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房村

後房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水頭鎮政府駐地東南2公里處,分布在奎峰山東南麓。東鄰晉江東石鎮肖下村;西鄰山前奎峰工業區;南鄰江崎村;北鄰巷內村;全村面積2平方公里。泉州市沿海大通道從村東面海堤通過,有奎峰大道連線福廈公路,水石蓮公路連線石井碼頭。截止2008年,後房村村委會設7個村民小組,共544戶、2135人(其中曾姓1941人、歐陽姓131人、洪姓63人),無耕地。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後房村民國年間轄於水頭聯保。1949年解放初屬江霞鄉。1966年併入巷內大隊。1978年自立後房大隊,1984年改稱後房村民委員會。
經濟建設
村企業以建築業、石材業為主。截止2008年,主要企業有福建省華融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侯里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豪聞、瑞泰、侯盛、磊磊、黎磊、新石磊、偉盛、嘉福石材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業。供銷人員遍布全國各地。企業年產值2.8億元,社會總產值3.1億元,村民年均收入8千元。

社會保障

在黨支部村委會與企業界人士共同努力下,該村從2007年元月起,全村60周歲以上村民每人每月發放300元的生活保障金。全村的教育、環保治安、醫保等費用均由村集體承擔。

歷史記載

後房村始建於元朝中期,有歐陽精華先生來此地定居。歐陽精華系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宋代進士歐陽詹的裔孫。後房村洪姓系南安市從石井鎮古山村衍派而來。後房村曾姓完好保存著清鹹豐四年修的族譜。據記載的姓氏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云:曾氏,夏少康封其子曲烈於鄫。魯襄公六年,莒滅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巫之四傳至曾參”。唐末886年,曾參的第三十六世孫曾延世由河南固始縣率眷屬(與其內兄王潮、王審知等)入閩後,定居於泉州城西龍頭山一帶。元朝末期,宋慶元巳末年曾從龍(曾延世十三世孫)的嫡系孫曾彥卿(曾延世十六世孫),自泉郡龍山徒居南安四十一都後房村,立為後房曾氏始祖,世代傳承瓜瓞綿延。並明確記載著明、清期間有一百多位族親到台灣居住。其中記載的歷史人物主要有:曾從龍曾夢麟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