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東[山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張漢東,男,1951年7月生,山東師大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經學、史學、先秦兩漢文獻。研究特色傾向樸學,而兼涉理論。所論“閭左”里佐說,“陽春白雪”陽春玄雲說,“文獻”下情上達說,漢武五經七家博士說,《春秋》《左傳》傳先於經說,確定古書著作年代基本標準否定說,秦皇兩極個性心理說,以及“中國民俗學形成於漢代”論題的提出,皆觀點首創,發前人未發,受老一代學者重視好評,或引發青年學者群的激烈辯論;所注《漢書·百官表》和《古今人表》卷帙浩繁,窮於疏考,耗工費時,是《漢書》學研究的兩篇工力之作;所寫《中國歷代興亡錄》《世界歷史啟示錄》皆百餘萬言,體裁新穎,文筆樸直,學貫中西,頗為相關學人和廣大讀者稱讚歡迎。治學淡泊名位,不求聞達,一直奉行范文瀾“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格言,先後出書文六十多項,個人執筆三百餘萬字,能用人格擔保,凡自己執筆所寫書文,絕不剽竊他人成果。

人物經歷

張漢東,男,1951年7月生,山東師大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省古籍整理項目:《韓夢周集》校點、《周易解》校點、《箬園日札》校點;省教委社科項目:“從秦始皇到漢武帝”課題研究,“中國歷代興衰”課題研究。

主要貢獻

漢書註譯·百官公卿表上下註譯(張漢東註譯).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7

漢書註譯·古今人表註譯(張漢東註譯).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7

四書章句集注(張漢東等校點).齊魯書社1992

閱微草堂筆記(張漢東全譯上冊).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從秦始皇到漢武帝(張漢東著).陝西旅遊出版社1997

李斯小傳(張漢東著).廣東旅遊出版社1997

左丘明與《左傳》(張漢東、邢子民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中國歷代興亡錄精裝上下冊(張漢東、秦永洲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

世界歷史啟示錄精裝上下冊(張漢東、張定河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齊學與魯學表現形態的嬗變(張漢東).齊魯文化研究學刊第一輯(2002)

“濮上鬼曲”與《陽春》《白雪》(張漢東).安徽大學學報2000.3

春秋文化名人師曠述論(張漢東).山東師大學報1989.6

孔子作《春秋》考(張漢東).齊魯學刊1988.4

從《左傳》看孔子的刪《詩》痕跡(張漢東).山東師大學報1985.6

《左傳》及其向《春秋》學的演變(張漢東).中國史研究1988.4;歷史學(人大複印)1989.1

左丘明對中國傳統史學的開拓之功(張漢東).山東師大學報1995.6

《左傳精舍志》資料分析(張漢東).管子學刊2001.1

《論語·八佾》“文獻”考釋(張漢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1

秦孝文王在位三日辨(張漢東).山東師大學報1994.4

秦始皇身世考辨(張漢東、陳實).山東師大學報2000.5

秦始皇個性心理試析(張漢東).安徽師大學報2000.4

“閭左”新解(張漢東).中國社會科學(未定稿1984年27期)

秦漢博士官的設定及其演變(張漢東).史學集刊1984.1;秦漢史(人大複印)1984.9

論秦漢博士制度(張漢東).秦漢官制史稿上冊P409-491.齊魯書社1984

論漢代中國民俗學的形成(張漢東).民俗研究1993.2

《風俗通義》的民俗學價值(張漢東).民俗研究2000.2

《國蓄》作於西漢說質疑(張漢東).管子學刊1993.3

劉歆與古文經學(張漢東).淮海論壇1990.2

《漢書古今人表疏證》訂誤(張漢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3

獲獎情況

1. 個人科研成果獎10項:

東亞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1992瀋陽)優秀論文獎1項;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1991);山東省教育委員會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2項(1989論文三等獎、1998著作三等獎);山東師範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5項(1988論文一等獎、1993論文二等獎、1996著作二等獎、1997專著二等獎、1990論文三等獎);山東省民俗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1991)。

2. 教學獎1項:山東師範大學研究生優秀教學獎1項(2004)。

3. 其他獎2項:山東師範大學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獎2項(1996、2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