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釚

徐釚

徐釚(1636-1708)〔清〕字電發,號虹亭、拙存、鞠莊、菊莊,晚號楓江漁父,江蘇吳江人。著有《詞苑叢談》《南州草堂稿》《本事詩》《菊莊詞》等。

簡介

徐釚(1636-1708)〔清〕字電發,號虹亭、拙存、鞠莊、菊莊,晚號楓江漁父,江蘇吳江人。

介紹

康熙十八年(1679)試博學鴻詞科,授檢討,康熙帝南巡詔以原官起用,不就。山水得力於黃公望、王蒙二家,曾問業於王□。善乾筆皴擦,有以淡墨而後施濃墨,亦有以濕筆而後用千皴,用筆熟練。所作山石林木縱橫交錯莫辨其端倪,常以簡筆勾勒略施渲染,加上緊密皴擦為之,筆致風秀,簡淡清逸,頗有韻致。畫蟹見筆墨,神趣如生。

傳世作品

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移居圖》卷及三十年作《閩中溪山圖》卷,著錄於《古代書畫過目匯考》;《仿黃鶴山樵山水》冊頁圖錄於《中國繪畫史圖錄》下冊。工詩文,著有《詞苑叢談》《南州草堂稿》《本事詩》《菊莊詞》等。

作品評論

其論詩推崇溫柔敦厚、怨而不怒;學詩當博採眾家之長,不可存有門戶之見,拘泥於一家之言。因此,其所作詩歌內容豐富,感情充沛,這主要體現在其言志詩、紀游詩、表達親情友情之詩、反映社會民生之詩和題畫詩當中。
其論詞主張溯本清流、守律嚴韻、詩詞同道、風格多變,故其詞題材多樣,格調橫生。因而,其詞不僅得到當時文壇名流的高度評價,而且還流傳到國外,引起轟動。

代表作品評釋

洛陽城外花如綺,洛陽城內歌鐘起。一夜東風吹滿枝,片片段預告飛逐江水。江水春流暮轉深,江乾日暖生紫蘋。參差碧樹波光里,蕩漾紅潮愁煞人。憶昔郊原全盛日,芳菲千里春如織。香車翠幰掩紅妝,寶勒金羈跨紫陌。陌上遊絲爭繞樹,嬌鶯乳燕紛相度。桃李溪成白日斜。棠梨院鎖黃昏暮。誰料繁華類轉蓬,紛紛墮紫又飄紅。杜鵑血染胭脂里,蝴蝶魂迷芳草中。嘆息年光空自好,玉顏零落憑誰保。花謝花開無盡期,委地飄階不需掃。別有佳人斂翠眉,翩翩雙袖淚雙垂。明年依舊花爭發,開落庭前知為誰。 ----《落花篇》
作者藉助於多種意象的描寫,曲折地表達了年華流逝,才學卻無人賞識,不為朝廷所用的落寞。

乙巳之秋八月雨,愁霖十日不肯住。天吳駕蜺傾海濤,白日欲匿塞煙霧。六月七月多颶風,巨浸逐浪騰蛟龍。屋廬澒洞場圃汩,魚蝦如土家室空。漫天雨勢猶未已,男啼女號飢欲死。眼前飢死那足論,縣官租稅從何理。 ----《秋雨嘆
詩作反映了窮苦的勞動人們在遭受巨大的自然災害,生命都受到威脅之時,還要向官府交納租稅的悲慘生存狀態,表達了作者的憂慮和同情,同時也把矛頭尖銳的對準統治階級,揭露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搜刮民脂民膏的罪狀。

酒闌便憶年時事,徹夜歡娛。錦幕芳褥。銷得春風一斛珠。 而今零落誰知道,夢見羅敷。帳冷衾孤,燕子雕梁到也無。 ----《羅敷媚*無題,用香嚴齋詞韻》
作者通過選取往事片斷,並與眼前情景相對照,從而烘托出感傷懷舊的心緒,體現了典型的小晏風格。

芳容消瘦柳腰柔。話離憂,捲簾鉤。猶記別時,南浦系扁舟。月誓香盟成底事,千種意,與東流。 從今羞整玉搔頭。恨悠悠,懶凝眸。非是落花,時節怕登樓。縱掃雙眉青似黛,鎖不斷,許多愁。 ----《江城子*閨怨》

這首詞層多轉折,姿態百出,有一唱三嘆之致,而又本色漸近自然。

代表作品圖示

徐釚徐釚
徐釚徐釚
徐釚徐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