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選自《小山詞》。北宋晏幾道詞作。此為冶遊之作。全詞以含蓄有致的筆觸,從眼前景物詠起,漸漸勾起回憶,抒寫了故地重遊中的戀舊情懷。

作品原文

御街行
街南綠樹春饒絮①,雪滿遊春路②。樹頭花艷雜嬌雲,樹底人家朱戶。北樓閒上③,疏簾高卷,直見街南樹。
闌乾倚盡猶慵去④,幾度黃昏雨。晚春盤馬踏青苔⑤,曾傍綠蔭深駐。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

注釋譯文

注釋

① 饒:充滿,多。
② 雪:這裡以形容白色的柳絮。
③ 閒:高大的樣子。
④ 慵去:懶得離去。
⑤ 盤馬:騎馬馳騁盤鏇。

譯文

街南綠樹濃蔭,春天多柳絮,柳絮如雪飄滿遊春的道路。樹頂上雜映著艷花交織的嬌雲,樹蔭下是居住人家的朱紅門戶。閒懶地登上北樓,疏散的珠簾向上高卷,一眼看到遮護艷女朱戶的城南樹。
倚遍欄桿還懶得離去,經過了幾度黃昏細雨。記得暮春時她曾騎馬徘徊踏過青苔,曾靠在綠蔭深處停馬駐足。昔日落花今猶在,華美的屏風卻空掩,誰知桃花人面在何處?

詞作賞析

上片寫景。起首四句,是北樓南望中的景色和意想。正因鳥瞰,才能看得那樣遠,看得見成行的柳樹和別的花樹,看得見花絮紅白相間織成的燦爛“嬌雲”,看得見漫天飛絮。這裡,“雪滿遊春路”是由柳樹“饒絮”而生的奇想,同時又點出“晚春”二字。至於“樹底人家朱戶”,當是從“樹頭”的空隙間隱約見之,它是掩映在一片艷花嬌雲之中的,把一種急切的尋尋覓覓的情態表現得非常傳神。
過片由景及情,寫出了詞中人不忍離的情態和心理。“晚春”兩句寫不忍離去的原因。“盤馬”顯然不是今日之事,“晚春”也不是眼前這個晚春,而“綠陰”、“青苔”的所在,必定是“街南綠樹”底下的那某個“人家”。要之,這裡是詞中人昔游之地。對景棖觸如此,必有值得永久紀念的特殊情事。於是,結拍“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點明詞旨。較之“桃花依舊笑東風”之句,尤覺有花落人去之苦。詞中人只於北樓閒望,原來他已經訪過不曾出現的伊人了,她那裡斷無訊息,惟“香屏空掩”而已。此詞與唐朝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一詩的意境——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兩首作品藝術表現上的差異,讀者諸君也自會有一番感悟。

作者介紹

晏幾道
晏幾道(1038—1110),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北宋撫州臨川縣文港鄉(今屬南昌進賢)人 。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