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氣囊

復甦氣囊

復甦氣囊又稱加壓給氧氣囊(AMBU),它是進行人工通氣的簡易工具。與口對口呼吸比較供氧濃度高,且操作簡便。尤其是病情危急,來不及氣管插管時,可利用加壓面罩直接給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氣供應,改善組織缺氧狀態。

簡介

復甦氣囊

復甦氣囊又稱加壓給氧氣囊(AMBU),它是進行人工通氣的簡易工具。與口對口呼吸比較供氧濃度高,且操作簡便。尤其是病情危急,來不及氣管插管時,可利用加壓面罩直接給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氣供應,改善組織缺氧狀態。

性能裝置

復甦氣囊具有結構簡單,操作迅速方便,易於攜帶,通氣效果好等優點。主要由彈性呼吸囊、呼吸器、呼吸活瓣、貯氣袋、面罩或氣管插管接口和氧氣接口等組成。

基本原理

氧氣進進球形氣囊和貯氣袋,通過人工指壓氣囊打開前方活瓣,將氧氣壓入與病人口鼻貼緊的面罩內或氣管導管內,以達到人工通氣的目的。

操作程式

1、評估:

(1)是否有使用簡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適應 證,如急性呼吸衰竭、呼吸停止等。

(2)評估有無使用簡易呼吸器的禁忌證, 如中等以上活動性咯血、大量胸腔積液等。

2、連線面罩、呼吸囊及氧氣,調節氧氣流量5-10升/分,使貯氣袋充盈。

4、將面罩罩住病人口鼻,貼緊不漏氣。若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病人使用簡易呼吸器,應先將痰液吸淨,氣囊充氣後再套用。

5、雙手擠壓呼吸囊的方法:兩手捏住呼吸囊中間部分,兩拇指相對朝內,四指併攏或略分開,兩手用力均勻擠壓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後開始下一次擠壓,應在病人吸氣時擠壓呼吸囊。

6、使用時注意潮氣量、呼吸頻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氣量8-12ml/kg,以通氣適中為好,有條件時測定二氧化碳分壓以 調節通氣量,避免通氣過度。

(2)呼吸頻率成人為12-16次/分,擠壓氣囊時,應注意氣囊的頻次和患者呼吸的協調性。防止在患者呼氣時擠壓氣囊。

(3)吸呼時間比成人一般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綜合徵患者頻率為12-14次/分,吸呼比為1:2-3,潮氣量略少。

7、觀察及評估病人。使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對呼吸器的適應性,胸廓起伏、皮膚顏色、聽診呼吸音、生命體徵、氧飽和度等。

注意事項

1、使用簡易呼吸器容易發生的問題是由於活瓣漏氣,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氣,所以要定時檢查、測試、維修和保養。

2、擠壓呼吸囊時,壓力不可過大,約擠壓呼吸囊的1/3-1/2為宜,亦不可時大、時小、時快、時慢,以免損傷肺組織,造成呼吸中樞紊亂,影響呼吸功能恢復。

3、發現病人有自主呼吸時,應按病人的呼吸動作加以輔助,以免影響病人的自主呼吸。

4、對清醒患者做好心理護理,解釋套用簡易呼吸器的目的和意義,緩解緊張情緒,使其主動配合。

5、呼吸器使用後,將呼吸器從“o”型接口處取下,拆開面罩,用清水沖洗乾淨,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清水沖淨、晾乾、裝配好備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