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症候群

彼得潘綜合症是由於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創傷或對生活的懷疑而找不到正確解答,產生的一種不願長大的心理。 它的產生主要與社會和親職教育環境有關。彼得潘症候群:童話中出現的彼得潘,離開了大人們居住的世界,永遠像少年一樣的活著。患者有不少孩子的弱點,如優柔寡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墨西哥心理治療協會主任羅伯托·圖魯比亞德斯說:“‘彼得 ·潘綜合徵’患者處理感情問題尚不成熟,所以他們大都沒有固定的人生伴侶。

症狀

1、情緒化、任性 ,難以自我克制。 一旦事情不按照自己所構想的發展, 就容易發脾氣,而不考慮後果。

2、依賴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獨立生活,總是 需要別人照顧自己。

3、不敢承擔責任 ,逃避諸如父親、母親這樣的社會角色,遲遲不敢結婚或者不能擁有固定的人生伴侶,也容易頻繁更換工作。

4、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動關心別人,而把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

5、難以適應社會 或者被社會拒絕, 容易遭受挫折,進而引發情緒混亂 。

產生原因

"類人孩"和"彼得潘"的產生主要與社會和親職教育環境有關,如社會過多的評價(如繁多的考核)和父母的過分溺愛,可使孩子沒有自信,非常依賴別人的評價和幫助,習慣於別人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同 時又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而自戀。

漫畫

關於漫畫的介紹

【作 者】酒井真由

【類 型】漫畫

【完結】共兩卷

關於漫畫的簡介

為了尋找行蹤不明的母親而舉家搬遷的琥珀

其實是位不為人知的超能力少女。

不僅會飛天,還會移物!但是個性冒失的她

卻不慎在空中將手機遺落了!而撿到那手機的人好死不死卻是......

彼得潘症候群:童話中出現的彼得潘,離開了大人們居住的世界,永遠像少年一樣的活著。因此,人們就把這種即使年紀已經很大了,但行動與個性卻都還表現得像小孩子的人稱為 「彼得潘症候群」患者。患了彼得潘症候群的大人,比起跟其他大人相處,他們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玩模型或娃娃,懷念小時候父母無微不至的關照,所以即使長大 了,行為還是像小孩子一樣,而這也被稱為大孩子(kidult),也就是像小孩的成人。

患者有不少孩子的弱點,如優柔寡斷、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絕等。因此,他們的行為與年齡很不相稱。患“彼得潘綜合症”的人渴望永遠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願成為父母。

他們很愛玩,也很好相處,但免不了有孩子氣。

他們雖然在生理年齡上已進入成年,但在心理上還不能與之相適應。

他們的言談舉止都像孩子,總是在逃避責任,逃避生活,甚至逃避愛情和家庭。

他們把自己心理定格在孩童歲月而不肯成長,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沉溺於自己的幻想,拒絕長大。

有“彼得·潘綜合徵”的人往往一生碌碌無為,容易在失落中為獲得暫時的滿足而沉溺於酒精和藥物。墨西哥心理治療協會主任羅伯托·圖魯比亞德斯說:“‘彼得 ·潘綜合徵’患者處理感情問題尚不成熟,所以他們大都沒有固定的人生伴侶。就算確定了正式的戀愛關係,對方也會拿他們當孩子看待。”他認為,這種病症難以 用藥物治癒,惟一的辦法是接受心理治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