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經濟學

如果要問你和朋友聯繫最常用的方式,你可能會說出一堆:電話、簡訊、QQ、MSN、電郵、部落格等等,現在又多了一個微博(t.sina.com.cn)。埃文威廉士(Evan Williams)創建微型部落格網站Twitter,牢牢抓住了現代人孤獨的內心。

如果要問你和朋友聯繫最常用的方式,你可能會說出一堆:電話、簡訊、QQ、MSN、電郵、部落格等等,現在又多了一個微博(t.sina.com.cn)。埃文威廉士(EvanWilliams)創建微型部落格網站Twitter,牢牢抓住了現代人孤獨的內心。當日益發達的社會分工把人的工作和生活擠入某個狹小的角落時,人們再也無法回歸鄉土社會的交往模式,能夠在夜幕降臨時三人一群、五人一組聚在某棵老樹下閒聊,即便是打麻將,學川人去茶館擺龍門陣,或者學粵人吃早茶,學津人去聽相聲,如此等等,也是隨時招呼著。不像現在,得預約!

微博短小精悍

發達的社會分工必然帶來高昂的交易成本,這是新制度經濟學的一個基本結論之一。因為分工越細,協調就越困難,所付出的成本當然就會越高。如此一來,受到交易成本的限制,人們之間的社會交往就會下降。於是哈佛大學的著名學者普特南驚呼:現代社會的社會資本下降了!通俗的講,就是相互幫忙的時候少了。可別小看這一點。過去農戶之間就是依靠這種相互幫忙才能夠減少風險,才能實現聯合生產,並可能促進技術進步。
那么現在社會交往較少導致社會資本下降,是否也會導致社會的退化?普特南是有此擔心的。儘管一些學者反駁說,普特南只看到了傳統交往方式的下降,卻沒有看到新的交往方式的上升,但不可否認,專業性的保險公司、其他社會保障機構的出現實現了社會保障社會化,從而降低了個體對家庭、家族和鄉土社會的依賴;而服務業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去專門的俱樂部、茶館、飯館以及其他休閒場所聚會,從而導致交往空間社會化。
社會分工壓縮了個體的活動空間,而社會保障和交往空間的社會化不過是孤獨的個體為了保護自己最後的私人空間所做的努力。家庭這個溫馨的小窩已經是最後的避風港。當我們在一個社會空間中暢遊時,實際上是帶有某種戒備之心進行社會交往,不再有走家串戶那種自由自在。因此,儘管新的交往方式層出不窮,但交往的成本也可能在上升,這實際上說明普特南是正確的。
微博的流行實際上是對社會交往高成本的反映。按照埃文威廉士的想法,過去部落格過於長篇大論,不利於人們的表達,而微博將每篇博文的字數限制在140字以內,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現,利用Web2.0網路技術和綁定手機服務功能,構築了一個可以隨時更新,以進行生活記錄、情感傾訴和信息交流的平台。顯然,和其他的信息互動工具相比,Twitter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成本幾乎為零

首先,使用Twitter的人變動成本幾乎為零,因為電腦、手機以及網路已經存在,可以看做是沉沒成本,那么在上網的同時順便傳送一個狀態,僅僅需要支付0.1元的簡訊費,沒有額外地增加其他費用;同時,傳送的狀態都很簡潔,無需費勁腦筋去潤色,時間成本也微乎其微。其次,Twitter通過小狀態的形式來形成最大限度的信息空間,單位信息所包含的成本也微乎其微,這就意味著增加信息所帶來的邊際成本也趨近於零。這樣一來,對Twitter使用者來說,幾乎是以零成本的優勢來顯示信息。
埃文威廉士所構想的,大概就是用近乎零使用成本的方式來最大程度地實現網路擴張,然後通過商業廣告等方式來獲得對自己安裝基礎投入和企業家精神的補償。由於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網路就可以無限擴張,因而很容易預見Twitter會實現相關領域的贏者通吃
但埃文威廉士忽略了一個關鍵點,其實也就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道理:這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埃文威廉士自認為給Twitter使用者提供了一份免費午餐,但仔細分析,這午餐其實並不免費。道理很簡單,當使用者傳送信息的成本近乎於零,使用者邊際上增加任何一條信息,都至少不損失,使用者就會有激勵增加信息的顯示。想想看,使用者會怎么做?無論信息是否有價值,使用者都會傳送信息。這就是免費午餐所產生的激勵問題。
一旦使用者認識到這一點,那么就會帶來一系列的後果:首先,使用者會過度傳遞信息,結果導致Twitter上信息過載,相對應的就是接收信息的一方蒐集和識別信息的成本增加了。使用者上傳的信息越多,其看信息的成本也就越大。結果上傳信息的零邊際成本可能帶來利用信息的高昂邊際成本。其次,由於上傳信息幾乎免費,使用者可以不對上傳信息負責,因而會出現虛假上傳,從而導致Twitter上的信息扭曲。
Twitter的效率取決於兩個條件之一:要么憑借使用者的道德自律;要么有一個信息篩選機制,比如部落格等就是如此。但我們看到,使用者散布虛假信息的成本很低,所以道德自律是軟約束的。而如果Twitter要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篩選制度,不僅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並且也違背了Twitter的自由精神。最後,Twitter顯示信息的形式非常簡潔,無法傳遞複雜的信息,而只能傳遞一般的生活狀態和特定事件的簡單描述。但對於複雜事件來說,需要深度揭示背後的利益關係才能搞清楚是非。簡單的狀態很可能會混淆視聽。
由此可見,Twitter雖然把使用者傳送信息的成本儘可能降低,使這種行為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但利用Twitter的人實際上並沒有降低社會交往的成本,因為甄別信息以及基於這些信息的互動成本高昂,從而導致參與社會交往的成本實際上很高。或者說,進行低信任度的社會交往成本低,但進行高信任度的社會交往成本是很高的。

提高交往頻率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推測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由於Twitter上真假信息難辨,使用者接收信息的邊際成本過高,使得其不得不放棄或者降低使用Twitter;另一種是Twitter會加劇網路群體的羊群效應,所謂人云亦云,對某個特定事件或者人的不滿情緒,在使用者之間傳染,並形成不同形式的網路暴力。
實際上,低成本交往能夠提高交往頻率,但會降低交往質量。Twitter的風險即在於此。如果Twitter局限於日常生活的表達,那么會成為改進人們交往和福利水平的工具,甚至會提高社會資本。但如果Twitter像現在一樣擴展到日常生活之外,比如社會政治經濟領域,那么利弊得失就很難說了。可以說Twitter大大降低了人們參與社會網路的成本,因為如前所述,參與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但同時也提高了社會的總體風險。
正因為如此,現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對Twitter進行了管制,這就給不同形式的Twitter複製品提供了生存空間。比如目前尚處在內測階段的新浪微博,不僅有諸多名人加入,而且越來越多的網民開始加入微博大軍。但可以預見,新形式的微博必然是在管制下的微博,而不再是Twitter般的微博。
自由市場和社會分工互相促進,是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理論的一個重要結論。但自由市場能否自動克服分工的不足還有待觀察。在分工強化的同時,能否降低分工所引致的交易成本,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埃文威廉士和他的Twitter僅僅走出了第一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