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羅斯特·許爾斯霍夫

德羅斯特·許爾斯霍夫

阿內特·封·德羅斯特-許爾斯霍夫(Annette von Droste-Hülshoff,1797-01-01~1848-05-24),德國女詩人。原名安娜·伊莉莎白·弗蘭齊斯卡·阿多菲納·維爾赫米娜·魯伊薩·瑪麗亞。她是知名的抒情詩人,也寫過不少宗教詩。終身未嫁,一生寂寞孤獨。她在自由報刊上發表作品是與她的貴族身份不相容的,因此不得不使用假名,同時還得對家族隱瞞。

基本信息

簡介

阿內特·封·德羅斯特-許爾斯霍夫(Annette von Droste-Hülshoff,1797-01-01~1848-05-24),德國女詩人。原名安娜·伊莉莎白·弗蘭齊斯卡·阿多菲納·維爾赫米娜·魯伊薩·瑪麗亞。她是知名的抒情詩人,也寫過不少宗教詩。終身未嫁,一生寂寞孤獨。她在自由報刊上發表作品是與她的貴族身份不相容的,因此不得不使用假名,同時還得對家族隱瞞。她惟一的中篇小說《猶太人毛櫸樹》很有名,主要寫神秘命運,書中也寫了農村的階級對立,地主霸占森林土地等真實的現實。這本1842年發表的小說,使詩人成了批判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她的作品不多,全集4卷,書信集2卷。

生平

1797年 1月10日,生於北威州明斯特(Münster) 附近的許爾斯霍夫Hülshoff莊園。出身於古老的天主教貴族家庭,為男爵小姐。德羅斯特為姓,許爾斯霍夫是封地城堡名。

1826年父親去世,長期住在母親的呂施豪斯莊園,幾乎與世隔絕。她生活和創作的時代充滿了激烈的政治鬥爭,她有意識地避開一切政治事件。

1841年起遷居她姐夫家,和作家萊溫·許京結下了友誼。

1848年5月24日,在梅爾斯堡宮去世。

紀念

德國馬克上的肖像 德國馬克上的肖像

詩人過世之後被譽為“德國最偉大的女詩人”,並立紀念碑,上書“德國女詩人之王”。1928年成立德羅斯特一許爾斯霍夫研究會,該會每年與巴符州文化部一起評選德羅斯特一許爾斯霍夫文學獎。1993年德國聯邦銀行發行20馬克紙幣,票面上就是這位女詩人的畫像。

作品

她的作品在19世紀德國現實主義文學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她很早就開始創作,第一部較為重要的作品是騎士史詩《華爾特》,這是受浪漫派影響的作品。詩中對於戰爭場面作了精彩的現實主義的描寫。1841年開始寫作的抒情詩是她創作的高峰,其中尤以歌詠自然、富有感情的風景詩為最佳,如《荒野畫卷》、《在草地里》、《月亮升起》等,把故鄉的荒原、沼澤、湖泊以優美、生動的筆法展現在讀者眼前,表現出敏銳的觀察能力。1838年出版的《詩集》未受注意,1844年出版的詩集也因政局動亂,未能得到重視。許多出色的作品到她死後才發表,其中包括:《宗教的一年》(1852)、《最後的恩賜》(1860)和《猶太人的櫸樹》(1842)等。中篇小說《猶太人的櫸樹》(1842)所反映的農村生活猶如一幅描寫18世紀威斯特伐利亞山區的風俗畫,成為德國文學中藝術性較高的小說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