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連

張軍連

ation ation ation


個人簡介

張軍連:男,生於1967年,湖北天門人,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及研究專長:土地政策與法規、土地最佳化利用與規劃、資源環境經濟、生態農業。國際新制度經濟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ew InstitutionalEconomics,ISNIE)會員,北京市土地學會常務理事。
現為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地資源管理系教授。

學習和培訓經歷

2006.1-5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Of Calgary)經濟學系博士後
2003.2~3 EEPSEA / IDRC Training Course in NaturalResource Economics
1994 1997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博士研究生
1989-1992 中國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系碩士研究生
1985-1989 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與農業化學系本科生

主講課程

土地法學

主要觀點

一、產權位移理論

土地產權位移理論,其核心內容有三點:
(1)土地物權和債權雖然是兩種性質不一樣的財產權利,但本質上,只是權利人的直接支配性大小有差異,一般表現為物權的直接支配性大,債權的直接支配性小,有時這一直接支配性處於連續變化的過程中,當直接支配性由大變小時,為物權的債權化,反之,為債權的物權化。
(2)土地物權的主體有兩個或多個,一般包括私人主體和公共主體,私人主體和公共主體共同擁有該土地100%的直接支配性,當私人主體的直接支配性變大、公共主體的直接支配性變小,即為私有化,反之,為公有化。
(3)對於土地財產,直接支配性在不同主體之間的大小變化以及物權與債權之間的相互轉換,形成了一種實現土地財產權利合理分配、促進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調和的機制。充分認識這種機制,有利於理解許多長期爭論不休的土地產權問題,也有助於合理地利用這種機制進行土地產權制度的改革。
土地財產屬於既有私益性、又有公益性的財產,這類財產與只有私益性、沒有公益性的財產有本質的區別,現有的產權理論無法解釋土地產權中的許多問題,如土地產權不清、土地私有、土地徵用等問題在理論界長期爭論不休。在分析物權與債權的區別和聯繫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土地產權位移理論,運用這一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土地產權理論界長期存在爭論的問題,對於正確認識土地產權制度、做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相對權重理論

在土地評價中, 大多採用權重法和最小因子律法。所謂權重法就是根據知識和經驗及一些數學方法(如層次分析法)給出各個因子的權重, 然後用權重及因子的值代入一定的公式得出綜合的結果。假設在所有的評價單元中各個因子的權重是衡定的, 然而由於在每一評價單元中各因子的值變化複雜, 對作物作用的大小也是不定的, 因此各因子的權重在不同的評價單元中是不同的, 這一假設只是在土地變異不大的情況下結果令人滿意, 而且不同的區域都有不同的權重, 因此這一方法得到的模型適用性很窄。
最小因子律認為土壤修正係數是由隸屬度最小的那個因子決定的。這一定律套用在有明顯的限制因子的評價單元中比較適用, 然而許多的評價單元由於多年的精耕細作、土壤改良, 明顯的限制性因子一般不存在, 套用最小因子律結果偏差會很大。
為了克服權重法和最小因子律法的這些缺點, 作者提出相對權重法在每一個評價單元中, 由於各個因子的值不一樣, 它們對上壤修正係數的作用不同。每個因子的作用大小是由它自己的值及其它因子的值共同決定的, 將不同評價單元中某個因子對土壤修正係數的作用大小稱為相對權重。這便是相對權重理論。

學生評價

認真負責 治學嚴謹

科研項目

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課題“產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和預警關鍵技術研究”(編號:200911014-3),2009-2011,主持人
環境保護部重大專項“環渤海地區沿海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境評價”專題“環渤海地區土地資源承載力及調控專題研究”,2009-2010,主持人
國土資源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開發區專題數據整合與資料庫建設”項目,2008-2009,專題負責人
銀川市金鳳區人民政府“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實施規劃”,2009,主持人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朝陽分局“北京市朝陽區農村居民點最佳化利用專題研究”,2008-2010,主持人
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農村土地問題研究”,2009,主持人
張家界武陵源區人民政府“武陵源區生態旅遊農業發展規劃”,2009,副主持人
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人民政府“準格爾旗現代生態農牧業產業發展規劃”,2008-2009,副主持人
銀川市人民政府“銀川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2005-2009,技術負責人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潛力釋放及其管理問題研究”(編號:08JY098), 2009,主持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寧南黃土丘陵區小流域景觀生態重建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編號:40771122),2008-2010, 主持人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課題“北京市城市地上地下土地權利調查研究”,2008-2009,主持人
世界銀行項目“關於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利用的政策研究”子課題“集體建設用地整理研究”,2007-2008,主持人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水土資源市場配置模型研究”(編號:05JA790076),2006-2008,主持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寧南黃土丘陵區基於生態安全評價的土地利用最佳化模式研究”(編號:40571091),2006-2008, 主持人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全國土地利用基礎圖件與數據更新調查(試點成果)分析”,2006-2007,主持人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2005年土地集約利用狀況與變化態勢研究”,2005-2006,主持人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京郊生態村理想模式演進機理研究”(編號:9052005),2005-2007,主持人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區域耕地保護監控與預警關鍵技術”,2006-2010,子課題主持人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課題“北方集約化糧田污染綜合防控技術集成與示範”,2006-2010,子課題主持
人中國農大教改課題“《土地法學》課程教學創新研究”,2006-2007,主持人
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大城市郊區生態農業發展典型模式研究”,2004-2006,副主持人
國家十五攻關課題“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研究”,2004-2005,子課題主持人
國家十五攻關課題“農村發展科技戰略研究”,2004-2006,子課題主持人
IDRC (Canada) / EEPSEA 課題“Barriers and transaction costs ofwater markets in Heihe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 2004-2005, 主持人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2004年土地集約利用狀況與變化態勢研究”,2004-2005,主持人
國土資源部課題“銀川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前期工作重大問題研究”,2005-2006, 主持人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北京山區土地利用變化規律及持續利用模式研究”,2003-2005,子項目主持人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課題“膠南生態市建設專題規劃研究”,2003-2005,主持人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課題“唐山沿海工業區生態建設規劃研究”,2004-2005,主持人
北京科委課題“永定河流域門頭溝段生態建設綜合規劃”,2004-2005,副主持人
寧夏區政府“西北生態與現代農業省域示範區建設項目規劃”,2004,專題規劃負責人
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區域生態農業技術規範與保障體系研究”,2002-2004 子課題主持人
UNCTAD課題“Environmentalrequirements, market access/entry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in thehorticulture sector in China”, 2004,主要參加人
北京科委課題“新世紀京郊生態村理想模式設計研究”,2003-2004,副主持人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中國耕地後備資源》編寫項目”,2003-2004,主持人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專題研究:全國土地利用潛力研究”,2004, 主要參加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專題研究: 全國農村居民點用地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2004, 主要參加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全國建設用地整理模式研究”,2002-2003 專題主持人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海峽兩岸耕地保護政策的對比研究”,2002-2003主要參加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全國土地開發、復墾與整理潛力研究”,2002主要參加
農業部科研課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建設規劃研究”,2002主要參加
國土資源部科研課題“西部土地利用政策研究”,2002主要參加
財政部科研課題“中央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研究”2002主要參加

發表論文

朱戰強,劉黎明,張軍連.退耕還林對寧南黃土丘陵區景觀格局的影響.生態學報,2010,30(1):0146-0154
Zhan-qiang Zhu, Li-ming Liu, and Jun-lian Zhang, Using state andtrend analysis to assess ecological security for the vulnerable agriculturalecosystems of Pengyang County in the loess hilly region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ld Ecology, 2009,16:1,15-21
張軍連.“法眼”看土地權利的空間範圍.中國土地市場,2008年11月,總第158期:60-61
陳榮清,張鳳榮,張軍連,薛永森,竇敬麗. 文登市農村宅基地整理潛力調查及類型劃分. 資源科學,2008,30(8): 1207-11
張軍連,穆笛,文亭誠. 日常地籍調查的質量管理和控制.廣東土地科學,2008,7(4):18-21
竇敬麗,張軍連,張鳳榮,王念,楊紅,盧靜.農村居民點整理生態效益評估.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8年第5期:38-40
果雅靜,高尚賓,方放,吳文良,張軍連(通訊作者). 基於區位商法的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布局研究.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8年7月,第16卷第4期:976-980
果雅靜,高尚賓,吳華傑,劉中蔚,吳文良,張軍連(通訊作者). 都市型現代農業綜合發展水平評價方法研究.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8年3月,第16卷第2期: 495-501
Junlian Zhang, Fengrong Zhang, Liqin Zhang, Wei Wang.2009. Transaction costs to water market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inNorthwest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SCI andSSCI), Vol. 25, No.1:95-106
JunlianZhang. 2008. A Relative Weight Model for Soil Productivity Assessment. CanadianJournal of Soil Science, Vol.88:827-832
Junlian Zhang, Fengrong Zhang. 2008.Mutual monitoring in a tradable water rights system: A case study of Zhangye Cityin Northwest China. Agricultural WaterManagement(SCI and SSCI), Vol.95:331-338
陳淑峰, 胡克林,劉仲蘭,李帷,潘志勇,張軍連(通訊作者).華北平原桓台縣地下水硝態氮空間變異與成因分析.水科學進展,EI, 2008年7月,19(4):582-586
張軍連,孫鵬舉,姚麗. 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變遷趨勢分析.法學雜誌,2007,Vol.169:40-43
張軍連.可交易水權制度中的相互監督機制.中國農村經濟,2007,9:53-59.
張虹波,劉黎明,張軍連,朱戰強. 區域土地資源生態安全評價的物元模型構建及套用.浙江大學學報(農學與生命科學版),EI,2007(33)2:222-239
Junlian Zhang. 2007. Barriersto water markets in the HeiheRiver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SCI and SSCI), Vol. 87:32-40
郝蘇波,張軍連,張莉琴,甘肅省洪水河灌區水權制度的執行效果和影響因素分析,農業技術經濟,2006年4月:41-46
張軍連,張克鋒,周文華,張鳳榮,宇振榮,北京山區耕地轉化過程及其驅動力分析,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年3月
張軍連,劉鬯,王宇等,北京山區生態村理想模式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年1月
張靖,張鳳榮,張軍連,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初探,中國土地,2005年第2期:22-24.
錢秀麗,吳文良,張軍連,我國園藝產品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研究,生態經濟,2005年第3期:96-98。
張克峰,張軍連等,北京山區林地變化與社會經濟驅動力研究,綠色中國(理論版),2005年第3期。
劉鬯,張軍連,吳文良,已開發國家城郊生態村發展模式分析,生態經濟,2005年第2期
李憲文,張軍連等,中國城鎮化過程中村莊土地整理潛力估算,農業工程學報,第20卷第4期(2004年7月):276-279
劉慶,張軍連,張鳳榮,解決城鎮化過程中農村宅基地問題,國土資源,2004年1月
劉慶,張軍連,張鳳榮,經濟發達區集體非農建設用地流轉初探,農村經濟,2004年第2期
張軍連等,西部水土資源匹配模式與政策研究,中國生態農業學報,第12卷第2期(2004)
張軍連等, 生態資產估價方法研究進展。中國土地科學,第17卷第3期(2003)
張軍連等,國家綠色預算初探,中國生態農業學報,第11卷第2期(2003):165-167
張軍連等,國外市地整理模式研究,中國土地科學,第17卷第1期(2003):46-51
張軍連等,退耕還林工程中補貼政策的經濟學分析及相關建議,林業經濟,2002第7期:45-46
張岩,張軍連,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全過程管理,中國行政管理,2002年第4期
張軍連,設立農地使用權的作用及相關政策和立法建議,國土經濟,2001年第4期:44-45
張軍連,財產所有權思想歷史變遷和土地財產法的發展趨勢,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64-67
張軍連,試析我國土地財產法的發展趨勢,法學雜誌,2001年第3期:40-41
張軍連,張鳳榮,農用地轉用徵用的法律特徵及路徑選擇,中國土地,2001年第2期:10-12
張鳳榮,張軍連等,生態退耕與耕地總量動態平衡關係初探,中國土地,2000年第12期
張軍連,人的經濟價值與國有企業改革,經濟論壇,1996年第8期:16-18
張軍連,林培,土地生產潛力評價中土壤修正係數模型的研究,自然資源學報,Vol.9 No.3:260-270
謝經榮,張軍連,試論農業(土地)稅收,不動產縱橫,1994年第3期:21-24

編著

張軍連等編著,日常地籍調查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國大地出版社,2009
汪秀蓮等主編,張軍連等副主編,耕地保護決策支持系統建設理論與實踐,地質出版社,2009
張軍連主編,土地法學(第二版),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6
張軍連,吳文良 著,北京現代都市生態農村發展戰略與模式,中國大地出版社,2006
劉黎明主編,張軍連副主編,土地資源學(第四版),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5
唐程傑等主編,張軍連等副主編,中國耕地後備資源,中國大地出版社,2005
張軍連主編,土地法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
劉黎明主編,張軍連副主編,土地資源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
劉黎明,張軍連,張鳳榮,陳煥偉編著,土地資源調查與評價,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4
陳煥偉,張鳳榮,劉黎明,張軍連編著,土壤資源調查,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