快脆”是“快”不是“脆”

零六四、從“相道”看理學對方言的影響

零六五、粵語影響抵達徽州盆地外沿

零六六、“借代”造詞,以物喻人

零六七、造詞重比喻,俗得有味

零六八、“新人行茶”、“夾棒下茶”各有所喻

零六九、“推扳”並非“推板”,“失相”不是“歹相”

零七○、填充詞素,造就新詞

零七一、方言創作的末位詞素歸納法

零七二、鎖定單詞,挖掘潛力。作系列發展

零七三、表達、交流味覺感受的方言詞

零七四、三音節形容詞的構成特點

零七五、詞語的入鄉隨俗現象

零七六、由“貓虎”說到“馬虎”系列

零七七、“緊手”、“緊腳”緊的到底是什麼?

零七八、一些方言色彩較濃的形容詞

零七九、徽州方言的副詞系列

零八○、全國典當行中通用的“徽語”

零八一、“眼”“洞”“乘”用以作何單位?

零八二、“一肩”“一歇”“一筷”多長多久多少?

零八三、方言中的電閃雷鳴狂風暴雨

零八四、一日到夜如何描述

零八五、今年之前是“舊年”

零八六、“日頭窠”並非是太陽之家

零八七、船家話如何進入徽州方言

零八八、徽州人的空間概念怎樣表述?

零八九、“懦頭肉”為何寫成“槽頭肉”

零九○、由“糍糕”而論及“倮”的歷史

零九一、油條何以售自“絲瓜鋪”?

零九二、“鴨子”是“子”不是“鴨”

零九三、回味無窮的“殺豬飯”和“拆骨碎”

零九四、“油暾”考訂,“飯茶”追蹤

零九五、方言的勞動用具展覽

零九六、舊時徽州人常用的取暖用具

零九七、家居用品名稱總匯

零九八、歸為“物事(東西)”名下的方言詞

零九九、蝴蝶為何稱作“伏翼”

一○○、猴子降格做“猢猻”

一○一、動物名稱中特色較濃的方言詞

一○二、玉米為“包蕆”而不是“包蘿”

一○三、呼松為“樅”自有道理

一○四、徽州婚嫁風俗用語

一○五、徽州喪葬風俗用語

一○六、獨特的建築物名稱

一○七、徽州古民居有“闞”無“窗”

一○八、何來牯牛“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