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復旦附中),是首批“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之一,是一所受上海市教委和復旦大學雙重領導的寄宿制高級中學。 學校創辦於1950年,1953年起改屬復旦大學領導,1962年定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並被評定為市級重點中學。學校還與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國和港澳台地區的中等和高等學校有廣泛的聯繫。 截至2016年,學校有50個班級,在校生1700餘名。學校職工人數共42人,教師人數共186人,有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75人,大學本科129人。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1950年9月11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在上海市寶山路584號創立。

1952年初,學校遷往蘇州平門裡北寺塔(華東人民革命大學舊址)。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1953年1月,學校更名為復旦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同年2月,由蘇州遷至上海市國權路383號現址。

1958年8月,學校更名為復旦大學工農預科。

1959年6月,學校改名為復旦大學預科。

1962年12月學校正式定名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由上海市教育部和復旦大學雙重領導。

1982年被定為上海市首批重點中學 。

1995年榮膺全國環境教育先進單位。

2000年被評為全國德育先進集體。

2002年,復旦附中國際中文部成立,設有四個年級 。

2006年,復旦附中國際部正式成立 。

2009年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的稱號 。

2012年,復旦附中浦東分校正式成立。

2015年,復旦附中青浦分校正式成立。

2018年6月15日,加入“中國卓越高中聯盟”。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截至2014年,校園占地約82畝,51000平方米,各類建築49000平方米,綠化面積21000平方米。圖書館有學生閱覽室兩間,共615㎡,座位364隻,教師資料室一間175.6㎡,電子閱覽室一個,館藏圖書,已輸入電腦編目的有10萬多冊,借閱圖書為人均5本/月,借閱圖書實行網路化管理。學校有完備的理、化、生實驗室、兩個多媒體教室和兩個計算機教室。

師資力量

教職工人數:228人,其中教師186人。
學歷情況: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75人,大學本科:129人
職稱情況:高級職稱:64人,中級職稱:68人,特級教師:10人
楊浦區拔尖人才:3人
楊浦區學科帶頭人:10人
楊浦區骨幹教師:12人

特級教師

教師​ 學科​
黃玉峰 語文
黃榮華 語文
李秋明 數學
王運生 化學
李峻 歷史
田萬國 數學
方培君 政治

辦學規模

截至2013年,包括海外學生共54個班級,在校生1700餘名。

文理學院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復旦附中文理學院每屆120人。選拔過程是先學生自主報名,再由學校通過筆試與面試遴選。文理學院將“三年一貫”,不再讓學生在高二時選擇科目,而是重視通識教育。從組織結構看,文理學院是單獨的一個組織體系,除了普通高中課程之外,還設有大學通識課程。其中6成是學生可以選擇的獨立課程,完全按照學分制教育,並可以按照不同的層次進行A班和B班的分層走班。文理學院也實行自由進退制度,學生可以選擇中途加入或者退出。文理學院的教師構成,50%由校內學科教師擔任,30%是大學特聘教師,20%為外聘兼職導師。每10~15名學生都將通過雙向選擇配置一位學術導師、一位生涯規劃導師,導師全面負責所指導學生的學業成長及素質培育。

浦東分校

上海市浦東復旦附中分校是由浦東新區教育局委託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承辦的一所新建的實驗性、示範性寄宿制高中學校,學校為獨立法人建制,按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校高中辦學層次進行管理,由復旦附中校長兼任分校校長,並為法人。

國際交流

學校與美、英、德、日、澳、新加坡等國和港、澳、台地區的中等和高等學校有廣泛的聯繫。

辦學成果

學生成果

學科競賽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師生活動圖片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師生活動圖片

復旦附中在各類競賽,如作文競賽中、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雷達杯百科知識競賽中、英特爾美國國際科學和工程大獎賽中,在全國長江國小者及明日小小科學家評比中,均活得優異成績。截至2012年底學生在國內外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達279項。

在2014年上海市“華理-化工杯”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中,學校共有13位高三學生分獲一、二、三等獎 。

2014年,“上外杯”英語競賽學校共有17位高三學生分獲一、二、三等獎,獲獎總人數位列上海第一 。

2014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學校有7位同學獲得一等獎,8位同學獲得二等獎,14位同學獲得三等獎 。

聯考成績

每年的畢業生中,有近70%考入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大、華東師大、同濟大學、浙大等中國頂尖名校。另有一部分學生畢業後直接進入海外一流大學留學深造,如哈佛、耶魯、牛津、劍橋、普林斯頓、斯坦福、芝加哥、麻省理工、早稻田、東京大學、多倫多大學等。學校每年有約四分之一的學生出國海外留學 。

2006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31人,預錄取交通大學2人;2007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31人,預錄取交通大學6人;2008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73人,預錄取交通大學11人;2009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71人,預錄取交通大學19人;2010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98人,預錄取交通大學24人;2011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76人,預錄取交通大學2人;2012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80人,預錄取交通大學24人;2013年,復旦附中預錄復旦大學81人,預錄交通大學30人 。

素質成績

2014年7月5日,上海復旦附中國際部(英文部)美籍華裔女生丁靜雯(Myrenda Ding)在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考試中獲得滿分45分 。

2014年11月,新加坡留學生陳琦同學上海考區HSK六級考試中獲得299分的成績(HSK考試滿分為300分),創下學校學生HSK考試史上的最好成績,也是全球HSK考試史上的高分。

2014年11月28日晚,復旦附中學生合唱團參加了第四屆上海無伴奏合唱比賽,並榮獲少兒組金獎。

教師成績

復旦附中
復旦附中

截至2012年底,復旦附中有3名教師被評為“楊浦區第八批拔尖人才”,6門學科中有12名教師成為楊浦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5名特級教師成為上海市第三期名師基地主持人。10餘名青年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獲獎,教師公開發表論文41篇,獲得各類科研獎項10餘項。

榮譽稱號

復旦附中連續十年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單位,多次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1995年榮膺全國環境教育先進單位,2000年被評為全國德育先進集體,2009年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的稱號。

​所獲榮譽
上海市文明單位
上海市和全國中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上海市中國小行為規範示範學校
全國環境教育先進集體
上海市綠色學校
全國中國小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全國中國小課程教材改革研究基地
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
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校
上海市德育先進集體
上海市足球特色學校
上海市健康單位先進
優秀實驗學校
上海安全文明校園

文化傳統

校名

復旦附中的校名來源於復旦大學,“復旦”,由復旦先賢于右任先生提出,取自《尚書大傳·虞夏》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復旦”二字,其一取旦旦努力,振興中華之深義;二取“復我震旦”,反韃愛國之意志;三取光輝絢爛,自強不息之意。以每天都充滿希望的日出,寄寓著興學救國的宏大理想。

校訓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復旦附中的校訓亦延續復旦大學的校訓,其出自《論語·子張》,意思是廣泛地學習,專心至志地探求真理;詳細地尋求,聯繫當前實際地思考 。

校歌

復旦附中校歌即為復旦大學老校歌,延續了復旦大學的習俗。

劉大白

豐子愷

歌詞

復旦復旦旦復旦,巍巍學府文章煥,

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網無羈絆,

無羈絆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師生一德精神貫,

鞏固學校維護國家,先憂後樂交相勉,

交相勉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滬濱屹立東南冠,

作育國士恢廓學風,震歐鑠美聲名滿,

聲名滿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

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特級老師簡介

黃玉峰老師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所教科目:語文

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自1967年從教以來,始終耕耘在教學第一線。黃玉峰一貫強調個性化教學,強調“愛的教育”;十分注重培養和保護學生獨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把學會讀書、學會作文、做“真的人”作為培養目標。

在語文教學上,黃玉峰竭力主張並親自實踐“大語文”教學觀,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因其獨立特行的個性和教學的活動,在全國中語界被譽為“語文教學獨行俠”“中國語文教學的叛徒”。

他利用業餘時間,聯繫眾多學校辦了《童心童言》(國小)、《小荷雨》(國中)、《讀書做人》(高中)等聯刊,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了積極作用。編著有《阿爸教做人》《阿爸教讀書》、《阿爸教現代科技》《詩情畫意》《東方情商》《六朝山水詩》、《高中語文怎樣學》《黃玉峰重批聯考滿分作文》等十餘種創作、散文、雜文幾十餘萬字。

曾經受邀擔任了《文化中國》欄目的主講人。

李秋明老師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所在科目: 數學

作為教師,李秋明老師始終追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境界。在學校的校報上,學生給了他這樣一段評價:“在如今社會上高呼教師隊伍需淨化的大局中,這位教師正如在山泉水,不偏袒,更不自私,對學生一視同仁,處處為學生的利益、學生的前途著想”。

在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中,李秋明老師意識到培養能力的最佳素材就是我們學生所學習的數學概念和數學方法。我們有必要讓學生體會數學概念產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引導他們去重歷或者模擬這些問題的發生、發展的過程,那么學生在知識積累的同時,也能親身體驗到探索、創新的快樂,並從前人研究問題的背景以及相應的方法中得到啟發。

在2001年初,受學校委派到美國賓州Conestoga高中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學術交流。李老師從美國同行那裡觀摩到美國優秀學校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他們的先進的教育理念。更有意義的是,有機會在美國師生面前展示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

李老師參加了1999年和2000年的秋季聯考數學卷的命題工作,在這兩次命題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有價值的工作。並與其他專家合作出版了《高中數學能力型問題研究》和《高中數學解題基本方法》等專著。

李老師曾發表《談談橢圓準線的教學》、《在排列組合複習課中進行逆向再思考》、《加深反三角函式概念的理解 提高運用能力》、《自然數之謎》、《平方數》、《自然數或整數中的不等量關係》、《通過伸縮變換,研究橢圓的性質》和《創新意識與規範意識》等多篇教學論文。

王運生老師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所在科目:化學

1982年由聯合國開發署資助赴英國倫敦大學進修“中學理科教學”一年,1986年參加英國文化委員會舉辦的“中學理科教育的發展”國際高級研修班並獲得證書,任中國化學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刊物和“化學教育”的編委至今。1996年9月8日被命名為“上海市化學特級教師”。從1998年起至2004年8月擔任上海市中學化學教師高級職稱評審。

1965年至1970年7月在華東師大化學系學習,1970年9月至1978年期間在安徽任中學化學教師。 1978年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班學習一年。1979年9月考入華東師大化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於1982年初畢業並獲得理科碩士學位。1982年初起在華東師大二附中工作,任化學教研組長。1990年任教導主任,1995年起至2000年7月任副校長,分管教學。2000年9月起至今,調入復旦附中任復旦萬科實驗學校校長。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校長:吳堅(2015年9月起)
黨委書記:吳堅(2006年起)
副校長:虞曉貞(2015年起)

歷任校長

姓名 ​ 任職時間
趙平生 1950.6-1952.7
肖松甫 1952.7-1953.9
郝達達 1953.9-1956.7
方宗堅(代) 1956.8-1958.7
方宗堅 1958.9-1959.7
姜拱紳 1959.7-1962.3
姜拱紳 1962.9-1966.12
姜拱紳 1978.8-1984.10
徐繼文(代) 1984.9-1985.9
徐繼文 1985.10-1987.9
張靄珠 1987.9-1990.2
過傳忠 1990.3-1992.8
曹天任 1992.9-2001.11
謝應平(代) 2001.9-2002.4
謝應平 2002.4-2009.9
鄭方賢 2009.9-2015.8
吳堅 2015.9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