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體知識到社會知識

內容介紹

《從個體知識到社會知識:羅蒂的知識論研究》內容簡介:理察·麥凱-羅蒂(Richard Mckay Rorty,1931-2007)是當代美國最有影響的新實用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來源與背景複雜,繼承了實用主義、分析哲學、歐洲大陸哲學的思想。知識的來源、範圍,知識的目的、價值與知識的確證等問題是西方哲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傳統的“知識”界定是確證的真信念,把知識確證的目的看作要可靠地追蹤無人的真理,並且真理被理解為與經驗接觸的實在論觀點。這種知識觀以旁觀者的角度,在實用目標或人類興趣範圍之外,尋找真理的純粹本質或知識的絕對方法,超越歷史環境去尋找一種不會隨社會實踐、世界圖景的改變而變化的知識的基礎或標準。 因此,傳統知識論以及當代知識論中的基礎主義,一致主義,內在主義,外在主義等在理論上存在著一些問題。《從個體知識到社會知識:羅蒂的知識論研究》將它們具體歸納為7大問題:知識的價值問題,知識的三元定義問題,知識的基礎問題,實在論問題,知識的普遍性問題,假設武斷與無窮回溯問題,真與假問題等。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知識的求真價值問題,求真導向的知識確證預設了主客二分,普遍理性,內在本質等一系列相關假定。

作品目錄

編的話
導言
第一章 知識的傳統界定及其困境
第一節 知識及其價值
第二節 知識的類型
第三節 知識的困境與解脫
第二章 羅蒂知識論發源
第一節 羅蒂與實用主義
第二節 羅蒂與分析哲學
第三節 羅蒂與歐陸哲學
第三章 真理與隱喻
第一節 知識中的隱喻現象
第二節 知識隱喻史的意義
第三節 知識與隱喻的啟示
第四章 個體知識論
第一節 個體知識論考察
第二節 消解心靈、理性與自我
第三節 消解語言之鏡
第五章 新實用主義知識觀
第一節 個體知識論的終結
第二節 反本質、反基礎的知識觀
第三節 事實與價值的融貫
第四節 對話制約別無他物
第六章 社會知識論(上)——知識的社會因素
第一節 知識、信念與實在
第二節 族群主義的知識
第三節 知識與權力
第七章 社會知識論(下)——知識的公度性
第一節 社會知識論確證觀
第二節 由客觀性到協同性
第三節 由普遍性到境域性
第四節 對知識論問題的回應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