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恩[山東大學國際政治學院副院長]

張錫恩[山東大學國際政治學院副院長]
張錫恩[山東大學國際政治學院副院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男;1951年2月出生(舊曆);山東嘉祥人;學歷:大學;職務:教授,副院長社會兼職:山東省國際政治和國際共運學會副會長、秘書長。發表《談談巴黎公社的幹部選拔制度》等

基本信息

個人簡況

張錫恩副院長 張錫恩副院長

張錫恩,男,1951年2月出生(舊曆);山東嘉祥人;學歷:大學;職務:教授,副院長社會兼職:山東省國際政治和國際共運學會副會長、秘書長。

主要履歷

1971年1月參加工作,任民辦教師。1974年12月山東大學政治系哲學專業畢業,留校任教。1975年10月至1976年10月參加山東省派駐菏澤農業學大寨工作隊。 1980年定為助教。1982年 10月至1983年7月在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系助教班進修學習。1985年2月調至山東省人事廳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任主任科員。1987年5月調至山東社會科學院科社所做研究工作。1987年9月任助理研究員,1989年5月任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 副所長。1989年10月至1991年5月派往山東省陵縣掛職,任滋鎮黨委副書記。1994年1月任副研究員。1995年5月調至山東大學國際政治學院(現名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任教。1996年任碩士生導師,並開始指導碩士生;1998年 6月任副院長,1999年1月任教授;2001年任博士生導師,2002年起開始指導博士生。

主要成果

(1)《談談巴黎公社的幹部選拔制度》,山東大學文科論文集刊1981年第1期;複印《各國共產黨、工人黨》 1982年第1期。(2)《列寧與普列漢諾夫在黨綱問題上的分歧芻議》,山東師大學報1985年第2期;複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1985年第8期。(3)《論編制監督》(署名路邊),東嶽論叢1986年第2期。(4)《加強機構編制的管理是堅持按黨的原則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條件》(署名路邊),中國人事管理1986年第 3期。(5)《略論編制管理中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中國行政管理1987年第9期。(6)《論馬克思關於普法戰爭策略的幾個問題》,東嶽論叢1989年第1期,1990年獲山東省社科二等獎。(7)《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必然破產的命運》,東嶽論叢1989年第6期;複印《中國政治》1990年第1期。(8)《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 (專著參寫),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版。(9)《現代政治學》(專著參寫),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版。(10)《實用行政管理學》(專著參寫,副主編之一),北京出版社1990年7月版。(11)《省級行政管理》(專著參寫),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年10月版。(12)《評"資本主義補課論"》,大眾日報1991年2月26日。(13)《黨領導政權建設的歷史回顧》,山東社會科學1991年9月。(14)《黨在社會主義時期領導政權建設的歷程和基本經驗》,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1991年第2期。(15)《馬列主義關於黨領導政權建設的理論原則》,臨沂師專學報1991年第3期;複印《中國共產黨》1992年第 1期。(16)《黨領導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的特點和啟示》,理論學刊1991年第6期;複印《中國現代史》1992年第2期, 1993年獲山東省社科三等獎。(17)《土地革命時期黨領導政權建設的基本經驗》,山東師大學報1992年第2期。(18)《論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對我黨的影響及我們的對策》,載《國際格局演變與社會主義發展》山東省新聞出版局1992年5月(19)《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偉大創舉》,東嶽論叢1992年第6期;(20)《鄉鎮管理新探》(主編),山東省新聞出版局1993年1月。(21)《列寧建黨思想研究》(副主編),山東省新聞出版局1993年11月。(22)《略論民主集中制及其監督制約的法制保障》,人民日報《理論參考》1995年第2期; 1996.12.獲山東省 社科三等獎。(23)《論民主集中制及其監督制約的法制保障》,東嶽論叢1995年第1期。(24)《列寧關於監察工作的思想和啟示》,山東黨史1995年第1期。(25)《把社會主義當作科學來看待-- 紀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發展論壇1995年第10期;(26)《論中央與地方關係的規範化、法制化--學習江澤民<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係>的 思考》,東嶽論叢1996年第5期;複印《中國共產黨》1996年第11期;複印《政治學》1997年第1期;《新華文摘 》1997年第1期論點摘登;1998年12月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7)《從社會道德的蛻變看蘇聯東歐的演變--對兩位國際"政治明星"觀點的評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1997年第2期;複印《社會主義研究》1997年第6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1997年第3期;1998年12月獲山東省 教委社科三等獎;1998年10月獲山東大學社科一等獎。(28)《論民主集中製法制化》,政治學研究1997年第3期;複印《中國共產黨》1998年第1期。(29)《十五大對治國方略的偉大貢獻》,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1997年第4期。(30)《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政治綱領》,科學社會主義1997年第6期。(31)《十五大對初級階段理論的新貢獻》,中國教育報1998.1.21.第3版;複印《社會主義研究》1998年第2期(32)《建設法治國家:跨世紀的偉大政治綱領》,山東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33)《談談<國際共運史>課程的最佳化教學問題》,載《跨向新世紀》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版。(34)《略論國有企業管理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1998年增刊。(35)《毛澤東鄧小平社會主義思想比較研究》(專著參寫,省八五項目),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36)《無產階級政黨的名稱何以不同並會發生變化?》,理論學刊2001年第5期。(37)《略論無產階級政黨的現代化》,文史哲2001年第5期;2002年12月獲山東省社科三等獎。(38)《馬克思主義論黨的政治領導》,載《80年輝煌業績 21世紀中國希望》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39)《消滅私有制:是目的還是手段?--重析<共產黨宣言>"消滅私有制"的論斷》,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2001年第4期。(40)《當代社會主義》(專著參寫2章),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版。(41)《當代中國黨政關係》(專著,寫作1/3,副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山東省九五項目。(42)《黨的"政治領導"釋義》,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2年第3期。(43)《論黨的政治領導的理論原則》,人大研究2002年第9期。(44)《無產階級專政的三個發展公式透析》,山東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45)《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價值目標和宏偉綱領》,理論學習,2003年第2期。(46)《“三個代表”思想的社會主義文化價值觀》,理論學刊2004年第3期。

(47)《略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濟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48)《從鞏固政治統治到構建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發展觀的歷史性轉變》,山西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49)《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國家政體思想探析》,東嶽論叢2005年第6期。

科研項目

(1) 《共產黨執政戰略策略研究》,在研項目,負責人,教育部(教社政司函[2002]237號,2002年12月26日。(2)《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史研究》,在研項目,負責人,山東大學研究生院。(3) 《政治管理類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研究》,在研項目,負責人,山大教字[2002]121號,2002年11月29日。(4) 《國際政治-英語雙學位人才培養模式》,在研項目,負責人,山大教字[2002]121號,2002年11月29日, 與外語學院叢亞萍合作。(5) "國際共運史課程結構和內容最佳化研究",已經結題,負責人,山東大學教務處。

獲獎情況

(1)《論馬克思關於普法戰爭策略的幾個問題》,1990年獲山東省社科二等獎。(2)《論中央與地方關係的規範化、法制化》,1998年12月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3)《黨領導抗日民主政權建設的特點和啟示》,1993年獲山東省社科三等獎。(4)《略論民主集中制及其監督制約的法制保障》,1996年12月獲山東省社科三等獎。(5)《略論無產階級政黨的現代化》,2002年12月獲山東省社科三等獎。(6)《從社會道德的蛻變看蘇聯東歐的演變--對兩位國際"政治明星"觀點的評析》,1998年12月.獲山東省教委 社科三等獎。(7)《黨領導政權建設的歷史回顧》,1991年6月獲山東省建黨70周年徵文獎。(8)《馬克思主義論黨的政治領導》,2001年6月獲山東紀念建黨80周年一等獎。(9)《論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的偉大創舉》,1993年獲光明日報、東嶽論叢聯辦"濟 鋼杯"徵文三等獎。(10)《從社會道德的蛻變看蘇聯東歐的演變》,1998年10月獲山東大學社科一等獎。(11)本科教學成績顯著 1998年12月獲山東大學優秀教學獎。

開設課程

(1)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2)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論與實踐(3)政治學原理(4)政黨制度專題課(5)政治文化專題課(6)行政管理學概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