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半微型有機化學實驗

《微型半微型有機化學實驗》,共五章,涉及:微型半微型有機化學實驗基礎、現代有機化學實驗技術、有機化合物鑑別與鑑定、有機化學操作及合成實驗、實驗室廢液處理與試劑純化等方面的內容。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微型半微型有機化學實驗

傳統有機化學實驗的微型化不僅縮短了實驗時間,節約了實驗成本,而且可以更科學地發揮試劑和環境資源的效能,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研究對象的特性及規律,從而有益於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驗技能技巧。微型化學實驗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利於師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綠色化學理念。因此,發展與推廣試劑用量小、環境污染少的微型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必然趨勢。

微型化的有機化學實驗在我國高校中進行研究與實踐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但在推廣中存在不少困難,如有的微型實驗儀器有特殊的要求,試驗操作稍有不慎,有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產品;如有的少量產品分離檢驗比較困難,對於產品純化的實驗技術要求也較高;另外,微型實驗中有一些操作與常量的實驗不同,有人還擔心不能使學生得到完全的實驗鍛鍊等等。

作者簡介

藍蓉,女,1977年出生,講師。南開大學理學學士,浙江大學物理化學博士。現為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師。主要從事基礎化學教學工作以及民族醫藥與資源開發中的物理化學研究。

王文蜀,女,1974年出生,講師。蘭州大學理學學士,有機化學博士。

惠岑懌,男,1978年出生,實驗師。中央民族大學學士。從事有機化學實驗工作。

焦玉國,男,1965年出生,教授。從事有機化學教學與科研工作。

目錄

第一章微型半微型有機化學實驗基礎

第一節有機化學實驗守則

第二節有機化學實驗的安全知識

第三節有機化學實驗報告

第四節化學手冊與文獻檢索

第五節有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第六節有機化學實驗常用設備

第二章現代有機化學實驗技術

第一節色譜分離與鑑別技術

第二節紫外一可見光譜分析法

第三節分子螢光光譜法

第四節紅外吸收光譜法

第五節核磁共振波譜法

第六節質譜法

第三章有機化合物鑑別與鑑定

第一節有機化合物的鑑別

第二節有機化合物的鑑定

第三節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實驗

第四章有機化學操作及合成實驗

實驗1熔點測定及溫度計校正

實驗2沸點的測定

實驗3簡單蒸餾及分餾

實驗4水蒸氣蒸餾

實驗5減壓蒸餾

實驗6重結晶及過濾

實驗7正丁醚的製備

實驗8乙酸乙酯的製備

實驗9環己酮的製備

實驗10正溴丁烷的製備

實驗11對氨基苯磺酸的製備

實驗12乙醯水楊酸(阿司匹林)的合成

實驗13呋哺甲醇和呋哺甲酸的製備

實驗14甲基橙

實驗15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實驗16咖啡因的提取

實驗17黃連素的提取

實驗18胡椒鹼的提取

實驗192,4一二氯苯氧乙酸

實驗20水晶肥皂的製備

實驗21微波輻射合成正溴丁烷

實驗22微波輻射合成乙醯苯胺的製備

實驗23微波輻射合成乙酸乙酯的製備

實驗24微波輻射合成肉桂酸

實驗25微波輻射合成β一萘甲醚

實驗26由苯甲醛經輔酶催化製備安息香

實驗27微波輻射合成二苯乙二酮

實驗28微波輻射合成苯甲醛肟

實驗29超音波輻射下的苯甲醛歧化反應

實驗30三苯甲醇的合成

實驗312-甲基-I-苯基-2-丙醇的合成

實驗32苯亞甲基苯乙酮的合成

第五章實驗室廢液處理與試劑純

第一節廢有機溶劑的回收

第二節一些有機廢液的處理

第三節常用有機溶劑的純化

參考文獻

……

書摘

第三節分子螢光光譜法

通常所說的螢光(Fluorescence),是指物質在吸收紫外光後發出的波長較長的紫外螢光或可見螢光,以及吸收波長較短的可見光後發出波長較長的可見螢光。與之相應而產生的光譜稱為螢光光譜(Fluorescencespectrosc:opy)。分子螢光光譜法是利用某一波長的光線照射試樣,使試樣吸收這一輻射,然後再發射出波長相同或波長較長的光線的化學分析方法。如果這種再發射約10-s內發生,則稱為螢光,若能在1019s或更長的時間後發生,則稱為磷光。分子螢光光譜法就是利用這種再發射的螢光的特性和強度對螢光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其研究對象為無機、有機、高分子和生命科學領域一切直接或間接產生螢光的物質。分子螢光光譜分析法現廣泛套用於環境,食品和藥物,生命科學等領域。

分子螢光光譜分析法的特點是靈敏度高,超過紫外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同時具有選擇性高、重現性好;具有方便快速、取樣容易、試樣需要量少的優點。

一、分子螢光的發生原理

1.分子的激發態--單線激發態和三線激發態

大多數分子含有偶數電子,在基態時,這些電子成對地存在於各個原子或分子軌道中,成對自旋,且方向相反,因此電子淨自旋等於零:s=1/2+(-1/2)=0,其多重性M=2s+l=l(M為磁量子數)稱“單線態”。由此,大多數分子是抗(反)磁性的,即在外磁場作用下,其能級不會發生分裂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