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靖

徐思靖

徐思靖,字哲次,號鶴沙,是清朝一位中科舉的官吏。曾任古浪縣知縣。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徐思靖,字哲次,號鶴沙,江南常州府荊溪縣人。雍正十三(1735)年乙卯科舉人,長於詩文。中舉後,任內廷教習。乾隆九(1744)年委任古浪縣知縣。他在古浪任所的短短三年中,深入山川,了解民情,整頓吏治,很有一番作為。他為古浪人民興利除弊,辦了4件硬棒棒的大好事,獲得了古浪人民的擁戴。

人物影響

其一,增設義學,興辦教育。義學,又名義塾,是由私人集資或用地方公共資金籌辦的免費供學童求學的學校。當時古浪縣只有1所義學,設在"邑之東北郭"(即今縣城城關國小東邊鐵路通過處)。它是靠因土地糾紛,訴訟不公便捐為"學田"的收入為學資的,"歲入不多,供一學而未足也。"古浪縣雖小,但地域遼闊,他在深入村寨視察中發現文盲充斥,特別是兒童"不能受其教化","余覽而心動焉",深深地觸動了他。他以為童年接受教育,對人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錯過了這個難得的機遇,將是莫大的遺憾。他說:"過時後學,則勤苦難成。"於是他召集各壩紳士和保甲人等,商討興辦義學的事。他慷慨陳詞:"僅邑之一所義學,擇其勤業者益以膏火,而四鄉之士,如黑松、安遠則去邑或三四十里,或六七十里;如土門,大靖則相距並七八十里,更百有五六十里,如是而欲其以總角之年,擔簦負笈,以從事邑廛城關中難矣!"因此,他大聲疾呼:"學不可以不廣也。"於是他帶頭在俸祿中,"每年捐糧四石(折合1600斤),各就本倉領取。"在他的帶動下,各壩紳士和富戶也都紛紛捐助。就這樣在土門、大靖、安遠、黑松等集鎮建起義學4所,並聘請有學識有德行的人為師,一所義學,一名師傅。他倡導義學所遵循的辦學宗旨是:"其事灑掃應對,其業禮樂詩書,其行孝友睦姻任恤。""蓋養之於童稚之年,雕琢其天良。"同時"嘗於課桑視稼之餘,腳踏車簡從",到各學校去教導學童,"示以禮讓,諏以課程",講解論說,"授以讀書親師之旨"。他主張各學校之間,要互相觀摩、切磋、交流教學和學習經驗,取長補短,"獨學無友,則寡聞孤陋",是不可能造就有用人才的。他以為邊陲僻地的興盛,全在於人才,而人才又在於辦好學校,只有這樣才能"士風則盛,雅化之成,未必不基於此也。"這是何等有見地的主張!

其二,倡捐社倉,為民解憂。社倉,又叫義倉,是用眾人所集之糧,解決眾人所遇困苦的一種民間借貸解困義舉。對於這件利民便民解憂的大好事,在徐思靖之前的幾任知縣官,都曾倡導過,然而收效甚微,"累年僅得谷二石(折合800斤)"。徐思靖到任後,對此調查訪問,吸取教訓,"以身先之捐麥七十餘石(折合2.8萬斤)。"而後深入各壩鄉村,宣傳動員人民,"隨心捐納,聽其自願;豐年捐,欠年停。……且聽其就近藏貯。"旱澇有備,春借秋還,為民解決春缺籽種、夏短口糧的苦難。同時還制定社倉"五家相保之法,一家貸而不歸,則四家並償,其有終不克償者,自後不得復貸。"對於社倉的負責人,也作出了具體規定:"社長,揀一二老成殷實者董之,或一歲或二歲而更,其交相代也,與有司授受等。"並廣為宣傳。如此以來,"士民輻輳,有捐至二十餘石或十餘石並數石者,即減至升斗,亦聽其輸納,無苛求勒取之患。"在不長時間內,就在全縣建立起社倉21個,集糧"為數約至三千石有零(折合120多萬斤),散到四鄉,總其出納。"

其三,禁革"老人制",剷除"官蠹"、"民賊"。"老人制"是一個沿襲已久的介於官府與百姓兩個層面中間的一個所謂"和事老人"制度。凡官府的採買、人夫、車馬差役等,都由"老人"操辦,包攬支應。徐思靖到任後,在百姓中了解了"老人制"的弊端,認為這既敗壞了官府形象,又盤剝漁肉了老百姓。如凡縣衙所需之人夫、車馬差役,不論時日,不論多少,均由"老人""按田公派"。耕種12個水(一個水是一個時辰,即2小時)的農戶,就要充當一年的差役,少出或出不了人夫車馬差役者,以錢資助之。同時,又在各壩農民中,一一收取輓輸差役費用,從中漁利。"一壩之地,共出錢三十餘貫,古邑二十餘壩,則出錢將六七百貫矣,彈丸小邑,何以堪諸?"遇到官府的採買事宜,老人"則領官銀若干,屢屢剋扣侵吞,飽入私囊",卻又向老百姓攤派,"輒私收以果其腹,官事大沮"。因此,他認為這是"官蠹",也是"民賊",毅然決然革除,並勒石豎碑,以示永禁。

其四,聘士修志,歌頌山川。徐思靖崇尚文化,在他任職後的第三年,就聘請土門堡人,雍正丙午(1726)科舉人,前四川省閬中縣知縣趙璘,編修第一部《古浪縣誌》,越年纂成,遂於乾隆十四(1749)年刻印刊行,深得人民稱頌。同時,還以詩文詠頌了古浪的山川風物,名勝古蹟,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篇章。如:他將古浪名勝景點詠成《古浪十景詩》:天梯雪霽、鴛鴦水色、雷峰興雨、危岩墜險、香林晨鐘、石峽濤聲、河橋夜月、柏台春暮、漪泉流飲、孤山晚照,使古浪始有十景之說。

另外,還有兩件事值得稱道。一件是種桑養蠶,一件是勸在古浪峽採金的農民,不要為摸得一粒半片沙金,而徒勞心,放鬆了對莊稼的作務。乾隆十一(1746)年他經過反覆調查研究,倡導在土門、大靖兩地試種桑養蠶,並親自指導,取得成功。乾隆十二(1747)年當他離任時還留言:"邑之試養蠶者,既無殊於江左,後來者其繼之。"同時還題《飼蠶行》一詩:

誰家遺來種一筐,煦而飼之如公桑。

民間有葉不知賣,勸他朝襭供蠶糧。

蠶當起初細於針,一眠再眠看長成。

繅得盆絲上新軸,挑出花紋夸緞縠。

耐得蠶娘致勞悴,看取開緘衣滿笥。

他對採金問題的看法是:"採金不如力穡"。從他寫的《採金篇》一詩中,也可窺見一斑。他寫道:

誰言古浪生黃金,黃金沙邊水淋淋。

攜囊裹糧通夜掘,不可一得徒勞心。

土人摸金如粒粟,五日不飢十日谷。

若叫猛獲大於拳,夜夜開筵唱絲竹。

我今額手拜土母,不願多金願多黍。

苦心粒食無鮮民,省穡用康吾祭汝。

一個封建官吏,能在自己的心目中,有老百姓的位置,在任期內興利除弊,辦幾件看得見,摸得著,人民稱快的好事,真是難能可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