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帝國王權中心的紅顏往事

——蔣勝男她們,是帝王的妻子,是帝王的母親。 羋姓,乃是楚王國的國姓,由此推想,她是楚王的姐妹群中的一人。 八子,並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嫁給丈夫秦惠文王后得到的封號。

圖書簡介

香港電視連續劇《金枝欲孽》,為我們展示了後宮中的女人們為了生存而進行的權謀鬥爭。而真實的歷史,遠比《金枝欲孽》表現得更為血腥、更為殘酷、更令人匪夷所思。 帝王的后妃們是一個遙遠而特殊的群體。她們地位高貴、粉艷脂香;她們命比紙薄、任人宰割。她們的命運處境既可以高如雲端神仙,也可以低如地底螻蟻。權力、陰謀、殺戮、情慾、神秘……《後宮》,收納中國歷史上十多個權利女人的奮鬥史,她們的勝利是家族的勝利、失敗也是家族的失敗,無論勝利還是失敗,都帶著血和淚的痕跡。 《後宮》,女人寫下的女人歷史。

編輯評論

真實版的金枝欲孽”,一曲權謀漩渦中的女性悲歌。 宮宇深處,傾國的容顏可以征服一個帝國,但要長久保有這份勝利果實,僅有美麗卻是不夠的……這本書不僅僅講述那些美麗傳奇,也在講述深藏在嫵媚之下的絕世智慧。 ——江上葦 千古紅顏,後宮恩怨,是霓裳羽衣曲,還是秋風長門賦?是胭脂淚化作離人醉,還是綠羅裙換卻垂珠簾?且看招福一支筆,娓娓道來,帶你走進萬重宮闕,千載故事。 ——蔣勝男 她們,是帝王的妻子,是帝王的母親。袞龍帷幕後的明眸皓齒,多少次在不經意中錯亂了歷史的走向。她們的傳奇,細如露滴風荷,卻穿透了金戈鐵馬的殺伐之聲,久久振響。這便是《後宮》為我們展開的另一種顏色的歷史圖卷。 ?? ——步非煙 月過金階、霜凝紫闕,招福用她的筆帶我們領略秦風漢霧中的脂香粉濃,使這些凋零於史冊的紅顏鮮活如生,向我們重演那動人心魄的一幕幕傳奇。 ——江湖夜雨

目錄

秦始皇的高祖母

秦宣太后羋八子

沒有最苦,只有更苦

漢武帝的四位皇后

紅顏禍水

漢成帝劉驁皇后趙飛燕、昭儀趙合德姐妹

亂世中的幸運兒

太祖武皇帝曹操妻卞氏(附曹丕妻甄洛、郭女王)

一父同胞的四國四後

北周明帝獨孤後(長女)、唐高祖李淵母元貞太后(四女)·宇文述之妻許國皇后(五女)、隋文帝楊堅皇后(七女)

盛世牡丹

唐太宗李世民妻長孫皇后(附諸妃)

啼笑姻緣

唐玄宗“貞順皇后”武氏與貴妃楊玉環

狸貓何曾換太子

宋真宗章獻皇后劉娥

情深不壽

明英宗妻錢皇后

老妻少夫

明憲宗萬貴妃

從草原到紫禁城

清太宗皇太極妃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

最後的統治者

鹹豐帝懿貴妃葉赫那拉氏

圖書摘要

秦始皇的高祖母

秦宣太后羋八子

秦宣太后閨名不傳,但她是楚國人無疑。這個女人殊不簡單。以秦王外藩姬妾的身份,統治秦國三十六年。雖然最後被兒子奪回了權力——瞧,三十六年的時間,足夠她兒子變成小老頭兒啦!要不是該兒子眼看青春不再,唯恐自己挺不過老娘,沒準還沒有奪權的勇氣。

但是雖然被奪了權,這位楚國mm仍然虎老威風在,照樣在王宮裡豢養男寵,臨了還想把心愛的“二爺”帶去陰間殉葬,兒子連個屁都不敢放。

羋姓,乃是楚王國的國姓,由此推想,她是楚王的姐妹群中的一人。八子,並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嫁給丈夫秦惠文王后得到的封號。

這個“八子”的封號位次比較低。一說大家就能明白——秦國後宮分八級: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後來漢朝也沿用了這套制度,並把八子等同於男性官員中的“中更”一級,比五大夫還高兩級,等於侯爵——可見做皇帝的小老婆待遇其實很高,足以讓找不著晉升之階的男人後悔投胎有誤。

這位“羋八子”在老公秦惠文王在世的時候,地位並不高,也談不上多么得寵,至於說她生下了三個兒子,那也很有可能是誤打誤撞的成果。當然,更大的可能是她確實還是比較得老公喜歡的(以她的性格,這種可能更大),所以招得惠文王嫡妻秦惠文后醋勁大發,想盡辦法要收拾羋八子。以至於老公一死,秦惠文后就和繼位的兒子秦武王合謀,將羋八子的心肝寶貝兒子贏稷,送到燕國去當了人質。

眼看羋八子母子倆的人生將要黯淡收場,事情卻來了個大轉彎,使得他們其後的人生充滿陽光。

關鍵問題出在繼位的秦武王身上。這個年輕人性子莽撞,不但自己不具備為

王的素質,母親也不善於調教他。

你說一個堂堂的國王,乾點兒啥不好,偏偏喜歡跟人比力氣。當然秦人尚武,但是這位秦武王未免太過於發揚光大,不但每天親近力士莽夫,把他們一個個地封成大官,而且還要和他們較勁兒。

得到大官職位的力士有任鄙、烏獲、孟說等人,最後闖下大禍要了秦武王老命的也就是這位孟說。

這年八月,一心要要樹立秦國威風的秦武王率大軍抵達洛陽。在周王室的太廟裡,他看到了代表周王室統治天下的九州寶鼎,不知是不是喝多了酒,居然在孟說的倡議下,決定以舉鼎的方式向周王室示威。

後來西楚霸王“力拔山兮”的下場悽慘,秦武王“力舉鼎兮”的下場更是慘得立竿見影——青銅大鼎是那么好舉的么?但是醉人說痴話,在好勇鬥狠的秦武王眼裡,就沒有自己辦不到的事。

一舉之下,大鼎壓下,秦武王的脛骨立即被砸斷,幾天之後一命歸西。

憤怒無處發泄的秦惠文后為兒子報仇,把酒後闖下滔天大禍的孟說滅族——為酗酒,孟說付出的代價,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揀回秦武王的性命,好啦,秦武王就這么報銷了。他年紀很輕,還沒能和後宮妻妾生出兒女來,因此只能是他的弟弟之一繼位了。

秦武王因為舉鼎送命的這年,正是公元前307年。就在這一年,在燕國為質的贏稷被燕趙兩國嚴密保護送回了秦國——可別以為燕趙兩國安的什麼好心,他們只想惹得秦國內亂而已。

當然,暫時來講,燕趙兩國的目的確實達到了。

羋八子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已經在秦國任職,這時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後撐腰的燕趙兩國一起,擁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為王。

秦惠文王的兒子眾多,惠文后和短命鬼秦武王的嫡妻武王后婆媳倆則共謀,要擁立公子壯為王。

秦國登時內亂起來。

經過長達三年史稱“季君之亂”的王位爭奪戰,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一方最後勝出,由於秦宣太后在助子奪位的過程中,明智地創立了將軍一職並由魏冉擔任,她對親黨的合理利用得到了回報,贏稷托母親和舅舅的洪福,成為新一任秦王。

而倒霉的公子壯、惠文后,以及其他的惠文王王子們,都被魏冉殺得乾乾淨淨,武王后也被趕回了娘家魏國,真是倒霉——本來按照嫡長之分,怎么說也輪不著羋八子這個小小姬妾坐大呀,可是權力向來青睞膽大敢幹的人,所以她終於翻了身,並且成為堂堂的秦國宣太后,她的兒子贏稷也成了秦昭王。

春國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時期之一,就是宣太后掌政的三十六年(也有說是四十一年的)。

其實,從為子奪位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個“弱質女流”,任何

人如果拿鄙視女人的眼光來看她,必將自嘗苦果。

現在,這個三十歲上下的成熟美婦人當上了秦國太后,稱“宣太后”。為了鞏固幼子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聯姻——也就是為自己的兒子迎娶楚國的公主為王后,同時也將秦女嫁與了楚國。

與此同時,執掌了大權的宣太后開始任用自己的親信。

不用說,親信都是宣太后的娘家人。

在楚懷王的推薦下,宣太后讓自己母親的族人向壽擔任秦國的宰相(從這項推薦來看,羋八子的母親應該是姓向的)。

同時為相併控制兵權的,還有力保外甥為王居功至偉的魏冉,他被封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鄧縣),後來又加上陶邑(山東定陶)——這是宣太后的異父弟弟。還有一位宣太后的同父弟弟羋戎,被封華陽君,封地先是陝西高陵,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變成了河南密縣。

至於宣太后的另兩個兒子,當然更是要封。公子市封為涇陽君,封地在今陝西涇陽,後來又換了一塊封地是宛(河南南陽);公子悝封為高陵君,封地在陝西高陵,後來又換封地為鄧(河南郾城)。

從這“四貴”的封地增加可以看得出來,宣太后專權時期,為秦國擴張了多少地盤。

穰、宛、鄧三地,是公元前301年公元前291年分別從韓國攻占得來的,而新城則是公元前300年從楚國掠來的。山東定陶更不用說,本來是齊國的。

當然從秦昭王本人的角度來說,母親和舅舅們把持朝政,沒有把自己看在眼裡,滋味確實不好受,但是從秦國一國的角度來看,宣太后魏冉姐弟,卻是立下了大功的。

——武安侯白起,就是魏冉發掘出的“人才”。這位降世的殺星,幾乎為秦國屠盡了趙國的男人。當長平一戰結束之後,趙國君臣肯定為自己當年護送贏稷歸國並幫助魏冉宣太后奪權的舉動悔青了腸子。

宣太后既然壯年守寡,現在又把持朝政,肯定就不會獨守空闈。作為太后她不可能正式下嫁於人,於是就有了許多的情人。

其實說起來,宣太后見於史籍的第一位情人來頭不小,而且宣太后與之情好,也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事。

此人就是秦國外境戎狄——匈奴之義渠王。當初惠文王在世時,義渠是歸附服從了秦國的,但是秦昭王繼位,年幼無知,前來朝賀的義渠王年輕力壯,性情桀驁不馴,對新秦王心生蔑視,分分鐘都有可能重新反叛。

在這樣的情形下,宣太后以一國太后身份向義渠王暗通款曲,使他成了自己的情夫,自然戾氣大減,叛亂的心思也就少了。

戎狄所處位置在秦國的長城外,乃是秦國舉足輕重的大後方。正因為宣太后犧牲色相,籠絡住了義渠王長達三十年之久,使得秦國能夠毫無後顧之憂,騰出手來增強國勢,並且在諸侯國間征戰不休,屢有斬獲。

三十年後,秦國已隱然成為諸侯國間的老大,國勢大強,已經不用畏懼戎狄的威脅了。於是宣太后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將情夫誘到甘泉宮去“度假”,然後就在溫柔鄉中突然發難,將義渠王殺掉,並立刻派兵滅掉了戎狄,將甘肅寧夏一帶原屬義渠王的領地全部收入囊中——從此,秦國不再有西部邊陲的後顧之憂,進而為宣太后的玄孫贏政能夠放手一搏成為始皇帝奠定了重要基礎。

據太史公司馬遷說,宣太后在與義渠王來往的三十年中,還為義渠王生下了兩個兒子。但是這兩個兒子後來如何卻不見下文。若是被以宣太后為首的秦國殺死了的話,一定會見於史籍,以此進一步證明“秦乃虎狼之國”。而竟不見記載,可能這兩個孩子早在父母來往的三十年間就已經夭折了,鑒於當時的醫療生活條件,這個可能性更大——而兒子死了,當然也是進一步促使宣太后對情夫痛下殺手的因素之一。

為什麼說是宣太后和義渠王的兒子(假如真有過的話)的早死,促使了宣太后最科向義渠王下手的?

我只是覺得,假如宣太后不想生孩子的話,完全可以不用孕滿生產,而她居然生了,她的本意,猜想就是要利用秦太后與義渠王之子,繼承戎狄的王位,從而免除秦國的隱患,兵不血刃就將戎狄收歸秦有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