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喪葬習俗

死者的長孫打頭撐著“引路幡”。 有的地方在“引魂幡”後面,兩人抬—紙紮“亡人事”。 其中“三七”日俗稱“回呼日”,擺供燒香要特別周到。

徽州民間對死人的禮節尤其認真。死者在彌留之際,家人立即設法通知其遠近親屬趕來見上最後一面,俗稱“送終”。老人死去時,下輩人要跪在床前嚎哭,舊俗要求焚燒香紙錫箔給死者去陰間“上路錢”,立即讓死者床上的蚊帳“退位”,請收屍入執掃帚“守屍”,在子孫身上套壽衣“傳宗”,用絲棉、鞋繩把死者渾身裹紮成魚鱗狀的“裹屍”等做法現在已不多見,這毫無疑問是破舊立新、移風易俗的結果。以前,徽州人死後均土葬。這種葬法包括入殮、出喪、送葬、安葬四個步驟。入殮在堂屋進行,兒、孫、媳等要戴重孝,其他親屬也要縫白布、戴黑紗。以“子孫帶”兜住遺體下材,喇叭橫吹,家人慟哭。下材後,人們依次取火紙搽臉、手後丟入棺材,將不幸與災禍讓死者帶走。隨後親屬逐‘瞻仰遺容,兒孫還要敬酒、敬飯、給銅錢。閉殮蓋棺時,在場的所有弔唁者按順序三跪九拜。出喪選擇單日,照例要慟哭敬酒,三跪九拜做“攔路祭”。做拜完畢即扎棺材槓,準備送葬。送葬的人依次排著隊。死者的長孫打頭撐著“引路幡”。幡掛火紙作“買路錢”,走一段路,丟下一張。幡後是金童玉女各撐一面“引魂幡”。有的地方在“引魂幡”後面,兩人抬—紙紮“亡人事”。接著是棺木,棺木後是披麻戴孝手執香火的送葬隊伍。這支隊伍邊走邊放炮竹,遇到岔路口要燃燒紙錢。棺木出村時,燒掉死者床上墊的稻草和其他遺物。安葬儀式在地理先生選好的“風水池”進行。首先是擺香、果子盒、酒杯,其次開坑挖穴,移棺入穴,再“封金”,三敬酒,撒“五穀”,做“釘腳”。第二天,掘墓人又上山添灰泥,打“雨蓋”,砌墳面,堆墳頂,插旗“呼龍”,燒紙“安山”,並點明明燭才告完工。
徽州人死後要按死稈死去時辰排算出“供七單”,用裱芯紙抄寫貼於板壁上。每個“七”均要上墳擺供、燒紙錢、放炮竹。其中“三七”日俗稱“回呼日”,擺供燒香要特別周到。“六七”是死者女兒專祭日,一切花費均要女兒家開支。供七後,滿周年仍要祭祀,每年的“清明”及農曆七月十五都要祭拜亡靈。次年的“清明”新墳掛錢紙為粉紅色…上墳必須在春社日前,俗曰“新墳不過社”。
這裡介紹的徽州歷史上的一些習俗,有不少封建迷信的影響,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其中尊敬老人、寄託哀思、教導後人等有益的內容。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