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錫洲

徐錫洲,男,1960年8月出生,祖籍山東,漢族,經濟學博士。

徐錫洲,男,1960年8月出生,祖籍山東,漢族,經濟學(會計學)博士。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勞動模範,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總經理。1983年畢業於東北財經大學會計系,畢業後分配到江西財經大學任教,1985年考入財政部教育科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後回江西財經大學繼續任教,擔任會計學、外語等課程教學。1992-1995年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楊時展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受託責任與會計。1994年進入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先後擔任財務主管、經理、副總經理,2000年起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
主要著作:《現代西方財務管理》中國審計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發表《怎樣做好財務經理》《湖北審計》(1998年第12期)、《受託責任是一個基本會計公設》(《財會通訊》1999年第1期)、《楊時展教授的主要學術思想》(《會計之友》2008年第6期)、《規範中國光纖光纜行業秩序》(《信息空間》2003年第11期)、《高處不勝寒,長飛始終保持危機意識》(《通信世界》2007年第25期)等文章。
徐錫洲博士自擔任長飛光纖光纜公司總經理以來,銳意進取,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在國內外光纖光纜市場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中,帶領和組織長飛公司進行了生產能力擴產、光纖光纜產品研發、對外投資和國內國際市場開拓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先後獲得武漢市優秀企業家、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中國管理精英人物、亞洲百名管理創新人物、湖北省勞動模範、中國光纖光纜三十年風雲人物、2008年中國光通信市場十佳職業經理人大獎等榮譽。在他的帶領下,長飛光纖光纜公司榮登“2008年度中國光通信市場最具品牌競爭力企業10強”榜首,獲“2009年中國光纖光纜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和“2009年中國光通信市場最具品牌競爭力企業10強”等多項榮譽;光纖和光纜產品的產銷量保持連續十七年排名全國第一位,累計產銷光纖6 950萬芯公里、光纜151萬皮長公里(合光纖4400萬公里),銷售總額超過250億元。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東南亞、中東、非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躋身成為全球第二大光纖生產企業及第五大光纜生產企業。
徐錫洲博士充分發揮自己學識專長與社會影響力,積極參政議政,提出了許多十分具有價值的議案和意見。如“現行的國家審計體制應當改革”、“私有財產應與公有財產享有平等地位”、“大力推進光纖入戶工程”等,引起新聞媒介的高度重視與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徐錫洲,一位經濟學(會計學)博士,一位會計學人中走出的企業家,將管理學、經濟學知識運用於長飛公司的管理實踐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成就了美好人生,為我國會計學人贏得榮譽,為中國光纖光纜行業樹立了標桿。
1995年秋,德拉克公司在荷蘭總部召開高層圓桌會議。與往年不同的是,在這些電纜王國的高層決策者中,一個年輕的東方面孔格外引人注意。
在眾人的注視中,年輕人泰然自若地用流利的英語簡要分析了自己所在公司的經營狀況,並就此發表了一些個人見解和構想,獲得了在場高層的交首稱讚。
這名年輕人,就是時任武漢長飛光纖有限公司(下簡稱“長飛光纖”)財務主管的徐錫洲。
徐錫洲1994年入職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擔任財務主管,2004年晉升至公司總經理。在此之前,他的人生詞條一直與“象牙塔”聯繫在一起:1979年考入東北財經大學會計系,畢業後分配至江西財經大學任教;1985年考入財政部教育科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後回江西財經大學繼續任教,擔任會計學、外語等課程教學;1992~1995年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師從楊時展教授。
憑藉深厚的專業積澱和果敢的行事作風,走下教壇的徐錫洲迅速成長為長飛光纖的一員虎將。2008年,他被評為“中國光通信市場十佳職業經理人”。
時光馳如疾馬,創建於1988年5月的長飛光纖轉眼已經走向它的第三個十年。這座由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郵電部、荷蘭飛利浦公司和武漢市政府共同投資興建的國內首個具備制棒、拉絲、成纜於一體的光纖光纜研發和生產基地,目前已發展為光纖光纜專業製造和研究研發的業界翹楚——光纖和光纜產品的產銷量連續18年位列全國第一,累計產銷光纖6950萬芯公里、光纜151萬皮長公里,銷售總額超過250億元。
而在這樣的長飛22年裡,就有著徐錫洲16年的人生。
在一次集團年終總結會上,他對員工動情地比喻道:“如果說海爾是海,那么,我要說長飛是天空。”
面對這片並非晴空百日,祥雲萬里的天空,徐錫洲很清醒:光纖通信行業在經過短暫輝騰後,由於市場準入機制的進一步放鬆,以及部分企業對於行業高速發展的樂觀預測,導致了對於通信設備的過度和盲目投資,然而相關的運營配套措施並未及時跟進,這其中的脫節必將衍生巨大的行業危機。
在當時光纖光纜市場正值鼎盛的時期,徐錫洲就發表了“光纖必將大幅降價”的警示言論。他這番在當時看來杞人憂天的言論不久就被市場所印證,徐錫洲也由此被業界賜名“徐烏鴉”。
2007年,在“第三屆中國通信光電線纜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光纖光纜30年大會”上,他再次給予外界普遍認為正處於復甦期的光纖產業當頭一棒,稱自己“晚上睡不好覺,現在四處找工作”。
近30年的求學經歷和近16年的管理經驗在徐錫洲身上調和成一種亦儒亦商的個人氣質:既有學者的狂狷與敏感,又有商者的嚴謹與大氣。
在回顧03年末那場“光纖產業危機”時,阿爾卡特公司光纖光纜部中國區商務總監宋海燕博士調侃說:“現在的光纖可能比草繩還便宜。”面對日益嚴苛的市場現實,已經發展為全球性競爭的光纖產業逐漸意識到,這是一個“剩者為王”的時代。
對此,韓錫洲在長飛提出的口號就是“生存偉大”,他說:“這是一個特定時間、特定環境裡的特定口號。”
在韓錫洲充滿前瞻和理性的管理下,長飛光纖在行業的浮沉跌宕間依舊保持著王者之態——2008年,長飛集團銷售光纖長度達3630萬芯公里(含光纖預製棒),名列世界第—,光纖銷售額約70億元,也名列世界第一。這是長飛至l988年創立以來,首次登上本行業世界第一的寶座。此前長期占據這個位置的是美國康寧公司
長飛光纖用22年創造了一個民族企業的傳奇,對此徐錫洲依舊清醒,他說:“國際競爭的帷幕已經拉開,唱戲的鑼鼓已敲起,我們排練了很久。至於最後能否博得掌聲,只能靠我們自己的表演了。”
1995年秋,德拉克公司在荷蘭總部召開高層圓桌會議。與往年不同的是,在這些電纜王國的高層決策者中,一個年輕的東方面孔格外引人注意。
在眾人的注視中,年輕人泰然自若地用流利的英語簡要分析了自己所在公司的經營狀況,並就此發表了一些個人見解和構想,獲得了在場高層的交首稱讚。
這名年輕人,就是時任武漢長飛光纖有限公司(下簡稱“長飛光纖”)財務主管的徐錫洲。
徐錫洲1994年入職長飛光纖光纜有限公司擔任財務主管,2004年晉升至公司總經理。在此之前,他的人生詞條一直與“象牙塔”聯繫在一起:1979年考入東北財經大學會計系,畢業後分配至江西財經大學任教;1985年考入財政部教育科學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後回江西財經大學繼續任教,擔任會計學、外語等課程教學;1992~1995年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師從楊時展教授。
憑藉深厚的專業積澱和果敢的行事作風,走下教壇的徐錫洲迅速成長為長飛光纖的一員虎將。2008年,他被評為“中國光通信市場十佳職業經理人”。
時光馳如疾馬,創建於1988年5月的長飛光纖轉眼已經走向它的第三個十年。這座由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郵電部、荷蘭飛利浦公司和武漢市政府共同投資興建的國內首個具備制棒、拉絲、成纜於一體的光纖光纜研發和生產基地,目前已發展為光纖光纜專業製造和研究研發的業界翹楚——光纖和光纜產品的產銷量連續18年位列全國第一,累計產銷光纖6950萬芯公里、光纜151萬皮長公里,銷售總額超過250億元。
而在這樣的長飛22年裡,就有著徐錫洲16年的人生。
在一次集團年終總結會上,他對員工動情地比喻道:“如果說海爾是海,那么,我要說長飛是天空。”
面對這片並非晴空百日,祥雲萬里的天空,徐錫洲很清醒:光纖通信行業在經過短暫輝騰後,由於市場準入機制的進一步放鬆,以及部分企業對於行業高速發展的樂觀預測,導致了對於通信設備的過度和盲目投資,然而相關的運營配套措施並未及時跟進,這其中的脫節必將衍生巨大的行業危機。
在當時光纖光纜市場正值鼎盛的時期,徐錫洲就發表了“光纖必將大幅降價”的警示言論。他這番在當時看來杞人憂天的言論不久就被市場所印證,徐錫洲也由此被業界賜名“徐烏鴉”。
2007年,在“第三屆中國通信光電線纜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光纖光纜30年大會”上,他再次給予外界普遍認為正處於復甦期的光纖產業當頭一棒,稱自己“晚上睡不好覺,現在四處找工作”。
近30年的求學經歷和近16年的管理經驗在徐錫洲身上調和成一種亦儒亦商的個人氣質:既有學者的狂狷與敏感,又有商者的嚴謹與大氣。
在回顧03年末那場“光纖產業危機”時,阿爾卡特公司光纖光纜部中國區商務總監宋海燕博士調侃說:“現在的光纖可能比草繩還便宜。”面對日益嚴苛的市場現實,已經發展為全球性競爭的光纖產業逐漸意識到,這是一個“剩者為王”的時代。
對此,韓錫洲在長飛提出的口號就是“生存偉大”,他說:“這是一個特定時間、特定環境裡的特定口號。”
在韓錫洲充滿前瞻和理性的管理下,長飛光纖在行業的浮沉跌宕間依舊保持著王者之態——2008年,長飛集團銷售光纖長度達3630萬芯公里(含光纖預製棒),名列世界第—,光纖銷售額約70億元,也名列世界第一。這是長飛至l988年創立以來,首次登上本行業世界第一的寶座。此前長期占據這個位置的是美國康寧公司。
長飛光纖用22年創造了一個民族企業的傳奇,對此徐錫洲依舊清醒,他說:“國際競爭的帷幕已經拉開,唱戲的鑼鼓已敲起,我們排練了很久。至於最後能否博得掌聲,只能靠我們自己的表演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