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陰後圓線蟲

復陰後圓線蟲

mm,寬0.026—0.039 mm,寬0.039—0.045 mm,寬0.012—0.014

分類信息

編號:
27159

拉丁目名:

RHABDITIDA

中文目名:

桿形目

中文科名:

後圓科

拉丁科名:

Metastrongylidae

中文亞科:

後圓亞科

拉丁亞科:

Metastrongylinae

中文屬名:

後圓屬

拉丁屬名:

Metastrongylus

拉丁種名:

pudendotectus

定名人:

Wostokov

年代:

1905

中文名:

復陰後圓線蟲

生境:

終末宿主: 家豬、野豬、Sus scrofa nigripes; 中間宿主: 暗灰異唇蚓、赤子愛勝蚯蚓、陸地蚯蚓、Lumbricus rubellus、環毛蚓; 寄生部位: 肺支氣管

國內分布:

河南, 新疆, 陝西, 雲南, 安徽, 廣東

國外分布:

非洲, 美洲, 歐洲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線蟲綱 桿形目 圓線亞目(一):349-350

形態描述

蟲體細長線狀,乳白色。體表具有縱紋。口孔長縫狀,圍有兩個側唇。每唇分為三葉。食道長筒狀,後部稍膨大。

雄蟲

體長15—21 mm,最大寬度0.298—0.332 mm。食道長0.381—0.398 mm,寬66—99 μm。神經環位於食道中部,距頭端0.249—0.265 mm。排泄孔位於神經環後方,距頭端0.215—0.382 mm。
交合傘0.464—0.498 mm×0.415—0.664 mm,2腹肋基部合併,腹腹肋末端鈍圓,側腹肋比腹腹肋細長,遠端逐漸縮小,末端膨大。側肋有共同的主幹,前側肋最粗長,遠端呈圓形;中側肋基部細小,遠端擴大,具有3個突起;後側肋狹短,其遠端部彎向中側肋。背葉退化,背肋長60—66μm,基部寬15—16 μm,末端分為2支,每支有3個乳突;外背肋小,遠端逐漸尖細。交合刺1對,棕色線狀,等長,1.32—1.46mm,遠端有雙鉤呈錨狀。引帶盾狀,長0.041—0.056 mm,寬0.026—0.039 mm;近端透明,尖端朝向蟲體遠端,兩側邊緣有彎曲。

雌蟲

體長22.0—41.0 mm,最大寬度0.332—0.415 mm。食道長0.464—0.664 mm,寬0.082—0.132 mm。神經環距頭端0.232—0.249 mm。排泄孔距頭端0.315—0.431 mm。頸乳突距頭端0.332—0.498 mm。尾部直,長0.153—0.166 mm。陰門位於體末端,接近肛門,覆蓋有半球形的膨大角質唇。唇大小0.290 mm×0.320 mm。陰道長0.580—0.750mm。蟲卵橢圓形,長0.052—0.56 mm,寬0.039—0.045 mm。卵殼表面具有刻紋,內含有幼蟲。幼蟲長0.300—0.315 mm,寬0.012—0.014 mm。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

河南、新疆、陝西、雲南安徽、廣東

國外分布

非洲,美洲,歐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