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祿

張邦彥,字彥才,平陽人,金代明昌五年經義進士。 張邦彥曾撰《增修金堆院碑》,末題“皇統九年四月旦日前縣令臨汾張邦彥記”(147)。 時人王炎撰《福山縣令題名記》(148),說“前縣令張君邦彥,余友也”。

張迪祿,平陽(今山西臨汾)人,金代明昌二年策論進士,余不詳。民國《臨汾縣誌》載為張邦彥之子,但其父張邦彥為明昌五年經義進士,父子二人孰先孰後,似存疑。
張邦彥,字彥才,平陽人,金代明昌五年經義進士。元好問說他是張德直的叔祖,在“張楫榜登科”(145)。以當川令致仕。有《松堂集》行世。還錄其詩《叔能見過》一首。元人鮮于樞亦記之(146)。關於他的宦歷,可從有關碑文中略知一二。張邦彥曾撰《增修金堆院碑》,末題“皇統九年四月旦日前縣令臨汾張邦彥記”(147)。時人王炎撰《福山縣令題名記》(148),說“前縣令張君邦彥,余友也”。由是可知,皇統九年稍前,張邦彥曾任福山縣令。張邦彥又撰《聞喜縣重修宣聖廟碑》(149),自述“明昌二年秋,余□□□簿”,又說“當是時,燕山李侯方□是邑,余則倅之”。根據上下文,知明昌二年時,張邦彥任聞喜縣主簿,後赴洮西任職。碑中說,承安三年,他從洮西歸平陽,當是以當川令歸。碑立於泰和四年,文應寫於此前,自署“征事郎臨洮府當川縣令武騎尉賜緋魚袋”。所撰之文,除上引兩碑外,尚存《萬泉宣聖廟碑》(150),撰於泰和三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