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記憶·賦稅遺珍話稅收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
叢書名: 稅收文化系列
平裝: 31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214065231, 9787214065230
條形碼: 9787214065230
尺寸: 24.2 x 18.4 x 2.4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傅興亞,黑龍江省雙城市人,1949年8月出生,滿族。中國稅票集郵研究會會員、理事。南京市地方稅務局下關稅務分局退休幹部。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1969年入伍,服役空軍第八軍司令部。1979年調任南京空軍氣象學院政治教員,講師。1989年10月轉業南京市稅務機關。2009年在南京市地稅局退休。1989年始收稅收藏品,1997年稅票入選《江蘇省志·稅務志》,2001年4月在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舉辦“百年稅票收藏展”,200,:1年將60件珍貴藏品無償捐給南京市稅收文化教育基地,其中部分捐品已成“鎮館之寶”。2008年12月著《稅種演變與稅票賞鑒》一書由中國稅務出版社出版,全國新華書店發行。弘揚稅收文化事跡三次記人《南京地方稅務年鑑》。名錄被收入《二十世紀中國收藏家大全》、《中國收藏名家大典》和《中國收藏博覽》等多部辭書。
傅則恆,籍貫江蘇省南京市。1978年12月出生,滿族。2001年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系畢業,2002年參加稅收工作,現任職南京市地方稅務局鼓樓稅務分局。2002年,在父親的影響下,開始隨父收藏、研究稅收歷史及藏品,對稅收文化以及稅收藏品有一定的研究。

內容簡介

盛世收藏。繼而,收藏類圖書層出不窮。然而,以收藏品說話,系統再現一件完整的事務,真實反映歷史的本來面貌,這就難得一見了。幸而,《往事記憶·賦稅遺珍話稅收》正是在這方面填補了空白,尤其在稅收領域,更見識了新時期的科學和創新。
全書645幅圖片,是從近萬份稅收藏品中精心挑選700多件珍品編輯而成,時間從明、清起始經農民革命及民國、根據地解放區至新中國初期,按照傳統和現代稅收征管脈絡,將600多年的稅收影像呈現出來,給人以稀罕、新穎、難得與珍貴之感覺,進而開眼界,陷沉思,發深省,引思考,最終為新時期稅收與文化服務。

目錄

第一章 明代清代稅收(1368-1911)
第一節 請領證照
一、明代請領證照
二、清代請領證照
第二節 賦稅宣傳
一、明代賦稅宣傳
二、清代賦稅宣傳
第三節 核定通知
一、明代核定通知
二、清代核定通知
第四節 賦稅征繳
一、明代賦稅征繳
二、清代賦稅征繳
第五節 納糧交稅
一、明代納糧交稅
二、清代納糧交稅
第六節 賦稅律例
一、明代賦稅律例
二、清代賦稅律例
第七節 監督稽核
一、清代催征
二、清代處罰
第八節 違法刑罰
一、明代違法刑罰
二、清代違法刑罰
第二章 近代農民革命政權稅收(1851-1872)
第一節 太平天國革命政權稅收(1851-1864)
一、太平天國經濟及賦稅簡略
二、太平天國給發納戶帖照憑
第二節 平南國大理革命政權稅收(1856-1872)
一、杜文秀大理革命政權及稅收簡況
二、大理政權征糧米除丁銀舊例抽收賦稅
三、清政府清田賦恢復經濟秩序
第三章 中華民國稅收(1912-1949)
第一節 請領證照
一、執照、牌照
二、證書、證據
三、帖、單、圖、照、證、章
第二節 賦稅宣傳
一、圖書、訓令
二、布告、通告
三、收據、執照
第三節 核定通知
一、通知書、單
二、執照、收據
三、糧折、由單、回單
第四節 賦稅征繳
一、通知、通告、訓令
二、賬簿、清冊、表、單
三、票、證、押簽、批示
四、經征官員違規之處罰
第五節 納糧交稅
一、執照、稅票
二、收據、單、證
三、牌照、書、單、券、刪
第六節 賦稅律例
一、須知、憑單、說明書
二、稅則、條例
……
第四章 根據地解放區稅收(1927-1949)
第五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1949-1978)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