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復

張錫復

張錫復,廣東梅州五華人,東成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從業紅木家具30餘年,在紅木家具研發、製造、行銷、鑑賞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是新古典紅木家具的倡導者、踐行者和最具行業影響力人物之一。

社會職務

中山市東成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家具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紅木分會副理事長
廣東省家具協會副會長
廣東省紅木商會常務副會長
中山市紅木家具行業協會執行會長
中山市家具商會常務副會長
中山市五華紅木家具商會會長
廣東省五華商會執行會長
中山市客家商會執行會長
中山市五華紅木商會會長
中山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
五華縣十四十五屆人大代表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兼職教授

人物經歷

1967年,張錫復出生在廣東省五華縣雙華鎮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因家境貧寒無力支付學費,從國中就已經放棄靠考大學走出農村的願希望,自己深知唯有掌握一門過硬的技術才會有好的未來。也就是從那時起,張錫復充分利用寒暑假的寶貴時間,走入社會開始鍛鍊自己,逐漸掌握了一些木工基礎知識。在此階段,無論是學技術還是做零工,都竭盡所能,高標準要求自己做好每一件事情,從中不斷地鍛鍊和提高了自己。
1985年,年僅18歲的張錫復來到順德縣一家縣辦的紅木家具廠做木工。當時光木工就有200多人,但他憑藉勤奮和過人的天分,在第一年木工技能比賽中就獲得了二等獎,那裡的同事都喜歡親切的稱呼他為“小師傅”。有了這份榮譽的肯定,更激發了他對紅木家具的熱愛與執著,加之對木工技藝擁有異於常人的領悟力,在工作的第二年榮獲一等獎,這也因此讓張錫復與紅木家具結下了一生不解的情緣。
1990年,張錫復與老鄉騎機車從廣州新塘出發至深圳寶安尋找鋪面,幾經周折,都未能找到合適鋪面。在原路返回途中經過東莞長安鎮機車壞了,只好送進修理店,在等待修車的過程中,張錫復到附近嘗試尋找,意外地找到了兩個鋪面。就這樣,東成紅木在東莞長安成立了。1996年一家東莞日報的記者聽聞張錫復的事跡,特地去採訪他,並在《東莞日報》刊登,在當地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長期生意往來,張錫復了解到中山市大涌鎮既是全國紅木家具集散地,有幾百家紅木生產廠,也是全國紅木家具批發市場,全國經銷商都來大涌採購。雖然他非常看好大涌市場,但也有朋友勸他說:“大涌全是本地企業,本地人吐一口口水都會淹死你!你能去嗎?”張錫復回答:“我是做正規生意,又不違法,怕什麼?”幾經思量,大涌是一個事業發展的大平台。於是在1999年3月,選擇將事業發展的腳步移至大涌,帶領自己精心培養和管理的團隊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租一間廠房開始了自己的品牌創造之路,成為當時大涌第一家外地紅木企業老闆。
從進入紅木家具行業三十多年來,張錫復再也沒有離開過紅木家具這一領域,張錫復帶領的東成紅木如今已成為中山大涌紅木家具界乃至中國紅木家具界的翹楚。
張錫復從業紅木家具30餘年,在紅木家具研發、製造、行銷、鑑賞等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是新古典紅木家具的倡導者、踐行者和最具行業影響力人物之一。

創業經歷

東成家具成立之初,異常艱辛,但張錫復因對家具的了解與對品質的追求,深抓源頭,親自監督每一套家具的生產流程,而使東成家具在當地市場廣受好評。
從東莞搬遷至中山大涌,張錫復回憶初到中山創業的情形,“我們剛開始來到這邊。大家都不認識你,做得大的,做得很出名的老闆也有很多。我們從積跬步以至千里的信念,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才會有今天的成績。”

經營理念

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張錫復認識到,“人品即品牌,售後服務也是一個方面,服務好了,影響力當然會互相傳播,人家也會對我們有信心。”
張錫復董事長表示:“打造品牌非常重要。在供大於求的市場環境下,消費者往往選擇信賴品牌,就紅木行業而言,消費者相信,真正大品牌的紅木家具廠家,不會假冒偽劣更不會使用輔佐料以次充好,因為品牌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一種責任的體現。”
張錫復一再對東成團隊三申五令,企業的名氣越大,品牌越響,越要高度保持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品牌既是一種文化的表達,也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保障和一份承諾。

社會責任

張錫復在一手創辦的東成紅木在形成規模與上了軌道之後,感受到責任兩字的份量。張錫復是這樣理解他做為一個紅木家具人肩上的責任:“做三十多年不容易,大涌人都有這個責任,要把這個紅木行業發展下去。我們是做了三十多年的紅木人,一直走這條路。如果我們不乾紅木了,把物業拿去出租,做其他項目,也許收益不會低於紅木。然而,如果你不做,他也不做,這個行業也許就會慢慢消失了,就沒有這個大涌紅木了。”
正是對於大涌紅木所懷有的這份真摯的情感,張錫復一直堅定地為發展大涌的紅木產業,以及紅木的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自己可以說,這個行業做到這樣是不簡單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儘自己的能力和責任去做好它、做強它,這就是我們的責任。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以紅木這個行業來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家鄉貢獻

張錫復雖在外打拚事業,遠離家鄉多年,但,懷著赤子之心的他,時刻對家鄉五華保持著關注。這也是許多客家人一貫而來所保持的優秀傳統,自己有成就了,要回報家鄉,為家鄉乾點兒實事好事。
在不為人們所熟知的背後,張錫復每一年都默默為家鄉貢獻了一筆又一筆善款。無論是修路建橋,或是重建敬老院,資助重症的同胞,幫扶失學的少年,張錫復都義不容辭,儘自己的一份“小力”。這些年累計下來,大大小小的捐助,已經達800多萬元的驚人數額!

助人為樂

除了對家鄉的關懷,在中山大涌,張錫復也是“有難儘量幫”,張錫復笑言,“人家都說我們東成是黃埔軍校,有很多廠長、主管都是從這裡出去了。都有四五十個,開廠都做成功了。”
對於從東成紅木走出去創業的老屬下,基本都還保持著與張錫復親密聯繫。在他們需要關心與幫忙的時候,張錫復是既做導師又當“貴人”,體現出一個成功企業家應有的胸懷和格局。

所獲榮譽

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廣作紅木傳承人
國標紅木主要起草人
熱心公益慈善家
中山市青年企業家
連續六年榮獲“中國紅木家具行業十大風雲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