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楓[孫洪濤和秦梵翔等主演電視劇]

彭雪楓[孫洪濤和秦梵翔等主演電視劇]
彭雪楓[孫洪濤和秦梵翔等主演電視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彭雪楓》是由賈鋼執導,孫紅濤、秦梵翔、蔣昌義和張琳領銜主演的軍事戰爭電視劇 。 該劇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彭雪楓將軍真實一生的故事 。 該劇於2007年9月6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

劇情介紹

劇照 劇照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紅軍高級將領彭雪楓 (孫洪濤飾)受毛澤東指派,前往山西太原與閻錫山秘密會談,爭取紅軍東進抗日。彭雪楓堅決執行黨的統戰政策,取得了閻錫山的支持,開闢了東渡黃河,北進抗日的通道,使八路軍主力快速進入山西抗日戰場,取得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捷。

太原失守後,彭雪楓又受中央委派,前往河南竹溝開闢抗日根據地。為實現黨中央、毛主席“在黃河和長江之間建立我們的力量”的戰略意圖,在彭雪楓等同志的領導下,竹溝很快成為當時中原抗戰的中心。在緊張的戰鬥歲月中,彭雪楓創辦了“拂曉報”和“拂曉劇團”。

1938年10月,彭雪楓奉命組建新四軍游擊支隊,擔任司令員兼政委,率部挺進豫東敵後,經過竇樓戰鬥、回師睢杞太、白馬驛整訓、進軍蕭永、淮上地區,狠狠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建立了豫皖蘇邊抗日民主根據地。

皖南事變發生後,彭雪楓領導的部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師。國民黨頑固派向豫皖蘇邊根據地發動了大舉進攻,在日、偽、頑軍的夾擊下,四師遭受了很大損失。為了抗日大計、脫離與國民黨頑固派的摩擦,彭雪楓奉命率四師撤退到津浦路東。

彭雪楓在洪澤湖畔建立了淮北抗日根據地,率領淮北軍民靈活運用毛澤東的游擊戰術,與敵人進行了大小戰鬥數百場,粉碎了日偽軍一次又一次的 “掃蕩”。在這裡,彭雪楓與林穎 (張琳飾)相識相戀,演繹了一段美麗的愛情佳話。

1944年秋季,彭雪楓期待已久的“反攻路西”的戰鬥號角吹響了。軍事行動勢如破竹,節節勝利。1944年9 月11日,彭雪楓在指揮八里莊戰鬥中不幸中流彈犧牲。 他倒下的時候,一輪紅日冉冉升起。一生喜歡“拂曉”意境的彭雪楓,在抗日戰爭即將迎來全面勝利的時候停止了呼吸。

為悼念彭雪楓同志,中共中央和淮北根據地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共挽的輓聯是:“二十年艱難事業,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明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千萬里破碎河山,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分集劇情

第1集

1937年,毛澤東根據全國抗日形勢,派彭雪楓為黨中央的特使,前去太原做閻錫山的統戰工作,爭取他早日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將軍不辱使命,在這個在危險四伏、明爭暗鬥的狼窩虎穴中,他機智巧妙,從容不迫,尋找到打開閻錫山心靈防線的突破口。紅軍此時希望在山西太原設立秘密電台,閻錫山卻老奸巨滑,故意拖延不辦,只願意提供自己電台給彭雪楓使用,而且還經常更改波段,造成太原我方和延安聯絡不暢。彭雪楓利用閻錫山“三個雞蛋上跳舞,誰也不得罪”的心理矛盾,巧設妙計,促使閻錫山同意開設八路軍獨立電台。

第2集

西安事變爆發。彭雪楓按照毛澤東和黨中央指示,向閻錫山轉交信件時,闡述了中共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真誠願望,給閻錫山留下深刻的影響。終於使閻錫山由反對到中立,由中立轉變到基本合作的立場上來。彭雪楓又以理據爭,多次談判,促成閻錫山同意八路軍從韓城東渡黃河挺進山西,並且提供了安全的線路。黨中央制定的抗日戰略大局在彭雪楓不解的努力中成為現實。

第3集

八路軍進山西後,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彭雪楓充分發揮八路軍辦事處的優勢,在太原大量地宣傳共產黨抗日主張,八路軍這支抗日部隊逐漸為廣大山西人民所認識。在太原即將失守的前夜,彭雪楓陪同周恩來,率領八路軍辦事處的同志們從容不迫最後撤離生活工作了兩年多的太原古城。

第4集

1938年底,彭雪楓前去武漢參加國民黨召開的全國參謀長會議。與此同時黨中央毛主席根據抗戰形勢,審時度勢制定了新的戰略決策。彭雪楓再次接受新的使命,他以中國河南省軍事部長身份回河南老家,在河南竹溝,彭雪楓和當地堅持游擊戰的王國華等人改編新四軍第八團,培養抗戰骨幹,徵集新兵,將這個昔日默默無聞的偏遠小鎮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抗戰爭政治中心。段安團曾經是當地兩支土匪隊伍,被新四軍改編後依然惡習不改,吃喝嫖賭,打家劫舍,不僅破壞了新四軍的名聲也影響了八團隊的整編。彭雪楓出高招,請安段團參加廟會聯歡。

第5集

彭雪楓不發一槍,不傷一人,智取安段團。使得兩個團的兵力全部繳械,經過整編整訓,思想改造,昔日土匪,成為今日新四軍戰士,光榮地開赴抗日前線。彭雪楓站在戰略高度,建議中央在鄂豫皖大別山一帶建立新的八路軍後方基地,毛澤東為此欣然。竹溝的抗日形勢驚動了蔣介石,他命令駐河南的118團前去竹溝徹查,必要時武力解決。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是阻擊還是歡迎?領導班子裡產生分歧。彭雪楓以理服人,統一了大家的思想。智退夏團,避免了一次國共之間的“磨擦”。

第6集

彭雪楓再次領受新的使命,組建新四軍游擊支隊,並擔任司令員兼政委,向東越過新黃河,挺進豫皖蘇交界地區建立抗日敵後根據地。 東征在即,彭雪楓派出先遣大隊;籌劃組建了拂曉報社和拂曉劇團,整訓部隊,深入豫東親送國民黨縣長魏鳳樓(我黨秘密黨員)赴鹿邑縣上任,以搭建東進的 “橋頭堡”。彭雪楓送別父親,帶著300多人的部隊離開了竹溝,孤軍深入,踏上了東進的征途。杜崗村是彭雪楓東進部隊落腳的第一站,在這裡他與肖望東帶領的先遣大隊,吳芝圃帶領的豫東遊擊支隊勝利會師。三支隊伍經過整編,組成了一支兵強馬壯的隊伍。

第7集

部隊跨過新黃河深入敵後,更加激發了抗日的激情。在竇樓村游擊支隊遭遇了一個中隊的日軍,彭雪楓當即決斷打這一仗。一場短平快的較量,彭雪楓臨危不亂,靈活指揮,打了一個大勝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然而他們東進的“橋頭堡”鹿邑縣卻發生意想不到的變故,我黨派去的幹部和魏鳳樓發生衝突,擅自撤離,此舉極大地影響了東進抗日的行動。彭雪楓緊急請調張愛萍前來協助作魏風樓的統戰工作,與魏鳳樓化解前隙,重修關係。保證了黨中央東進中原的戰略意圖繼續實施。

第8集

東進途中,傳來雎杞太地區被日軍占領的訊息,彭雪楓當機立斷率游擊支隊回師雎杞太地區。彭雪楓充分發揮了平原游擊作戰的特點,聲東擊西,打得日本鬼子暈頭轉向,疲憊不堪,不得不退出此地。部隊繼續東進來到永城的書案店鎮駐紮,正值春荒,部隊陷於嚴重饑荒之中。困頓之中,彭雪楓下令賣掉部隊的所有戰馬,也包括他自己心愛的棗紅馬。“彭將軍賣馬度饑荒”在當地傳為佳話,大家紛紛解囊相助,部隊終於度過饑荒。

第9集

為擺脫經濟困境,彭雪楓率游擊支隊進軍淮上,遇到當地紅槍會的阻攔,雙方幾乎發生衝突,彭雪楓運用黨的統戰政策和江湖人士握手言和,化險為夷。彭雪楓主動出擊,四襲懷遠城,打開了局面。並在豫皖蘇根據地各縣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夏季來臨,一場大雨又觸發了當地村民積存百年的水患恩怨。嶺南嶺北的百姓為了自己的利益,再次引發械鬥。彭雪楓調查情況後,決定從根子上解決嶺南嶺北百年懸而未決的棘手之爭。他請來水利專家勘察地形,出面說服各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經過彭雪楓不解的努力,百年水患得以根除,雙方的恩怨也得以化解。

第10集

嶺南嶺北的村民為彭雪楓立了石碑,要世代傳頌這位給百姓造福的大好人。1940年夏天,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命黃克誠率八路軍第二縱隊主力與彭雪楓會合,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1940年,國民黨再次掀起反共高潮,恰在此時,黃克誠受命“向東發展”離開了彭雪楓。為解除友軍後患,彭雪楓決斷在板橋集痛擊日軍,並且擊落一架日軍飛機,藉此造聲勢,壯我軍威。這時根據地發生了“耿、吳、劉”投靠頑固派的反叛事件。彭雪楓獨闖叛營解救落難的幹部。

第11集

皖南事變發生,湯恩伯等頑固派對豫皖蘇的新四軍也行進了殘酷的圍攻,很快四師的部隊就處於日、偽、頑軍重兵夾擊之中,指戰員傷亡嚴重。為了抗日大計,為了脫離與國民黨頑固派的磨擦,彭雪楓按照新四軍軍部的指示,率第四師撤退到津浦路東,忍痛離開了他一手創建的豫皖蘇根據地。

第12集

在皖東北仁和集整訓期間,因為路西的失利,彭雪楓感到很大的壓力。彭雪楓深刻反省自己的失誤,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發誓打迴路西,收復豫皖蘇根據地。|為了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他堅決留下前來指導工作的鄧子恢同志,讓他擔任新四軍第四師的政委。四師在彭雪楓和鄧子恢的帶領下,重新在血泊中站立了起來。

第13集

彭雪楓34歲了,他的婚姻大事被許多同志提起和關心,可是彭雪楓的心裡裝進了一個人——淮寶縣婦女主任林穎。他們偶然的機會見過一面,彭雪楓便看中了這個姑娘。彭雪楓一手好文章,此時大有用武之地,一封封文思敏捷,才華橫溢、情深意切的書信,打動了生性要強的林穎,他們相愛了,並且在彭雪楓認為幸運的9 月結婚。可是新婚三天,林穎便離開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們為了革命事業,捨棄了小家,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第14集

新婚剛過,彭雪楓便率部隊投入反頑戰鬥中。夫妻分居兩地,鴻雁頻傳書信,在來往書信中相互鼓勵,增進感情。眾所周知,彭雪楓有三寶:騎兵團、拂曉劇團還有一張拂曉報。騎兵團是他來到路東後建立的,騎兵團從建立到擔負了作戰任務,只用了很短時間。這期間凝聚了彭雪楓大量的心血。騎兵團不負眾望,成為淮北地區威名遠揚的一支特別能戰鬥的快速機動部隊。

第15集

1942年冬季,日軍再次發動大“掃蕩”,四師跳出合圍圈,留下26團牽制內線的日軍,整整堅持了33天,“掃蕩”即將結束的那天,26團被多於五倍的日軍包圍在朱家崗。整整激戰一天,就在陣地無法維持之時,彭雪楓急派的騎兵團百里賓士前去救援,終於擊退了敵人,保住了26團的主力。在反“掃蕩”中,林穎生產,孩子卻不幸夭折,他們夫婦在殘酷的戰鬥中失去了第一個孩子。

第16集

國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是一個“磨擦”專家,為了打擊他的囂張氣焰,新四軍發動了山子頭戰鬥。彭雪楓率四師擔任主攻,活捉了韓德勤。戰鬥目的已經達到,準備放韓德勤離去,可已成為光桿司令的韓德勤卻不肯離開,他想要新四軍給他一些地盤和人馬,彭雪楓理解他的苦衷,為了團吉他抗日,便滿足他的要求,韓德勤感恩而去,蘇北一帶再沒有發生大的“磨擦”。1944年秋季,復仇的日子到了,黨中央指示第四師準備西征,恢復豫皖蘇根據地。

第17集

好事一個接一個到來,林穎結束兩地分居回到彭雪楓身邊,他們的孩子也快出生了。此時彭雪楓躊躇滿志,掛帥親征,立誓收復豫皖蘇根據地。彭雪楓與妻子剛剛團聚,轉眼又要分離,林穎灑淚送別,場面令人傷感。彭雪楓率部隊西征再次跨過津浦線,來到他們曾灑滿熱血的豫皖蘇根據地,每到一處,當地百姓聲淚俱下控訴這三年里所受的苦難。彭雪楓親臨一線指揮,拿下阻滯西征的第一道障礙——小朱莊。夏邑縣的八里莊盤踞著與日偽軍暗中勾結的李光明部,這個釘子不拔,勢必影響整個西征大局。彭雪楓親自視察陣地,制定作戰計畫。

第18集

1944年9月11日凌晨戰鬥在八里莊打響,此時彭雪楓剛過了37歲生日。他在八里莊寨牆上指揮戰鬥,突然被流彈擊中,倒在他親密戰友張震的懷中。彭雪楓犧牲的訊息傳到延安,毛澤東等領導人無比震驚,也扼腕嘆息,陳毅軍長流著眼淚寫下哭彭八首。為了穩定士氣,中央決定彭雪楓犧牲訊息對外暫不公布,密不發喪,由旅長滕海清護送靈柩回到洪澤湖畔的師部。接替彭雪楓的張愛萍師長以彭雪楓名義發電報給林穎,隱瞞了彭雪楓犧牲的訊息,林穎在平靜中生下了一個兒子。1945年1月,在彭雪楓犧牲5月後,黨中央在延安,第四師在師部半城同時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悼念我黨我軍優秀的革命戰士彭雪楓。

參考資料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孫洪濤彭雪楓簡介 新四軍第4師師長
秦梵翔張震簡介 新四軍第4師參謀長
蔣昌義鄧子恢
張琳林穎簡介 彭雪楓的夫人
王霙毛澤東簡介 中共中央主席
郭瑋華周恩來簡介 中共中央副主席
郭法曾劉少奇簡介 新四軍政委
王伍福朱德簡介 八路軍總司令
谷偉陳毅簡介 新四軍軍長
宗利群彭德懷簡介 八路軍副總司令
王琪鄧穎超簡介 周恩來的夫人
孫虹韋國清
曾肖龍孫猛子
陳鉑西白欣
徐光明閻錫山簡介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
蓋美蔣介石簡介 國民政府主席,總裁

職員表

導演賈鋼
副導演(助理)王博、郭欣
編劇顧保孜
攝影倪序春
剪輯雷剛
道具劉群
美術設計陳布穀、張曉兵
動作指導彭志
造型設計丁小英
服裝設計李秀榮
錄音郭小石、黃菁
場記王純

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為了能夠最好地演繹這位儒雅軍事家、智慧政治家的神韻,孫洪濤曾將彭雪楓將軍騎在那匹名叫“火車頭”的戰馬上的歷史照片貼在自己的床頭,每天和將軍神交情往 。

•孫洪濤把彭雪楓將軍80多封家書一封封地讀來,從中體會將軍內心的真實情感 。

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類別獲獎方結果
2008第20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長篇電視連續劇一等獎《彭雪楓》獲獎
2008第20屆全軍電視劇“金星獎”優秀導演賈鋼獲獎
2009第27屆飛天獎優秀長篇電視劇二等獎《彭雪楓》獲獎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電視劇《彭雪楓》是為了紀念彭雪楓將軍誕辰100周年,這位抗戰時期犧牲的最年輕的高級將領、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的創始人、豫蘇皖革命根據地的開創者 。

拍攝過程

2006年10月,《彭雪楓》開機 ;同年12月,該劇殺青 。

播出信息

發行放映

播出時間播出平台
2007年9月6日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

收視率

《彭雪楓》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後收視率達6.75,被評為央視當年十大熱播劇之一 。

劇集評價

電視劇《彭雪楓》是紀念父親百年誕辰獻上的一份珍貴禮物,沒想到孫洪濤把父親演得那么真、那么好 。 (彭小楓評)

《彭雪楓》體現出史詩的凝重和浪漫的抒情。劇情尊重歷史,尊重史實,嚴格按照歷史脈絡,設計故事情節和錯綜複雜的人物環境,營造硝煙瀰漫、氣勢恢弘的戰爭場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在人物塑造上,著重通過人性化的敘事手段、新穎別致的細節描寫和溫馨浪漫的愛情故事,著重凸顯革命英雄的豐富情感世界,使彭雪楓以情感人,可親可敬 。 (《北京娛樂信報》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