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趙明帝

後趙明帝,字世龍,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後趙的開國君王。

後趙明帝 石勒(274年-333年),字世龍,小字“背+”或“匐勒”,羯胡族[1],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後趙的開國君王,於319年至333年間出任,廟號高祖,諡號明皇帝。
奴僕出身,善相馬,最初投奔公師藩,公師藩敗後亡命天涯,自號大將軍,又投奔漢主劉淵,不斷征戰四方,攻破洛陽。晉太興二年(319年),石勒正式稱趙王,建立後趙政權。身為五胡十六國時代的少數賢明君主,自比在劉邦、劉秀之間,鄙視曹操、司馬懿,他重用漢人張賓(張右侯),以為股肱,張賓號稱張良再世,與石勒合作一度攻下將近半個北方中國。石勒雖不識字,常聽漢儒講解古書典籍,隨時發表自己的見解。聽到酈食其勸劉邦得天下後分封諸王,大喊糟糕,懷疑劉邦怎能平定天下。後來才知道張良勸阻,才連忙說“賴有此耳”。晉太寧三年(325年),石虎領兵攻打前趙,後趙太和三年(330年),自稱大趙天王。九月,正式稱帝,改元建平。後趙建平四年(333年),七月以病卒,遺囑不要厚葬。可惜太子石弘被侄子石虎所殺。石虎繼承後殘暴不仁,斷送石勒東征西討之基業。家庭

父親
周曷朱
母親
王氏
妻子
劉氏
程氏,部下程遐之妹,石弘之母。
子女
世子石興,330年以前逝世。
世子石弘,330年立為皇太子,繼石勒登基。334年石虎將石弘、弘母程氏、石弘、石恢兄弟幽禁,鏇即下令殺死。
石宏,330年立為秦王。334年石虎將石弘、弘母程氏、石宏、石恢兄弟幽禁,鏇即下令殺死。
石恢,330年立為南陽王。334年石虎將石弘、弘母程氏、石宏、石恢兄弟幽禁,鏇即下令殺死。
養子田堪,被石勒收為養子後改姓石,彭城王。333年反石虎敗死。

其他人物

石聰,將領。本為晉朝人,333年反石虎敗死。
石生,將領。河東王,333年反石虎敗死。
石朗,將領,333年反石虎敗死。
石越,將領。
冉良,石虎部下將領。被石虎養子後改姓石,又名石瞻。冉閔之父。鹹和三年(328年),冉良在石虎和劉曜部隊交戰中戰死於新絳。
石佗,將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