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港[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

張港[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
張港[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港鎮位於湖北省天門市西南部,是天門下屬一個大鎮,距天門市中心35公里。張港地處漢江下游左岸,南隔漢江與潛江市相望,順江而下能通達湖北省省份武漢市,逆江而上可抵達沙洋縣、鍾祥市以及襄樊。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張港又名張截港,古稱“塔灣”。相傳大禹治水,為鎖三噬河,曾在此修築蘆伏寶塔,因而得名。南宋時期,金兀朮兵犯襄南,岳家軍名將張俊曾率兵在此截擊金兵。後人為表紀念,故將此地易名“張截港”。明朝初年,形成集鎮,俗稱張港。民國時期和解放時期為潛江縣第六區。1955年7月,潛江縣漢江以北的張港 劃屬天門縣。1975年撤區並社,1984年撤社設鎮,2004年隨著天門市融入“武漢城市建設圈”,張港步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

現鎮政府駐張截港,人口95700人,面積15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44個村委會:景鋒、羅萬、洪山、彭湖、尹港、河山、張港、獅子橋、周鋪、段鋪、梁灘、澤口、毛嶺、高拐、毛巷、同興、罐頭尖、大淵、泗港、龔王、三合、熊劉、九郡、中南、河堤子、茶店、白果樹、百台、螺螄灘、高榮台、順河、孫李灣、張角、郭壋、新合、周莊、蒲潭、李湖、瓦屋台、諸通口、高明、柴口、增加、徐橋、菱角洲。

交通狀況

張港交通順暢便捷,東距天門城關35千米,南過漢江經潛江上318國道20千米。縣道潛楊線從南至北穿境而過,牛張線從東至西在鎮區與潛楊線交匯;張港港口是漢江航線天門段五個港口之一,年貨物吞吐量200萬噸;境內5條鄉道、20條村道正在逐步改建,構成了鄉通村交通網路,使張港與周邊大中城市交通便捷,聯繫緊密。

經濟現狀

張港鎮境內資源蘊藏豐富,石油、天然氣、鹽滷等礦產資源得天獨厚,已探明的儲量大。江漢石油管理局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在此開採石油,現有生產井50口。

張港[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 張港[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

張港產業特色突出,蔬菜生產歷史悠久。張港花菜種植面積4萬畝,年產量8萬噸,屬全國第一;棉花種植面積穩定在4萬畝,年產皮棉10萬擔;花生種植面積2萬畝以上,年產量10000噸。棉花、花生、花菜形成了特色產業,被譽為“三花”之鄉。張港還是天門西部小麥、菜籽、黃豆、黃牛、生豬等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區,防水卷材、模板、扣板等建材產品生產重地,中南地區換熱設備製造基地。張港又是餐飲之鄉,火燒粑、油炸鍋奎、曲米茶、水豆腐等民間小吃享譽南北,三蒸、假牛肉、排骨煨藕、二回頭等傳統菜餚為宴席待客的必備菜品。全鎮擁有餐飲名店5家、經濟小吃店30家、二個早點市場、烹飪專業人員100餘名。

張港商貿市場繁榮,現有3平方千米的鎮區,蘆伏街、興福街、建設路、保衛路、景峰大道縱橫交錯,水電管線、寬頻、有線電視及教育、衛生、通訊設施配套齊全。此外,還擁有二個集貿市場、一個商貿城、一個小商品市場、二個大型超市、一個蔬菜批發大市場。

張港投資前景廣闊。礦產資源、勞動力、土地、農產品資源以及大量的存量資產,日益被各地客商關注和青睞,成為投資的熱土。展望未來,張港將以“工業興鎮、科技強鎮、民營活鎮、農業富鎮”為戰略舉措,依託“三花資源”建設省級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依託建材資源建設省級建材產品生產基地,依託各類市場打造襄北商貿中心、物流中心。力爭5到10年,成為有一定生產規模和投資潛力、促進天門和諧發展的明星鎮。

飲食風俗

張港人愛喝茶,張港的孩子會燒茶。天熱了,大人們經常吩咐孩子做的事是:“沒茶了,燒鍋茶。”於是,孩子們就將做飯的大鐵鍋洗乾淨,舀上滿滿一鍋水,蓋上蓋,用柴火猛燒。因為大人交待過:燒茶不能用小火,否則,燒出的茶就有煙氣味,不好喝。當鍋里的水燒到小泡變大泡、上下翻滾的時候,就從裝茶葉的竹簍子裡抓上一把大片大片的茶葉,撒到鍋里,蓋上蓋,就完事了。

通常,茶燒好後,先灌在一種用黃土燒制的茶壺中,張港人稱之為“黃土壺”。這是張港農家必備的茶具,哪家都有兩三把茶壺和固定的茶桌。這種茶壺,大的可裝十斤左右,小的也可裝上兩三斤。因為它是黃土燒制的,比瓷器粗糙,便宜,耐用,很適合農家人大碗大碗喝茶的需要;用它裝的茶,清醇、清涼,很符合張港人喝冰心茶的習慣。夏天,大人們從田裡勞作回來,進門就喊:“篩碗茶來!”孩子們連忙端上一碗大葉茶,遞上一把大芭扇。大人們“咕嚕咕嚕”喝茶,“呼啦呼啦”打扇。那樣子,像八仙中拿扇子的鐵拐李,特別愜意。

這種大葉茶,農家在四季中少不了,特別是夏天。張港人常說:“喝碗茶,歇口氣。”這話正好道出了大葉茶解渴、解暑又解乏的作用。

張港人愛喝茶,張港人更愛吃茶。吃的茶有乾茶,也有濕茶。所謂乾茶,是張港特有的麻葉、翻餃、荷葉和京果,有時還有炒熟的花生、糖果之類。這些點心、糖果,主人用精美的盤子裝著,擺放在桌子上,供客人品嘗。吃乾茶通常在春節前後,客人來了,還沒到吃午飯的時間,主客就圍在桌子,四周,不拘大人小孩,人多人少,也不拘禮節,比較隨便自由。大家一邊吃點心,一邊敘家常,情融融,意樂樂,增添了節目的喜慶和歡欣的氣氛。吃乾茶,品嘗的是主人的點心,交流的是親友的感情。

張港的濕茶,是在吃完乾茶後吃的午宴。午宴上,主人會擺出自家製作的滷菜。一桌午宴,少不了十個碟子的滷菜,一盤子饅頭(張港人用大蒸籠蒸的如枕頭狀的大饅頭,招待客人時用刀切成一片一片的),還有糍粑,特別講禮節的主人,還會準備印粑(一種用模具壓制的有餡的小餅)。吃濕茶,品嘗的是主人的滷菜風味,感受的是主人的熱情好客。

張港的乾茶和濕茶,其實都不是茶。張港人之所以稱之為茶,是取“茶”的淡、薄之意,是張港人謙虛的說法。 張港的茶,最有特色,最有文化內涵的,要數區米茶了。說它有特色,一是它製作講究。區米茶事先要將大米(也可以用小米、麥米)放在熱鐵鍋內爆炒,使米粒焦黃。再用涼水淘洗,除去焦糊的米粒和焦糊的氣味,之後放入開水中煮熟,再攤涼,以備享用。在這些工序中,關鍵的是爆炒和用水。爆炒要掌握好火候,時間短了,區米茶無味,時間長了,米粒糊黑,區米茶不能吃。用水要掌握好比例,水少了,就會煮成粥,那就不是茶了;水多了,煮熟的區米茶就沒有充飢的作用。看似簡單的區米茶,實為一種烹調藝術。二是區米茶的魅力。六七八月,“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當你又渴又飢又累的時候,喝上兩碗區米茶,頓時,口不渴了,肚不餓了,入不累了,神奇得很。區米茶的確可解渴、解暑,還可充飢、解乏。三是區米茶的吃法講究。有首民謠,足以說明:

張港人,禮行大,

火燒六月走家家,

進門喝碗區米茶,

油鹽豌豆醃黃瓜,

鹹鴨蛋,酸醃菜,

還有香噴的火燒粑。

張港[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 張港[湖北省天門市張港鎮]

喝張港的區米茶,必須與油鹽豌豆、醃黃瓜、鹹鴨蛋、酸醃菜以及張港火燒粑一同品嘗。不然,不足以感受張港區米茶的獨特風味。當你喝到區米茶的時候,當你欣賞這首歌謠的時候,你可能會情不自禁地發問:區米茶怎么區米?火燒粑怎么燒?油鹽豌豆怎么焙?……當弄明白這些問題的時候,你才會由衷地感嘆張港茶文化的精深與博大,感受到張港人的勤勞與豁達。 如今,張港的區米茶、火燒粑已經走出了縣城,走進了省城,走向了全國。可以說,凡是有張港人生活工作的地方,都少不了這獨具特色的區米茶、火燒粑。

張港老街

(劉光海)

張港老街,瀕臨漢江。底蘊深厚,源遠流長。

南北通衢,水陸兩旺。雖屬小鎮,竟稱漢口。

聞名京潛,譽滿荊襄。蘆伏古塔,天圓地方。

景峰禪寺,香火鼎盛。戲園高樓,演繹帝王。

人文景觀,令眾景仰。豪門望族,生息繁衍。

酒肆作坊,日見日昌。古鎮長堤,寬街窄巷。

拖船古道,魏家長廊。燕家大院,楊正茂場。

青石鋪就,爽目迴腸。時光流駛,洱海滄桑。

日寇肆虐,禪寺煙飛。慘遭回祿,古塔乃殤。

極左思潮,戲樓圮唐。哀哉諸景,何處尋芳。

年深日久,街破巷陋。日煉劍陣,雨注沼澤。

人行趔趄,車往顛狂。絡繹冷落,何人堪傷。

無數志士,屢奮義聲。重修老街,再塑張港。

上傳天恩,下順民意。行此長文,啟名再倡。

本鎮居士,不負滋養。旅外志士,祖籍勿忘。

在港社企,責無旁貸。獻計獻策,慷慨解囊。

重現古蹟,重治老街。福澤社會,非特留芳。

捐款捐物,明明如冊。勒石成碑,永記永昌。

方言

沒得改(gai^) :好的沒話說,實在是很好的,和“好俏皮”意思差不多。

划得來:很便宜,很合算的意思,或者是買到比平時多的東西。

撐抖(zou^ ):體面,整潔,整齊的意思,可形容人和事物。形容人時一般指標緻,稜角分明,形象好。

瞧得起:看得起,很欣賞的意思。

蠻喜歡:很喜歡,很中意的意思。

幾好喔:很誇張地說好,和“沒得解”意思差不多。

清爽:好的意思,感到很滿意,心情很愉快,就象是大熱天喝冰水,到有空調的屋子的感覺。

好不得:好得不得了的,形容特別好。

放乖點:乖乖的,老老實實的意思。

蠻是那么回事:比較滿意,覺得不錯的意思。

是那個事:比較滿意,覺得不錯的意思。

玩的蠻鐵(貼):關係很好,很緊密,貼心的意思。

好最(zui'):很精明。

火好:運氣好。

搞么事:詢問別人做什麼的意思。

興許:也許,可能,大概的意思。

你要哪么搞沙:質問他人怎么做才滿意,口氣比較強硬,不耐煩的情緒。

搞聳過:乾什麼。

哪么涅:為什麼。

找不倒: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的意思,套用比較廣泛。

不曉得:不知道的意思。

得幸:幸虧,幸好。比如,得幸你幫忙才解決了問題。

哪么來偶:很不耐煩,不高興,不願別人管,好象是你能拿我怎么辦的意思。

巴幸不得:終於可以脫身的感覺,解脫的意味,就像一件不願意做的事情有人接手一樣。

搞不清白:不知道,不清楚。

莎: 語氣詞,如你好莎。

你兒:您,表示尊稱。

你嚇(he')我:很驚訝,很意外時講。

搞不好噠:發牢騷,怨言時講。

搞不贏:拿別人沒有辦法的意思,或者是時間太緊,忙不過來的意思。

屑:語氣詞,不屑一顧的表情時說的。

戚:不以為然的意思。

曉不曉得唉:有的人經常說的口頭禪,知不知道的意思。

是的唉:同意。

行噠:可以了。

有沒有(什麼)搞頭:有沒有價值。

站倒:站住。

舍噠:出事了,少東西了,常常是忘了拿某東西,或者被偷時,還有某些事情沒有提醒或辦好時講的。

緊搞(guo^) :總是在忙,拖延時間的意思。

黑噠:天黑了。

傷腦筋:很不耐煩,傷神的意思。

吃 (qi'):吃的意思。

直巴是:可能是,也許是,大概是,好像是。

恰(qia')不恰兒:恰好,正好。

搞么兒玩意兒偶:詢問,關心的意思。

哪個興的偶:不同意這樣做。

一搞:總是,經常是這樣。

沒得菜:客套話,其實菜多的吃不完。

踩哪兮:在哪裡。

哈(4聲)菜:吃菜

咔披:小孩。

yu(4) tie(2) 打沒:完了沒。

lie(4) 也 ha(4):說的是了。

囉(3)聯:麻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