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中文系

德州學院中文系

德州學院中文系創建於1971年,是德州學院重點系之一。設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和對外漢語3個本科專業,建有現當代文學、現代文學與教育、國語與地域方言、現代閱讀學、田雯研究、影視文化與傳播、媒介文化與新聞傳播7個研究所,擁有播音、編輯、攝錄像、節目製作等功能齊全的新聞專業實驗中心。

(圖)德州學院中文系德州學院中文系

德州學院中文系創建於1971年,是德州學院重點系之一。設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和對外漢語3個本科專業,建有現當代文學、現代文學與教育、國語與地域方言、現代閱讀學、田雯研究、影視文化與傳播、媒介文化與新聞傳播7個研究所,擁有播音、編輯、攝錄像、節目製作等功能齊全的新聞專業實驗中心。

專業介紹

(圖)德州學院中文系德州學院中文系

漢語言文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能夠在高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研究的專門人才;能夠在中等學校從事語文教育的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夠在新聞出版部門、機關及企事業單位擔任宣傳、文秘、管理等方面實際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寫作、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文教學方法論。
修業年限及畢業最低修讀學分:標準學制四年。彈性學制三至六年。畢業最低修讀學分170。
授予學位:按要求完成學業者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新聞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和技能、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能在平面媒體和電子媒體從事編輯、記者、節目主持人等工作的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能夠在機關、企事業單位擔任宣傳、文秘、廣告等方面實際工作的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新聞學概論、中外新聞事業史、馬列新聞論著選讀、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編輯學、新聞評論學、傳播學、新聞攝影與攝像、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社交禮儀等。

修業年限及畢業最低修讀學分:標準學制四年。彈性學制三至六年。畢業最低修讀學分170。

授予學位:按要求完成學業者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對外漢語專業

(圖)德州學院中文系德州學院中文系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紮實的語言文化基礎、語言教學理論及初步教學經驗,具有良好的中國文化底蘊、熟練的外語交際能力,對中外文學、中外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外事政策與外交禮儀有較全面的了解,熟悉教育規律和教學技巧,基礎寬厚、視野廣闊,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複合型、套用型高級人才。畢業生能在國內外各類對外漢語教學辦學機構、留學生教育機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外教育合作交流漢語教師援外項目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在新聞出版、文化宣傳、黨政機關、三資企業、外事、外貿、旅遊等部門和各類涉外企事業單位從事中外文化交流的相關工作,以及考研、出國留學等。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跨文化交際學概論、中國文化通論、西方文化概論、涉外禮儀、基礎英語、英語口語與聽力、第二外語等。

修業年限及畢業最低修讀學分:標準學制四年。彈性學制三至六年。畢業最低修讀學分170。

授予學位:按要求完成學業者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師資力量

(圖)德州學院中文系德州學院中文系

中文系現有教師66名。其中專任教師58人,兼任教師6人。任課教師中有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高級職稱人數占教師總數的52%;45歲以下教師32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16人,占50%,在讀博士研究生5人,在讀碩士研究生5人;年齡在50歲以上的教師9人,占教師總數的20%,35歲—50歲的教師19人,占教師總數的42%,余為35歲以下的教師。教師的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思想業務素質優良,具有較高的教學與科研實力

中文系現有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教師1人,德州學院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全院7人),中青年學術骨幹1人(全校5人)。德州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人。在全國學術組織擔任理事以上職務者2人,在省級學術組織擔任理事以上職務者5人。目前,任課教師中有1人獲省優秀教師稱號,3人獲市優秀教師稱號,1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校教師三等獎,2人為受學校表彰的勞動模範、十佳青年教師、巾幗標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