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瓿

示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九回:“只恨不知作者姓名,這等名作,埋沒在風塵中,也不知幾許年數了;倘使不遇我輩,豈不是徒供鼠嚙蟲傷,終於復瓿。”郭沫若《海濤集·我是中國人》:“關於甲骨文和金文之類,自然也就要被看成等於復瓿的東西了。”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