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到現代

《從傳統到現代》作者:金耀基,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是作者對中國現代化及其相關的議題與問題的討論與詮釋,(如傳統在現代化中的角色,中國文化的復興之途徑,價值在現代化中之定位等),它們是《從傳統到現代》中沒有觸及或討論不足者,可說是一種補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從傳統到現代

此兩卷書從從歷史、社會、文化角度論述中國的現代化變遷。卷一分四篇,中國的傳統社會、巨變中的中國、現代與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討論的是中國從傳統中來走向現代文明秩序過程中中國的傳統社會與過渡社會的性質以及所面臨的種種障礙。卷二收錄《再論〈從傳統到現代〉》等十篇文章,是作者對中國現代化及其相關的議題與問題的討論與詮釋,(如傳統在現代化中的角色,中國文化的復興之途徑,價值在現代化中之定位等),它們是《從傳統到現代》中沒有觸及或討論不足者,可說是一種補充。

作者簡介

金耀基,SBS(英文名:Yeo-ChiKing,Ambrose,1935年2月14日-),浙江省天台縣人。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畢業,“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哲學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又曾於英國劍橋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德國海德堡大學等校訪問研究,現任社會學講座教授,研究興趣主要為中國現代化及傳統在社會、文化轉變中的角色。

目錄

《從傳統到現代》增訂版序

1999年簡體字版自序

第一篇 中國的傳統社會

一、引言

二、傳統性社會的定義與界定

三、經濟制度

四、價值系統

五、政治體系

(一)君主政治為唯一的政體

(二)民本思想之精神與所缺

(三)家產官僚主義

六、社會結構

(一)二元社會

(二)家的角色與功能

(三)階層結構

七、人格構造

(一)文化與人格

(二)中國人格的特徵

八、結語

第二篇 巨變中的中國

一、引言

二、中國的巨變

(一)經濟制度

(二)社會結構

(三)溝通綱

(四)政治符號

三、轉型期社會的素描

(一)中國轉型期社會的性質

(二)中國轉型期社會的特徵

四、中國過渡人的畫像

(一)過渡人的性格

(二)中國的過渡人之分析

五、結語

第三篇 現代與現代化

一、引言

二、“現代”一詞之意義及其問題

三、“現代”的內涵

四、“現代化”之本質與過程

五、“現代化”的困窘

六、“現代化”的選擇與出路

第四篇 中國的現代化

一、中國現代化的歷史背景

二、中國現代化與本土運動

三、中國現代化的三個層次

(一)器物技能層次的現代化

(二)制度層次的現代化

(三)思想行為層次的現代化

四、中國現代化的障礙

(一)民族的崇古心理

(二)知識分子不健全的心態

(三)普遍認知的不足

(四)舊勢力的反抗

五、中國現代化的目的方向與步驟

六、中國現代化之前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