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工業時代的美國幻想題材影片創作

後工業時代的美國幻想題材影片創作

幻想題材影片創作“非現實化”處理的具體特色研究 第二節 第二節

基本信息

後工業時代的美國幻想題材影片創作後工業時代的美國幻想題材影片創作
作者:趙起 (作者)
出版社: 上海書店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2月9日)
叢書名: 上海戲劇學院博士文庫
平裝: 13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45805185

內容簡介

本書把美國進入後工業時代以來的幻想題材影片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其創作的“非現實化”特色,從“非現實化”處理的基本思維和具體創作特色這兩大部分來展開研究,考察了創作觀念的來源和形成、主題的類型特徵、敘事風格、客群心理等方面的內容,在理論上建立了一個較有新意的討論話題,並通過對大量影史上具體影片的分析歸納來對電影本身的藝術創作規律進行總結,同時可從影片中歸結出許多與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學科有關的富於價值的研究命題,這樣就可以為從文化成果上了解從過去到現當下的社會、人文狀況提供參考,有助於補充對現實社會的認識和評價。

編輯推薦

從趙起編著的《後工業時代的美國幻想題材影片創作》的命題可以看出,本書是把美國近40年以來的幻想電影題材影片作為基本研究對象,為什麼有這樣一個限定?下文會進行詳細陳述。但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構成命題的幾個關鍵字。我們第一要知道“幻想題材電影”是怎樣一個概念,在本命題的設定中,“幻想題材電影”涵蓋了科幻題材電影、魔幻題材電影、奇幻題材電影等幾種類型的影片,大致廓清這幾類影片的定義與異同有利於我們對“幻想題材電影”作為研究素材的理解。

目錄

導言 關於電影“非現實化”創作的研究命題概述
第一節 研究對象初步分析——研究動機、關鍵字和概念、研究範疇
第二節 幻想電影創作的研究現狀和本書的研究價值
第三節 研究方法和參考資料說明
第二部分 幻想電影創作中“非現實化”處理的基本思維——創作觀念的演變和主題的選擇
第一章 創作觀念的來源和形成
第一節 後工業化進程對幻想電影創作觀念影響整體觀
第二節 幻想題材影片中處理社會、政治的基本觀念
第三節 幻想題材影片對時間和空間的思考與態度
第四節 從工業時代的機械、怪獸到後工業時代的人工智慧、複製人
第二章 創作主題的選擇
第一節 幻想電影主題的選擇、定位的依據和來源
第二節 幻想題材影片主要的母題類型及特徵
第二部分 幻想題材影片創作“非現實化”處理的具體特色研究
第三章 敘事及表現技巧方面的創作特色
第一節 時間與空間的非現實化
第二節 作為敘事對象的非現實角色的塑造特色
第三節 新技術和製作觀念對敘事表現的推動
第四章 影片“非現實化”風格的建立
第一節 幻想電影風格的現實基礎與現實超越
第二節 電影表現風格“非現實化”的分類
第五章 幻想題材影片“非現實化”處理影響客群心理的特色類型
第一節 幻想題材影片創作中觀眾心理的針對性
第二節 幻想題材影片創作中影響觀眾心理結構的兩種典型模式
後記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