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丘腦

後丘腦

後丘腦,醫學名詞,包括內側、外側膝狀體。內側膝狀體medial geniculate body 接受下丘來的聽覺纖維,外側膝狀體 lateral geniculate body 接受視束的傳入纖維。

後丘腦

間腦可分為5部:背側丘腦、上丘腦、下丘腦、後丘腦和底丘腦。間腦可分為5部:背側丘腦、上丘腦、下丘腦、後丘腦和底丘腦。

間腦diencephalon由前腦發展而來,位於腦幹和端腦之間,其體積不到中樞神經系的2%,但結構和功能十分複雜,僅次於大腦皮質。間腦的兩側和背面被高度發展的大腦半球所掩蓋,僅腹側部的視交叉、視束、灰結節、漏斗、垂體和乳頭體外露於腦底。

間腦的內腔為位於正中矢狀面的窄隙,稱第三腦室thirdventricle,其頂部成自脈絡組織;底由視交叉、灰結節、漏斗和乳頭體構成;前界為終板;後通中腦水管;側壁為背側丘腦和下丘腦。

相關知識

 人腦由大腦、小腦、間腦、中腦、腦橋和延腦組成。人腦的平均重量為1400克,其中包含一百幾十億個神經元細胞大量的膠質細胞。人的智慧型活動主要是通過大腦來完成的。大腦的結構又是怎樣的呢?大腦由大體相等的兩個半球組成,其形狀好似兩個合起來的拳頭。兩個半球被一條大縱裂所分開。此處還有一條中央裂從外側橫切每個半球,它始於縱裂中部,經大腦隆起並向下延伸到腦邊。每個大腦半球中央裂和縱裂前的部位叫額葉,頭顱枕骨下腦球的後部稱為枕葉。在它們之間還有項葉和顳葉。大腦的兩個半球由捲曲的大腦皮層所復蓋。大腦皮層上有些部分呈迴旋狀,被稱為腦回。
 腦encephalon(或brain)位於顱腔內,在成人其平均重量約1400g,起源於胚胎時期神經管的前部,一般可分五個部分:端腦、間腦、中腦、後腦和延髓其中端腦和間腦合稱前腦prosencephalon(或forebrain),後腦與延髓合稱菱腦rhombencephalon(或hindbrain),後腦metencephalon(或afterbrain)又由腦橋和小腦構成。依據其所處的位置,人們習慣上把中腦、腦橋和延髓三部分合稱為腦幹。延髓向下經枕骨大孔連線脊髓。隨著腦各部的發育,胚胎時期的神經管就在腦的各部內部形成一個連續的腦室系統。
1.腦幹
 腦幹brainstem是中樞神經系統中位於脊髓和間腦之間的一個較小部分,自下而上由延髓、腦橋和中腦三部分組成。延髓和腦橋的背面與小腦相連,它們之間的室腔為第四腦室。此室向下與延髓和脊髓的中央管相續,向上連通中腦的中腦水管。若將小腦與腦幹連線處割斷,摘去小腦,就能見到第四腦室的底,即延髓上部和腦橋的背面,呈菱形,故稱菱形窩。腦幹的內部結構主要有三種類型:神經核團、長的纖維束和網狀結構,後者是各類神經元與纖維交錯排列而相對散在分布的一個特定區域。

2.小腦
 小腦cerebellum占據顱後窩的大部分,其上面平坦,貼近由硬腦膜形成的小腦幕(見後),下面的中部凹陷,兩側呈半球形隆起,凸面依託在顱後窩底。小腦中部比較狹窄的部分,稱為蚓vermis;兩側膨大的部分則為半球hemispheres。小腦在前方籍三對小腦腳與腦幹背面相連線,起於脊髓和下橄欖核的小腦下腳位於中腳內側(其與中腳的邊界不易區分);小腦上腳主要由小腦的傳出纖維構成,呈薄板狀,位置靠前,左右上腳之間有上髓帆。下髓帆自小腦向下連線第四腦室脈絡組織。
 小腦總體積約占整腦的10%,然而其所含的神經元數量卻超過全腦神經元總數的一半以上。大量的神經元胞體集中於小腦的表層,形成小腦皮質cerebellarcortex,皮質表面可見許多大致平行的橫溝,將小腦分成許多橫行的薄片,稱為葉片folia。小腦的白質破皮質包裹稱髓體medullarycenter,髓體內還埋有灰質核團,稱為小腦核cerebellarnu-clei或中央核centralnulclei。小腦核是小腦向外發出傳出纖維的部位,由三組成對核團所組成:頂核fastigialnucleus位於第四腦室頂的上方;其外側有中間核illterposedbyckei,在人類,中間核可分為球狀核globosenucleus和栓狀核emboliformnucle-us;中間核的外側為形如袋狀、體積也最大的齒狀核dentatenucleus。
 儘管接受大量的感覺信息,小腦的功能主要與運動控制有關,即維持人體平衡並協調骨胳肌的運動。小腦的損傷不會引起隨意運動的喪失(癱瘓),但可表現有平衡失常以及肌張力特別是運動協調的障礙。隨著脊椎動物的進化,小腦體積增大,在人類達到高峰。這與高等動物特別是人能從事精密細緻的複雜運動有關
3.端腦
 端腦telencephalon與間腦同自前腦發展而來,端腦是腦的最高級部位,由兩側大腦半球借胼胝體連線而成。在種系發生上,從魚類開始,端腦的功能與嗅覺有關。隨著動物向高級發展,從爬行類開始,端腦具有嗅覺以外的更多功能。人類端腦的皮質重演種系發生的次序,分為原皮質archicortex、舊皮質paleocortex和新皮質neocortex。原皮質和舊皮質與嗅覺和內臟活動有關;新皮質高度發展,占大腦半球皮質的96%以上,成為機體各種生命活動的最高調節器,而將原皮質和舊皮質推向半球的內側面下部和下面,構成邊緣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