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民居

彭氏民居

“彭氏民居”位於重慶巴南區南溫泉,它同時俗稱“彭氏莊院”或“彭家大院”,始建於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迄今186年歷史。四面由5至7米高的圍牆環抱,構成履合四廊式四合庭院。彭氏民居保存得也是全國少有的院式建築(現在整座大院還沒有被正式旅遊開發,還保留著原始的美),從重慶市區到到此僅需30分鐘,大院位於學院校園內。1938年,民國政府遷都重慶,“彭氏民居”成為國民黨中心政治大學研究部,1940年創辦“立人中學”,1946年在中共中心南方局的倡議、支持下,在以董必武、張有漁同志為首的具體組織策劃下,在重慶實用工商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了“西南學院”。

基本信息

簡介

院內有一百多年的桂花樹(金桂、銀桂)3株,國家二級保護黃桷古樹2株。庭院樓廳廊廓,雕樑畫棟,保存十分完好,現為重慶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彭氏祖籍江西,明正統十三年科狀元,繼有史部尚書,四川布政史司。彭氏宗系隨之遷徙四川,經過一、二世紀的繁衍,族內子孫發展壯大,道光二年始建“彭家大院”。清末民初,彭氏家族內部鬥爭激烈,加上鴉片大量進入彭宅食用耗志損體,從而致使彭氏家族逐漸走向沒落和衰亡。

彭氏民居彭氏民居

1938年,民國政府遷都重慶,“彭氏民居”成為國民黨中心政治大學研究部,1940年創辦“立人中學”,1946年在中共中心南方局的倡議、支持下,在以董必武、張有漁同志為首的具體組織策劃下,在重慶實用工商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了“西南學院”。1950年初,西南軍政委員會認定“西南學院”已完成歷史任務,宣告結束。1953年創辦重慶市二十七中;1984年至1993年為四川省重慶市南泉高級職業中學;1993年至1998年改為重慶市蓉泉高級女子職業中學;1998年至2002年改為重慶市南泉高級職業中學;2002年“彭氏民居”成為重慶工程學院行政辦公大院。2008年

學院的行政辦公陸續搬出大院,2008年整座大院已成為旅遊參觀、影視拍攝、歷史研考等。

發展

同時,彭氏民居是全國的重點影視拍攝基地之一,如《 延安頌》、《張伯苓》(毛澤東扮演者—唐國強領銜主演)、《雙槍老太婆》、《傻兒師長》、《一雙繡花鞋》、《記憶之城》、《周恩來在重慶》等近30部影視劇均在此拍攝。

穿梭在期間,可以從古樸的雕梁畫柱中看到昔日彭氏家族的興旺昌盛,也能從中感受到昔日辦校留下的文化氣息。細細回味看過的那些電視劇,感覺很多都曾見過,但置身於其中倍感熟悉,歷史和現代在這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

彭氏民居保存得也是全國少有的院式建築(現在整座大院還沒有被正式旅遊開發,還保留著原始的美),從重慶市區到到此僅需30分鐘,大院位於學院校園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