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和[著名金魚工筆畫家]

張福和[著名金魚工筆畫家]

張福和,男,1947年出生於繪畫世家。中國美協會員、北京市美協會員,著名金魚工筆畫家張友魚先生之子。

人物簡介

中國美協會員、北京市美協會員,著名金魚工筆畫家張友魚先生之子。

作品曾在《人民日報》海外版、《華事報》、《名家》等多家雜誌期刊上發表。

在金魚的繪畫上有突出的藝術成就。

家庭生活

其父親張友魚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家,拜師於章浩如大師門下,擅長工筆重彩的畫法,畢生專攻金魚。在此領域,獨樹一幟,具有造型精美、刻畫生動、細膩等特點,作品深受中外各界人士所喜愛。在解放前後,多次在中山公園等地舉辦過個人畫展。

受家庭薰陶,耳濡目染,張福和自幼喜愛繪畫,童年起就開始跟父親學習畫金魚,他不但仔細看父親作畫,還努力動筆練習。和父親一道,經常去北海、動物園和中山公園的金魚展覽上去觀察和寫生金魚的形體與動態,為創作積累素材。

一九七五、七六兩年,張福和有幸參加了文化宮舉辦的專業美術培訓,學習了素描、速寫、色彩、創作等,更加提高了繪畫造型能力,為其在繪畫創作方面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張福和繼承了父輩的金魚的傳統畫法,但他並不拘泥於此,摒棄了傳統的一些不必要的程式化的東西,又將現代的審美和中西造型元素融入於傳統之中,開闢出自己的獨特風格。

繪畫特長

大家知道,金魚源於我國唐代,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但從古到現 在,畫金魚題材的畫家較之牡丹等其它題材的畫家來說少之又少,畫工筆金魚的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張福和在其藝術道路上的發展注定不會一帆風順,可以直接借鑑的經驗很少,參考資料也很少。他只有自學,奮力汲取各門類藝術和各畫種、畫派的營養來充實自己,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去捕捉那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去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將這些靈感的火花有機地融於筆端,一筆一筆地走自己的繪畫道路。現 在你可以從他的畫裡,即能看到紮實的功力,又能看到傳統與現代審美趣味有機結合的神韻。

看了張福和極具藝術魅力的畫,是美的享受。說它是一幅畫,更象是一首親和力很強的抒情小詩,讓你深深陶醉而不能自拔。

張福和畫的金魚,特別是龍睛魚在造型上抓住了它的特點:一雙大眼睛圓圓的,頗具立體感,炯炯有神;魚身短且圓,披一身鱗甲,鱗甲刻畫細緻入微,筆筆到位,使得金魚條條華麗,光彩照人;特別是他對魚尾的處理更是精道,魚尾很長,轉折、起伏優美,用線排列密而不死、活而不亂,整條魚尾猶如巧手編織的輕盈的少女紗裙。

您置身於張福和的金魚畫前,會有一種神秘的感覺:這些絢麗多彩的生靈,雍容華貴,瑰麗端莊,姿態婀娜,正搖動著長尾,以動人的舞姿,款款向你游來。它會和你交流,溝通,你會深深的愛上它而不忍離去。

藝無止境,山外有更美的風景。張福和的生活閱歷和藝術追求道路,使他對這一真理有了更深層次的領悟。雖然他的作品已廣為中外人士所喜愛和珍藏,但他能清醒而正確地認識自己,知不足而求奮進。治學嚴謹,求藝執著,謙虛好學,博採眾長。我們相信,經過他的不懈努力,中國畫領域的這朵奇葩,會盛開得更加燦爛,他筆下的金魚會游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作品賞析

張福和作品 張福和作品
張福和魚樂圖 張福和魚樂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